摘要: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主任張維介紹,在去年首次開展城市體檢基礎上,本市組織第三方團隊持續開展2018年度城市體檢工作,完善“監測—診斷—預警—維護”的常態化工作機制,並將城市體檢作爲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重要舉措,聚焦總體規劃實施中的關鍵問題,深入查找實施中存在問題並提出對策建議。張維介紹,從總體規劃指標監測結果來看,95項指標按照總體規劃確定目標取得了較好進展,特別是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全社會勞動生產率、PM2.5、重要江河湖泊水質達標率等15項指標提前實現了2020年規劃目標。

原標題:北京城市體檢報告審議:15項指標提前實現2020年目標

“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是《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的一大創新,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城市體檢報告。體檢報告中,95項取得較好進展,15項提前實現2020年規劃目標。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主任張維介紹,在去年首次開展城市體檢基礎上,本市組織第三方團隊持續開展2018年度城市體檢工作,完善“監測—診斷—預警—維護”的常態化工作機制,並將城市體檢作爲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重要舉措,聚焦總體規劃實施中的關鍵問題,深入查找實施中存在問題並提出對策建議。同時,注重多元主體參與,聚焦羣衆關切,圍繞“七有”“五性”要求,持續開展市民滿意度調查,從羣衆視角深入查找當前城市管理的短板,切實提升規劃建設服務羣衆實際需求的能力。

張維介紹,從總體規劃指標監測結果來看,95項指標按照總體規劃確定目標取得了較好進展,特別是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全社會勞動生產率、PM2.5、重要江河湖泊水質達標率等15項指標提前實現了2020年規劃目標。首次城市體檢發現進展緩慢、提出需重點推進的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平原地區開發強度等7個指標也已扭轉增量發展趨勢,實現減量拐點,減量提質發展取得切實成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