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恭喜你,這娃是來報恩的!這段校長講話刷爆朋友圈

PART

01

這段時間正值孩子們期中測試,很多家長正爲孩子期中成績焦頭爛額。

然而,某學校一校長在期中考試家長分享會上的一番演講,竟刷爆了朋友圈。

這位校長精彩的講話內容大致如下:

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慢慢養。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讀書的資質,有的孩子沒有。

沒有資質的孩子是用來報恩的,因爲讀書特別好的,將來會去美國、英國、加拿大,見面只能靠視頻,讀書沒資質等我們老了可以常伴左右,今天載我們去喫牛肉丸,明天載我們去喫海鮮,想想真美好!

說到底都別再羨慕別人家有什麼樣的兒子或女兒,很多事情冥冥之中早已註定,不必太過強求。用心教育、陪伴成長,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共勉!

參與了本次期中分享會的家長也表示:“兩個小時的家長分享會,只記住了林校長的話。

林校長的一番話傳至微博後,被著名主持孟非轉發評論,熱度更大大提高。

“沒有讀書資質的孩子,可以常伴父母身邊,是來報父母恩的……”

細細品味,這翻話既溫暖也不無道理,同時想起了高曉松曾經對女兒說過的一句話:

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捨愛與自由。

誠然,

在這個功利至上的浮華世界裏,還能從容追求溫暖與純良的人,很少。

在這個成績第一的教學體制中,還能真誠尊重孩子差異,用愛去談談慢慢來的人,更少。

PART

02

曾經,廣州日報刊登過高曉松的一篇文章,標題爲《高曉松寫給女兒: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捨愛與自由》,天府小妹非常欣賞他的思想和教育。

他在文章的開頭講到了媽媽、妹妹和他三人的故事。

“我媽告訴我,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

平時除了聽聽歌,看看電影,我最大的愛好就是滿世界跑着玩。大概去過三十多個國家了,到一個地方就買一輛車,然後玩一段時間就把車賣了,再去下一個地方。經常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然後很快成爲朋友,然後喝酒,然後下了火車各自離去。

……

我媽現在還在流浪,一個人揹包走遍世界。

我妹也是,也沒有買房,她掙的錢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騎摩托橫穿非洲,摩托車在沙漠小村裏壞了,她索性就在那裏生活兩個月等着零件寄到。然後在撒哈拉沙漠一小村子裏給我寫一個明信片,叫做“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裏告訴我說:

哥,我騎了一個寶馬摩托,好開心。我看到沙漠深處的血色殘陽,與酋長族人喝酒,他們的笑容晃眼睛…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不只是一句聊以慰己的雞湯,更是父母給予孩子的眼界和力量。

而這句話,幾乎也印證了高曉松的一生。

縱觀高曉松的前生,他集詞曲創作者、音樂製作人、編導、作家、編劇、主持人、商人等標籤於一身,後來主持的《曉說》更是唯一一個在短短時間內做到極高密度信息輸出的脫口秀節目。

而這些跟他的廣博見識息息相關,這些都離不開媽媽給予了他開闊的眼界,給予了他敢想敢做的力量。

一個人的眼界一旦從小就被打開,在他日後的人生中就沒有什麼是不敢做不敢想的,也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好的。

我想,最好的教育應該是:

給予孩子高的眼界和大的格局,給ta一個更寬更大的世界,一個充滿可能的人生大舞臺,讓ta知道什麼是眼前的苟且,讓ta勇敢去追尋自己的詩和遠方。

PART

03

高曉松在文中還講到:

有人問我讓孩子學琴嗎?我覺得,不一定學琴,但一定要多學多幹些沒用的事。

人和動物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動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爲了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許多沒用的事比如琴棋書畫,比如愛與等待。

如果一個孩子被教育只能學對升學有用的課,上大學只能幹對就業有用的事,工作了一切都爲了買車買房,生而爲人豈不浪費?

所以最實用的教育是:

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無論遭遇怎樣的悲催,都能平靜淡然,心安理得地混過漫長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

看到這裏我想到了曾經與鄧麗君齊名的香港歌手陳美玲,她說:

“我時常說,教育是教給他們一點工具,去尋找夢想,要是他們失敗了也不會氣餒,繼續找別的夢想,要是他們成功的話,也要先謙虛,可以和大家分享,這樣的教育是我的目標。”

她的大兒子十幾歲時想去美國讀高中,作爲媽媽肯定希望他選的是NO.1,結果兒子選的是排名 NO.7的學校。

陳美玲沒有勸阻兒子的選擇,而是尊重了兒子,即使兒子的學校不單單是學習課程,還要遵循學校要求“養馬”。

但事實證明,她尊重孩子選擇,給足孩子自由,這樣的教育方向是無比正確的。

如今,三個兒子不僅健康樂觀,還都先後進入了斯坦福大學,都有着燦爛明媚的未來。

愛因斯坦曾說:並不是每一件算得出來的事都有意義,也不是每一件有意義的事都能夠被算出來。

也許,你曾經學過的那些無用的東西,在往後的人生路上正可以陪你度過長夜漫漫,爲你激起另一種浪花,生命的精彩,往往就來源於此。

PART

04

“沒有讀書資質的孩子是來報父母恩情”,多麼美的說法。

但也有網友說:

“這種寬慰的話激勵不了父母們一輩子,他們隨時會被周圍的各種氛圍給帶跑,只有那種內心極其強大和堅定的人才會始終堅持自己的路。”

不得不說一語中的。

真正強大和堅定的人才會堅持己見,也只有有足夠勇氣和足夠堅定的父母才能真正做到,當讀不了書的孩子是來報恩。

也有人說,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從生到死,都不過是追尋愛獲得愛的過程。

顯然,這個過程從來不只是分數,不只是高考,甚至不只是讀書。

但是,這個追尋愛和獲得愛的過程,卻包括了親情,包括了陪伴,包括了“報恩”。

想一想,四十年後的一天,孩子伴在手邊,昨天載我們去喫牛肉丸,今天載我們去喫海鮮,那四十年前的今天,我們一定會別無他求。

很多事情,冥冥之中,早已註定。

很多孩子,來到人家,都帶着劇本。

有些孩子沒有讀書的天資,並不代表他就會一事無成,我們,就且當他們是來報父母恩情。

爲人父母,我們最該做的是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讓我們慢慢養,讓他們慢慢走。

PART

05

最後,謹以卡里爾.紀伯倫的小詩《先知》,獻給所有家長!

你的孩子不僅是你的子女。

他們還是渴望生活的獨立個體。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個世上,但卻不僅是你的成果。

雖然他們與你在一起,但並不完全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卻不能賦予他們思想。

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約束他的身體,卻不能控制他們的心靈。

因爲他們的心靈屬於未來,你無法觸摸, 即使是在夢中。

你全心地愛着他們,卻無法強迫他們愛你。

因爲生活不會後退也不會停留

來源:嬌嬌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