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0年代,因“姓資姓社“爭論,他的工廠險些關閉!如今,營收超千億

劉永好:兄弟們曾想企業交給國家

“埋頭拉車、抬頭看路、仰頭看天。”談起自己創業36年的感悟,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用這12個字做了分享:創業者不僅要埋頭拉車,即腳踏實地創業;也要抬頭看路,即看看市場需求變化情況;還要仰頭看天,即關注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

自從1982年被三哥劉永美(即陳育新)動員,放棄鐵飯碗投身於養殖業至今,67歲的劉永好已然在中國農業產業的發展道路上摸爬滾打了36年。2017年,新希望集團營收超過千億。

“言行美好”,加上妹妹的“紅”,劉氏兄妹五人的名字,明顯打上了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烙印,也寄託着父母美好的期望。劉永好曾解釋說,他們兄妹幾個出生前,父母就把名字定下來了,無非是期望他們會說話,能做事,心靈美。

“我四弟劉永好的名字最好,永好嘛!”陳育新此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時,曾如此感慨,回顧30多年來兄弟們拼打出的這一番事業,總結的要訣是八個字:兄弟有情,平穩發展。

《中國經營報》記者第一次採訪劉永好,則是在1998年舉行的“首屆四川省大學生創業大賽”上。當時,80後的劉暢留着短髮跟在父親的身後,略顯靦腆。如今,劉永好已經將自己的事業交棒劉暢,一個多元化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在改革開放的大路上,基業長青。

打破“鐵飯碗”創業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就此拉開,農村家庭副業、集貿市場等得到恢復。此時,劉永好兄弟四人陸續從大學和大專畢業後,被分配在學校、政府機關等單位工作,捧上了“鐵飯碗”。

1979年,劉氏兄妹的父親劉大墉,臨終前反覆叮囑兒女要好好把握機會,這讓兄弟四人時刻想着“如何自己做點事情”,創業激情與日俱增。

劉氏兄弟的第一次嘗試是與之前下鄉插隊時待過的順江公社七大隊三中隊合作開辦電子廠,生產無線電設備和音響。但由於公社書記認爲這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第一次創業計劃被迫終止。

隨後,從四川農學院畢業,分配在新津縣農業局工作的陳育新(因劉家兒女多、家貧,劉永美幼時過繼給一陳姓木匠家庭),看到同縣“番茄大王”、“養殖大王”等專業戶迅速發家,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給縣裏和農業局領導寫了一份“申請停薪留職發展專業戶”的報告,回到當年還未通公路、沒有電燈的順江鄉,創辦育新良種場,搞起鵪鶉養殖。此時,距離他端上“鐵飯碗”剛剛半年時間。

這是1982年底。很快,他又動員均有公職在身的其他三兄弟(劉永言在成都906廠計算機所、劉永行在新津縣教育局,劉永好在四川省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校)“下海”,希望集團由此起步。

與此同時,後來崛起的四川其他民營企業家,諸如福布斯富豪、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還默默地在四川眉山縣一個水庫裏養魚,苦苦思索規模化生產之路。直到1984年20歲時,他才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50元。號稱中國雞精行業創始人的嚴俊波,那時只是四川大涼山深處不爲人知的普格縣一家小農機廠的廠長,1985年27歲時有機會出國考察,第一次知道何爲“雞精”,回來後才踏上了創業之路。

改革開放之初,任何新鮮事物幾乎都勢不可擋。劉氏兄弟的鵪鶉生意火爆異常,引起連鎖反應,據希望集團老員工回憶,“不少政府幹部都在自家陽臺上養鵪鶉,整個新津都是鵪鶉的味道”。沒過多久,新津縣成爲全國最大的鵪鶉養殖基地。

劉氏兄弟當初投入的1000元,像滾雪球一樣,第一年就變成了3000元,第二年變成1萬元,到1987年,他們靠養鵪鶉總共賺到了1000萬元。

隨着養殖規模的擴大,新津成了全國聞名的鵪鶉養殖基地,鵪鶉蛋銷往全國各地,最遠銷售到俄羅斯。劉氏兄弟建立起了從培育鵪鶉良種、研製飼料配方、養殖技術、孵化保溫、鵪鶉蛋採集、包裝、運輸等一整套鵪鶉產業鏈,同時探索出了“公司+農戶”的現代農業發展雛形。

回憶起這段創業時光,劉永好感嘆說經歷了各種酸甜苦辣,但改革開放的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與此同時,還在於政府決策者的堅定支持。劉永好舉例說,在後來“姓資姓社”的爭論中,工廠一度因爲僱工超過100人面臨強制關閉的命運。當時兄弟們協商把企業交給國家,期望交由自己管理。好在新津縣領導沒有同意,希望集團得以持續發展。

“快半步”發展理論

劉永好曾對新希望集團的發展,總結過一個精闢的“快半步”理論:“我們順潮流而動,略有超前。你不超前,你就沒有機會;但快一步太快了,有可能踩虛。所以要快半步,這就能進能退。進,走在前;退,不溼腳。”這樣的管理哲學,一直貫穿於劉永好的經營理念之中,持續至今。

這一結論,最早源於由劉氏兄弟在新津縣引發的鵪鶉養殖熱潮。

在1986年,新津縣的鵪鶉養殖業從“發熱”變成“發燒”,這個今天也只有30餘萬人口的成都郊縣,在當年最高峯時,鵪鶉養殖量達到3000萬隻,養殖利潤已經出現明顯下滑,如果養殖規模繼續膨脹,市場很可能因嚴重過剩而崩盤。

陳育新後來回憶說,那時兄弟們身處旋渦的中心,不得不謹慎考慮。他擔心,鵪鶉養殖畢竟只是一個小產業,市場容量有限,如此發展下去,局面可能難以收拾。

對蜂擁而上的大小養殖戶多次“規勸”無效後,在1986年劉氏兄弟公開散發一篇《告全縣人民書》,提醒同行們注意“過剩”風險,同時毅然宰殺育新良種場的10萬隻鵪鶉。此舉讓他們至少少賺100萬元,那無疑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由此,經歷一番波動之後,鵪鶉養殖規模得到了控制,步入正軌。

同年,時任國務委員的宋健到育新良種場視察,爲其題詞“中國經濟振興的希望寄託於新型的社會主義企業家”。這就是後來企業名字中“希望”一詞的來源。

時隔多年,陳育新仍然堅信,那不是損失,而是必要的成本,如果當年他們堅持賺這100萬元,恐怕就沒有後來的希望集團了。“這是我們兄弟幾個第一次思考企業發展如何與產業環境相協調,怎樣保證企業家‘安全’的問題。”陳育新說。

在1987年,當中國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正大康地”的豬飼料源源不斷地湧上深圳碼頭,劉永好敏銳地捕捉到背後的信息,將企業全面轉向飼料行業。隨即,“育新良種場”更名爲“新津希望飼料廠”。1988年,他們投資200多萬元與四川農業大學合作建立了希望飼料研究所。1989年,希望飼料研究所自主研發出“希望一號”乳豬配方飼料,並最終成爲飼料行業的引領者。

此後,劉永好帶領的新希望集團,在多元化的發展路徑上,參與創辦民生銀行、進軍乳業、走出國門、收購六和……,每一個腳印都貫穿着“緊跟潮流快半步”的創新理念。

分家探索企業改革

1992年,鄧小平南方視察和黨的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讓改革開放的“膽子”更大一點。此時,劉氏兄弟的飼料廠也遇到了家族式企業發展的瓶頸——因兄弟們佔據關鍵崗位而管理人才儲備不足。企業不改革,就難以破除發展瓶頸,就難以大發展。

1991年8月10日,四兄弟在成都註冊成立“成都希望有限公司”,陳育新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1991年底,新公司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銷售額首次突破了1億元大關,同時完成利稅1000萬元。

1992年,劉氏兄弟第一次明晰產權,均分原有資產,然後按各自興趣分頭第二次創業。此後三年裏,希望集團開始在全國布點,興建與收購飼料企業。在1995年,劉氏兄弟再次分家,希望集團不再作爲兄弟四人着力發展的共同平臺。

後來,劉永好在其傳記《藏鋒》中,披露了兄弟們兩次分家的細節。

針對1992年的第一次分家,當時劉氏兄弟四人對外口徑一致:“不是分家,是明晰產權”。那一次確實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分”,唯一的資產新津希望飼料廠,依然是四人共有的,並委託給三哥陳育新管理。

1995年第二次分家,實際上是劉永行和劉永好兩人之間的事。大哥劉永言和三哥陳育新的企業,雖然仍屬於廣義的希望集團之列,但希望集團的主要資產,是劉永行和劉永好各自創辦的公司注入的。當時劉永行堅持要分,其他三兄弟及妹妹劉永紅卻都不贊同,局面一度陷入僵持。

這一次,是四兄弟創業以來少有的摩擦碰撞。最終劉永好決定讓步,按劉永行提出“一人一半”的劃分原則,大致以長江爲界,一南一北,劉永行開拓東北區域,劉永好開拓西南區域,各自擁有13間工廠,陳育新則負責在成都的“老基地”。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價值數億元的資產,一夜之間分而爲三。後來劉永好的南方希望,也就成爲今天新希望集團的前身。

1995年之後,劉永行的東方希望啓動多元化投資,先後進入房地產、乳業、餐飲等領域,劉永好則涉足金融業。兄弟之間保持默契,拓展不同行業,避免業務衝突。儘管後來在飼料、房地產等領域有所交叉,四兄弟都不再多談有關話題。

如今,老大劉永言的大陸希望,已成爲集能源、化工、建築、旅遊及金融投資於一體的多元化綜合性集團,老二劉永行的東方希望,從飼料行業向建築材料、有色金屬不斷延伸,他本人則是國內百富榜前十的常客。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劉永好帶領的新希望集團,已經建立起了以亞洲和非洲爲中心,遍及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產業佈局,在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投產、籌建、投資的公司已經超過50家,總投資超過100億元,全球員工7萬餘人。

陳育新和他的華西希望雖然不事張揚,但實力同樣雄厚。公開資料顯示,該集團主攻農牧業,涉足零售、教育、旅遊等多個領域,目前擁有全資、控股及參股企業100多家,員工總數超過12000人。

在陳育新眼中,擁有多項技術專利的大哥劉永言,是“科學家型的企業家”,兄弟們遇到化工之類專業問題,往往都先要諮詢他。

二哥劉永行在幾兄弟中是公認最能幹的,敢想敢做,非常勤奮。陳育新回憶說,早年他們一起養鵪鶉時,最難的就是催收欠款,但二哥一出馬,通常很快就收回來了。

至於小弟劉永好,企業管理實務方面或許稍遜於二哥,但對外關係上,處理得非常得體,不能不承認那又是一種能耐,所以他纔是“永好”。

回顧近30年來打出的這一番事業,陳育新總結的要訣是八個字:兄弟有情,平穩發展。

“交班”後的新希望

劉氏四兄弟中,大哥劉永言現年73歲,二哥劉永行70歲,比陳育新僅小1歲的劉永好,今年9月也滿67歲了。

查詢啓信寶系統發現,大陸希望集團如今的大股東是LIUHAIYAN(劉海燕97.9%),東方希望的大股東爲劉相宇(間接持股80%),華西希望大股東爲陳育新(持股60%)。有熟悉劉氏家族的人士透露,除了華西希望之外,其他三兄弟的企業實際上已經都交班給了自己的子女,只是劉海燕和劉相宇爲人低調,而且已經移民,很少拋頭露面。

在此前,記者採訪陳育新時他表示,兩個女兒都在國外生活,他更注重培養職業經理人。陳育新說,不管是子女,還是職業經理人,主要看哪種選擇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最有利,不一定非要家庭成員接班。

在劉氏兄弟的交班過程中,劉永好女兒劉暢的接班備受關注。此外,劉永好的兒子如今已經年滿18歲,正在讀書的他近兩年被劉永好偶爾在小範圍提及和讚賞,對外稱兒子經常坐經濟艙,同時熱心於公益慈善,顯然劉永好正在着力培養這個新的家族接班人。

如今,出生於1980年的劉暢已經初爲人母,同時也擔任着新希望(SZ000876)董事長。新希望由南方希望實業有限公司持股29.08%,新希望集團持股23.71%,這兩家集團則由劉永好家人控股。

2011年,31歲的留美海歸劉暢當選新希望集團團委書記,這是被外界看做接班劉永好的第一步。隨後,劉永好在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設置了聯席董事長的治理模式,在劉暢擔任董事長一職之外,由陳春花擔任聯席董事長兼CEO。在2016年5月,陳春花離職之後,劉暢開始獨挑新希望的大梁。

在此後的兩年中,劉暢在新希望開始了自己大刀闊斧的改革,並提出打通整個農牧業產業鏈的戰略。爲此,2016年劉暢投資設立了35家公司。事實上,接班近5年,劉暢帶領新希望開始積極轉變戰略,推進創新與變革,如淘汰落後產能,優化產品結構,還推動渠道多元化發展和國外市場的佈局。

如今,劉永好家族除了持股新希望、華陽創安(SH600155)、民生銀行(SH600016、HK01988)之外,新希望乳業在2018年9月27日也正式IPO過會。此外,新希望還持有30%新網銀行股份,從銀行、保險、信託、券商到垂直產業基金,新希望的金融版圖日益龐大。

“實際上,傳承不是傳給一兩個人,不是單單傳給自己的兒女,更要傳給一幫年輕人,就是這樣一個安排。”劉永好向《中國經營報》表示,通過靠一批年輕人,靠一批合夥人的共同努力將新希望集團打造成爲一個合夥制的、一個利益共享、有擔當的企業。

對於新希望集團的未來,劉永好的願景是:成爲一個過千億的、以農業爲主的集團化的企業,並堅定在農牧業進行深耕。“社會在進步,在發展,希望新希望再過40年,還繼續存在,不要倒下去,成爲世界級的農牧企業。”

《四十年,不凡的變革者》

《中國經營報》、中經未來重磅推出《四十年,不凡的變革者》系列策劃,用視頻和文字記錄企業家們的獨家記憶,真實還原商業精英的所思所想,向改革開放40週年致敬。專訪圖文及視頻每週三、週五更新,圖書火熱預售中,敬請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