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RCDI告诉你该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据媒体报道:11月18日12时10分左右一架小型直升机在峨眉山景区万年片区张山桥附近公路上迫降时发生意外,机上2名飞行员受轻伤。有记者从峨眉山景区相关部门获悉直升机是“飞行途中出了故障,然后紧急迫降。机上一共两人,都受了点伤。未造成地面人员受伤和车辆受损。”

这已经是进入第四季度以来,国内通航第二起直升机事故了。

那么在空中遇到紧急情况,特别是关键系统故障时,什么是最重要的,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又该如何决策呢?

接下来介绍的方法也许能解决上述问题,为应对关键系统故障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或者说能防止在非关键系统故障时,因为错误处置而加剧故障。

曾经有一对飞行员父子,在儿子生日那天,父亲送给儿子一块手表作为生日礼物,并且告诉儿子,当你遇到紧急情况时一定要记着看表。在儿子满怀疑惑的收下礼物后,父亲问儿子:“知道我为什么要你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还要记着看表吗?”,“提醒我情况紧急,要抓紧时间”儿子胸有成竹的回答。父亲假装生气的拍了一下儿子的脑袋告诉他“笨蛋,我是要你看着倒数5秒!”

所以第一点请记住在遇到特情时,即使是关键系统故障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千万不要急于作出勉强的决定!事实上即使是关键系统故障,多数情况下留给你的处置时间也要比你想象的要长。但是怎么才能“慢”下来呢?

务必“慢”下来

这里有一个能让你“慢”下来“诀窍”,有了这个“诀窍”你就不至于在遇到特情时作出错误的选择或者使情况更加糟糕。这个“诀窍”或“口诀”称为RCDI。

R―Recognize(识别)

C―Control(控制)

D―Diagnose(判断)

I―Initiate(着手)

Recognize(识别):要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不要猜,也不要很快做出假设。如果机上有其他机组人员和乘客,要及时口头提醒他们,但是记住提醒他们的是出现了什么现象,比如“控制失灵”,“扭矩下降”,“警告灯亮”等等,而不是你的判断,诸如“发动机有问题”,“液压油漏了”,“尾桨卡了”等等,否则他们也许会因先入为主而被你的判断“带偏”。

Control(控制):努力控制“局面”,即尽可能地操纵航空器脱离危险,进入并保持在相对安全,比较稳定的飞行状态。

Diagnose(断定):在控制住“局面”后,可以来想想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如果有时间并且机上正好配有FRCs,可以拿出来看看。如果条件不具备,就要力求尽快判断到底发生了什么,什么系统故障了,为什么会出现故障,会造成哪些影响。要记得这些“工作”需要和你的机组成员一起完成,并且及时把你们的结论分享给(通知)乘客。

Initiate(着手):确定自己的位置,寻找降落场地,通过无线电进行紧急呼叫,考虑使用“Mayday”还是“Pan”。同时考虑一下以上这些,以及接下来的一系列行动是否是按照教练的,或者飞行手册中的有关建议去做的。立即着陆,即选一块好的降落场地,开始并持续下降直到安全地完成着陆(或者开始转向其他空域寻找场地并安全着陆)。

其实有关立即着陆的含义,不同手册或准则中的描述是不一样的,所以最好还是参照自己所飞机型给的建议。通常有以下几种描述:

Land Immediately―继续飞行比迫降在水上,或者比迫降在不适合着陆的地形更危险的时候。

Land As Soon As Possible―降落在可以完成安全降落的,距离最近的着陆地点。

Land As Soon As Practical―不推荐继续飞行,具体的降落地点以及继续飞行的时间等由机长酌情决定。

谨防忙中错

永远记住如果你需要进行某项至关重要的操作,即使是在紧急情况下,也要花时间确定你的操纵是正确的!

所以这时最好进一步使用“3D”口诀,即Diagnose(判断),Double-Check(复查),Do(操作),确认开关或操纵杆,避免忙中出错。毕竟紧急情况下,有时甚至正常情况下,误关停正常设备,或者关掉了正在工作的系统等问题都曾有发生。

实际上不管紧急情况有多紧急,都应该总是能够遵循RCDI“口诀”。尽管紧急情况下必须很快地完成RCDI的过程,但是平时只要注意坚持使用,就更有可能在真正用到时做出更好的选择,更好的保证自己,机组以及乘客的安全。

还要记住永远遵循机型手册和飞行手册的建议。当然经常性的特情处置演练,飞行员即使是坐在驾驶舱里“冥想”处置过程,都能提高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小结:

遇到紧急情况,记住别急,想想RCDI;识别现象,并且警告机组成员和乘客;如果有可能的话,操纵航空器保持相对安全,比较稳定的飞行姿态;判定情况(有条件的情况下借助FRCs);确定自己的位置,通过无线电进行紧急呼叫;使用3D“口诀”确保所有的重要操纵和开关使用正确;开始着手迫降时通知所有成员;遵循手册建议,安全地完成迫降。

了解更多通航资源,尽在通航资源网(www.GARNOC.com)

0荐闻榜

( )

更多文章和观点请访问曹峰专题。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