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吳思妤 載於中讀App

來到這裏,我是尋夢的,或者說,同行的人大部分都是爲了尋找一個夢而來。

我承認,我有些失望了,修得古色古香的麗江古城,霓虹燈閃爍出五顏六色的炫彩,斑駁的木板搭起的小橋,潺潺流水而過的小溪,鮮花裝飾的門板,一切都夢幻的讓人步履踟躕。可惜,推開門,震耳欲聾的音樂襲來,如一個沉重的鐵球,重重敲擊着胸口,隔着雕花的木窗,可以看到裏面朦朦朧朧,閃動的人影如一幅幅剪影圖畫,走進來,卻發現,朦朧的不過是蒸騰的煙霧,甚至嗆得人不由自主咳嗽。

我急速地退了出來,出門時,我分明聽到,嘩啦啦破碎的聲響,是我的夢破了。

夜色潑墨般沉重,擋不住喧囂的人羣,從全國各地來到這裏的遊客,手拉着手,說着五湖四海的方言,笑着從身邊走過。腳底下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不時輕輕硌着我的腳心,像是愛斯基摩密碼,一點一點,或許,整條街上,只有腳下的石板路,是這裏古老的見證者。

間或也有幾家隱藏在深處的客棧,從門口望進去,有着歲月痕跡的桌椅,石頭的水缸儲着滿滿的清水,微微晃動着,扎染的藍靛白花布,或做桌旗,或爲窗簾,在微弱的燈光中搖曳成一幅不知名的鄉野作品。

我到的時間太晚了,沒有趕上這裏最美的時候,我呆的時間太短了,也無法感受麗江的悠閒與一米陽光的溫軟。此刻,唯有這濃濃的夜色,和腳下一直向遠方延伸的石板路,把一絲還未感悟透徹的神祕,傳遞給我。

也許,是我的失望太濃厚了,麗江決定補償一下。第二天,匆匆來到的束河古鎮,居然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驚喜。

這次,我們到的太早了,大部分店鋪還沒有開門,遊客還沒有來得及邁進高高拱起的門樓。麗江的陽光如想象中一樣潑辣而又柔軟,潑灑在街道的一角,並悄悄向前移動着。白天才看清,腳下並不是平滑的石板,而是不太規則的條石,路面斑痕累累,光滑潔淨,那是經過幾百年來的人踩馬踏而留下的痕跡。

此刻,我悠然地踩過的條石,是不是也曾經有進藏的馬幫踏過,縱馬而過的商隊,經歷了長途跋涉之後,走到這裏,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羣,看着揹着孩子的年輕婦女和揹着竹筐的老人,是不是也會長吁一口氣,終於能夠休息一下了。

正在卸下門板的商鋪老闆,和善地和我們打着招呼,前面揹着一筐菜的老人,側身停在路邊,和相熟的鄰人打着招呼,我們到的時候,巷子深處的一家似乎正在做着什麼工程,包裹着頭巾的老人,一兜兜地向外運着黑色的泥土。黧黑的臉上,舒展成一朵飽滿的山茶花。

與麗江相比,束河古鎮的陽光少了幾分喧囂,多了些許的慵懶寧靜。懶洋洋的人們似乎也並不是很着急做什麼生意,步履緩慢的擺弄着手中並不多的工作。

條石鋪就的巷子一直向前延伸着,延伸着,前方似乎有什麼神祕的呼喚,吸引着我一直向前,再向前,道路兩旁精美的飾品、裝飾奇特的酒店、味道鮮美濃郁的小喫,都無法絆住我向前邁去的腳步。終於,我走過一條又一條開始熱鬧起來的街道,駐足在一個十字路口,茫然地打量着身前身後延展的道路,我該繼續向前,還是該返回終點?

右手邊的巷子寬敞而明亮,盡頭處是雕花拱檐的二層小樓,可是,我的目光卻被巷子口的菜攤吸引,這裏沒有了專門針對遊客的旅遊用品商鋪,倒是水果攤、菜攤、肉攤比鄰而立,一個小姑娘正舉起手中的肉,仔細地看着。放在條石路上的白菜、青菜水靈靈的,帶着晨間的露水。

陽光終於挪到了這裏,而我,也終於尋到了一直在呼喚我的聲音,夢碎了,還會再補償一塊,或許,也只有麗江,能有這樣的奇蹟。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跟隨着一對揹着孩子和揹簍的夫妻,看着他們隨意地說笑着,向前行走着。這就是我的夢,我的夢,就在這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