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房企裁掉校招生,一場雙輸的“分手”

一場雙輸的“分手”

近日,一則某企業針對今年新入職校招生進行裁員的消息開始流傳,在流出的材料中,我們看到這名校招生對自己的遭遇表現出了強烈的憤懣與不解。

得知消息筆者也倍感意外,傳統的印象中這是一個會得到格外的重視與栽培的羣體,在培養體系上也會有“保護期”的說法。

校招管培生普遍來自於名校,綜合素質強,學習能力出衆,年輕人衝勁好,短期內沒有家庭牽掛,在職場初期也很容易適應公司的文化,並形成極高的忠誠度。

也因此,近年來房企對校招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應屆生的起薪也水漲船高,譬如本次事件中的企業,當初爲校招生開出的起薪在行業內也可排在第一梯隊。

出現如今的局面可謂是雙輸。

對應屆生而言,沒有足夠的工作經驗也尚未掌握熟練的工作技能,又失去了應屆生的身份,前途瞬間蒙上了一層陰影,初入職場便遭遇如此挫折,對年輕人的自信也是沉重的打擊。

對於企業而言,當初能夠擊敗衆多競爭對手招募到一批優秀的應屆生同樣是很不容易的,匆匆裁員是對前期招聘資源投入的巨大浪費,長遠來看也是對僱主形象的一次重創。

應屆生的真情錯付令人同情,企業處理的手法也確實顯得粗糙。但如果迴歸本源,我們也不得不面對一些問題:校招生日益高漲的薪資是否能真實反映僱傭價值?在近兩年行業急速擴張的大背景下,是否也同步催生出了巨大的人才泡沫?在市場下行的今天,行業是否也將啓動人才的去泡沫?

2

房地產用人泡沫

地產業的高工作強度使得人才偏好趨於年輕化,於是我們看到,在每一輪小週期的頂部,都能出現大量快速上位的年輕營銷總、項目總、區域總。

特別是在龍頭企業,有着校招光環,前輩提攜,以及體系護航的加持,加上自身不差的素質,順着市場的風口,仕途也順勢扶搖直上,一時間江湖間便流傳着各種所謂傳奇。

但是,一朝得志與一夕暴富,對年輕人都未必是好事。

快速的成功也極易使得少帥們失去了謙卑以及對市場和規律的尊重。在企業的文化自信中,唯我獨尊,自家的絕對是最好的,拒絕學習。在普漲邏輯下,跟着行業一同膨脹,追漲託高。在潮水退去之時,才深刻的感受到運去英雄不自由的滋味。

再以這兩年比較火,如今也是裁員重災區的投資口爲例。在本輪週期前,許多房企都未有單獨的投資職能,投資崗的職務和職數配備都不算太高。

但在16年後行業暴衝,企業間展開規模競賽,投資作爲企業擴張的急先鋒,受重視的程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投資隊伍也迅速擴張,專員一年升高經,經理一年跳槽兩次榮升總助的也比比皆是,各種來路不明的土地中介也開始挺進投資崗。

但這些人一來沒有充足的項目經驗,二來沒有過硬的專業技能,甚至他們跳槽到的企業也缺乏全週期拿地的實力,當市場風頭一過,註定成爲第一批被裁掉的對象。

不光是校招和投資口,對於其他崗位的社招員工也是如此。

身爲從業者,地產人對房價的敏感度自然高於常人,也更習慣把房子作爲收入的等價物,在給客戶灌輸焦慮的同時也在向自己輸送焦慮。這幾年房價的快速上漲速度遠超過了企業薪資體系調整的速度,從前一個高級經理能管一個區域的職能,如今爲了匹配薪資,單項目也要配上高級經理。在大企業幹幾年,往下一級企業跳槽,往往薪資就能翻番。

部分企業爲了提高在招聘市場的競爭力,內部的職務體系也開始走浮誇風,總裁排到三環外,總經理排到五環外的笑話比比皆是。遇上行業調整,企業裁員,用人市場上便到處都是曾經拿着高薪的離職老總,但由奢入儉難,還是隻能管一個項目的能力,但卻再也不願回去只拿經理的工資,長此以往便成了就業困難戶。

用人泡沫就好比土地泡沫,如果企業缺乏仔細冷靜的研判以及較高的培養與開發能力,極易踩坑,而高價獲取的資源也無法轉化爲相應的產出。龍湖當年培養戰投、運營及客研等綜合性崗位是仕官生,明確提出需要有一定工作年限,這是考慮到崗位特點和人才發展週期後做出的合理制度安排。

但在人才泡沫的時代,企業用人的審慎不再,許多企業把剛畢業的學生直接推向了投資、運營等崗位,這種拔苗助長是對年輕人前途的不負責,而近期衆多校招生被裁員例子,絕大多數便是來自投資崗。

對於許多社招的高管,人才到位後未能充分授權,僵化的體系束手束腳,磨合不到位導致的一拍兩散也爲數不少,如果連續出現擇業失誤,這部分人才也極易“剩下”。

03 寒冬裏真正需要什麼人?

裁員最主要的產生背景便是經營困境,下半年以來裁員企業的名單越來越長,據統計僅Top20房企,進行規模裁員的就佔了一半,甚至連行業龍頭的某企業,也被曝出縮減校招規模,並裁掉了部分剛滿保護期的校招生。

對於親歷這一切的當事人這固然殘酷,但當下的出鏡企業也着實不易,銷售端與融資端同時遇冷,前些年戰略激進的企業沒有哪家的現金流是舒適的,儘可能的壓縮成本是當務之急,在只能顧着活下去的時代,裁員是不得不做出的艱難選擇。

身爲地產人必須要感謝曾經的歲月爲這個行業和個人提供的廣闊舞臺,但現在可以預見的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全新的時代,行業達到總量的峯值,在增長趨緩,利潤收窄的背景下,隨着行業集中度的加強以及管理技術和工具的進步,提高人均產值勢在必行,行業總體的用人需求將出現逆轉,註定將會有一部分人被擠出這個行業。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huìgū,又名“知了”)不知春秋。

莊子的逍遙遊講述了關於生命週期最淺顯的道理,當前我們面對着的或許是這個行業十年乃至二十年一遇的長週期,並且這一次週期的底部,一定會比以往更深更長。

但不管行業怎麼困難,依然有一小部分人,通過不斷自我優化後,他們依舊自信能爲企業創造利益,與房企一同過冬。這種逆境中保持逆勢而上的勇氣和魄力,靠的是主動學習、善於積累、找對方向,並且十年如一日的耐心耕耘,做好長期努力的打算才能終有所獲。

而這,恰恰也是地產寒冬最需要也最該被留下的一類人。

希望每一個地產人都能撐過長寒冬,成爲穿越週期的行業大鵬。

地產人進階金融必修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