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西躺在院子里,被太阳眯缝了眼,一壶好茶,一只猫,等着金鸡菊开满花田。二是大西的一点私心,让村民自己修缮自己的老房子,手下也会带着更多的感情吧。

原标题:神似宫崎骏动画的1300年古村,关于生活的所有美好想象,都在这发生

冬日,三角梅从盆里漫了出来。

大西躺在院子里,被太阳眯缝了眼,一壶好茶,一只猫,等着金鸡菊开满花田。

距离厦门一个小时车程的隐秘山林里,藏在古山重的花田社像极了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夏有凉溪泡瓜,秋有柿柿如意;

菠萝很甜,后山挂满了佛手瓜;

日日有繁花,和三寸日光。

一寸洒在院落里,

穿过树叶,映在粗粝的石墙上,

穿过白纱帘,落在老木桌上。

一寸落在林间,

斑驳地,浮在空气中,

飘在芦苇荡上。

还有一寸则给了溪涧的粼粼波光。

于是一个客人离去后说:「这段时光是我年轻时最自在的时光。」

三年前,大西和小伙伴偶然遇见了古山重。

「这群年轻人怎么就和古村杠上了呢?」

回忆当时,村民们仍有些愕然。

改造前

一群年轻人要在这安家,新房子不要,挑了村子最深处的那片废屋子。那些房屋被废弃许久了:

墙塌着,被风化的石头呈斑斓的珊瑚色;

瓦片,一捏就碎成了粉末;

木柱子里都是白蚁……

没有人住,偶有几户养着鸡鸭和猪。

可沿着交错的巷子走,大大小小的闽南特色石厝,每一处几乎都还保留着传统的四合院结构。

日光一下晃了神,好似又听到曾经街巷的热闹。

城市文明和乡村精神真的水火不容吗?

如果能有一片村落,既能保留古老的灵魂,又不因循守旧,用当代的手法和材料去重新焕发生机,那多好呀。

看过太多鲜活的乡村在被工业化摧毁殆尽,大西和伙伴们都想力所能及为乡村做一些事情。

没有请专业施工队, 去拜访请来当地的老师傅,请他们按记忆中的模样去修旧如故。

一是为了增加他们的收入,也顺带能普及一下老房子的现代化改造新观念;

二是大西的一点私心,让村民自己修缮自己的老房子,手下也会带着更多的感情吧。

保留石墙,

保留闽南瓦片屋顶,

尽量使用当地回收的旧门板,

再用现代工艺重新打磨加工。

老房子最闹心的永远是采光:

大西把大厅的旧墙替换成了落地窗,

每间老屋增设明窗,

还有屋顶活动的玻璃天窗,

让空间更加通透。

老物件散落在角角落落,

老式缝纫机、老水车、割稻机,

墙角的煤油灯,陶瓦罐,

木门上的钥匙也精美有样子。

我们喜欢老物件,不是因为它古,而是那些印刻在它身上的生活痕迹。

于是踏进花田社院子的一刻,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外婆家。

与君初相识,却似故人归。

院里的旧缸、木桩都是花草可以生长的地方。

天井树荫下,层层叠叠的叶子让阳光变得柔和,一闪一闪的仿佛还是夏天的模样。

房子修好了,村子也好像因此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每逢年节,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里,老人们总会带着他们到花田社来转转,看看自家老宅的变化。

那些年轻的脸上大多是欣喜的神情——陪伴他们童年长大的老宅子,因为一些小小的改变竟会焕发出如此生机。

孩子们只觉得有趣,成群结队围着院子嬉闹奔跑。

抱着手臂在粗粝的石墙上玩捉迷藏,清脆的笑声穿过街巷,又消散在清风里。

古山重,一听名字就有画面,村古、山重,却也因此恍若世外桃源。

周末有空的时候,大西就在花田社待着。不带什么目的性,纯粹把自己丢进村子里「撒野」。

三餐

早起绕着小溪走走,

去后山菜园摘些龙须菜,

今日份的午餐就有着落了。

再挖点笋,做下酒菜。

有朋友来看望,

带了漳州老街的豆沙饼和玫瑰酥,

就沏一壶好茶,在院子里惬意一下午。

和朋友去野餐,

买颜色鲜艳的水果,足够好吃的零食。

不一定要红色格子野餐布,

但一定要有风,有太阳。

不需要说话,静静看云朵就很美好。

四季

最喜欢是夏天,

喜欢夏天的山溪、屋檐的雨珠,

山谷的清涧,夜晚的萤火,

和漫山的向日葵。

喜欢秋天的理由也好多,

喜欢稻田收割后的田野气息,

院子的三角梅叶变得红红黄黄,

山的颜色也变得富有层次起来。

又忘不了春红,那遍野的油菜花。

挂念着冬日炉火里温着的老黄酒,

和酒后的那些故事:

说那孩提时的竹马青梅,

说少年时的第一次离家,

说长大后那个到现在都忘不了的人。

邻舍和乡俗

在古山重, 邻里之间的联系不似城市里那样淡漠,而是延续着人情纽带。

因为当地盛产李子、梅子,每年花田社都会帮忙消耗一部分,收去酿一些果酒。

谁家地里有了收获,也总念着送些到花田社来。

山里的人啊,用自己的双手播种、收获,再送给邻里好友。

或是一篮甜糯的玉米,或是几棵带露的瓜果,都是心意。

时光在这里好像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每逢年节,都有热闹。

村里初八「赛大猪」,元宵时则浩浩荡荡去看木偶戏。

时常还有庙会、社戏,小豆丁们跟着姥姥姥爷去听戏,却被小吃摊馋走了神。

前些天村长家的大胖孙子出生,在自家的祠堂里起了锅灶,请邻里乡亲吃大锅饭,全村人围着热腾腾的卤面喜气洋洋,又是一场热闹。

谁不喜欢往热闹的民俗里奔呢?那里有岁月的痕迹,新生的面庞,融在古建筑里斑驳的年华和烟火气。

在花田社,一年四季的时光都清爽如洗,都有触手可及的简单幸福:

田野果蔬沐浴阳光,小径院前开满鲜花。

有田,有收成;有猫,有老友;

这里的美,全在那一片未凿的天真中。

「我并不觉得现在中国的乡村会落后于城市,只是缺乏规划和文化美学力量的注入。中国农村,未来可期。」

保护一座古村,最好的方法不是把她供起来,而是让她活起来。

只要守住乡村的精神,不论行过多少山重水复,终能得见柳暗花明。

*图片来自花田社,部分图为客照

部分文字来自微博@古山重花田社

感谢MARK大西西接受采访并授权

漳州 |古山重 花田社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马洋溪古山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