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宣部、退役軍人事務部共同組織評選的20位“最美退役軍人”近日發佈,貴州省思南縣殘疾退役軍人王明禮就是20人中的一位。

播放/span>

來源:《軍事報道》

血染沙場 鐵膽英雄終不悔 /section>1984年,在一次邊境作戰中,王明禮所在的陣地潛伏哨遭到敵軍炮擊,三名戰士身負重傷。此時前往救援,有去無回的幾率很大。但作爲一班班長,王明禮還是決定冒着生命危險前去營救戰友。

 /section>回憶起當時戰場上的場景,王明禮幾度哽咽。“如果我們不去,他就不能回來,就不能見到他爸爸媽媽了,因爲他們是我的‘親兄弟’,我一定要去救他們。”

 /section>當護送最後一名戰友撤離時,意外發生了,王明禮的左小腿被炸彈炸傷。

王班長挽救了三名戰友的生命,卻永遠的失去了自己的左小腿。解甲歸來 基層開闢新戰場/section>“我覺得既然負傷了,不要躺在功勞簿上修身養性,在有生之年能夠做一點小的事情,力所能及的事情。”1985年11月,王明禮服從部隊建設需要,脫下心愛的軍裝,回到家鄉貴州省思南縣。

/p>/p>在多年駐村工作後,王明禮心裏有個念想,一定要找到符合思南本地的特色優勢產業,徹底拔掉窮根。

2008年,縣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幹部職工帶薪帶職下鄉,從事種養殖業。於是,王明禮聯合幾個志同道合的戰友,一起來到萬家山開荒種茶。而他也做好了準備,開山創業必定與艱難困苦相伴。

/p>/p>幾年來,面對困境,其他合夥的戰友都建議撤退,只有王明禮一心勸大家繼續堅持。最終,在王明禮的帶領下,1000畝茶園發展到現在的近4000畝,幫助周邊兩個鎮六個村339戶1288人脫貧。/section>/section>奉獻堅守 戰鬥英雄到扶貧英雄6斤的義肢,王明禮拖着殘缺的雙腿在這條路上走了十年。十年前,王明禮腳下的這片茶海還是亂石嶙峋的荒山,正是他帶領戰友和鄉親,用雙手和汗水改變了大山的模樣,讓貧瘠的土壤變成“綠色銀行”。/section>

“只要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就能把榮譽簿擦得更亮”,這是王明禮的人生格言。

/section>

如今,54歲的王明禮又一次和戰友來到另一個貧困村,計劃在這裏承包1000畝荒山,再次開闢一塊新的陣地。

猜你喜歡習近平: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政策制度體系(附視頻)改革開放40年丨航天重器亮相這場大型展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航天的40件大事,哪些你印象最深連加個油都那麼帥:央視曝光殲-20內埋式受油管《迷彩駱駝》,要火!走進戈壁大漠去看最美的他們聲明:內容來源於中國軍視網、《軍事報道》綜合,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編:趙雨瑩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section>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