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龙南发布」可快速关注

---------以上为广告---------

龙南即将有重磅事件发生!

12月8日—9日

龙南第二届旅游文化节将举行

届时,全国目光都将聚焦龙南

其实,之前“龙南发布”就透露了

关于龙南第二届旅游文化节的消息

▼▼▼

小伙伴们看到都激动的不行

到现在,距离开幕只剩18天

作为本届最具龙南历史文化底蕴

和最具客家元素的参观点

莫过于龙南县博物馆

自今年5月份开馆并免费向市民开放以来,县博物馆就每天络绎不绝。为迎接第二届旅游文化节,目前正在闭馆升级改造,并将于12月8日重新开馆。

欲知其新容颜

请随记者的脚步

一同前去先睹为快!

龙南县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个以客家围屋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县文化艺术中心西北区,依次设有历史厅、围屋厅、技艺厅、民俗厅等4个主题展厅,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展览技术,再现了龙南千年的历史与文化遗韵。

序厅

01

记者随着县博物馆讲解员一起走进了博物馆的序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金铜色的主题浮雕,浮雕上,客家围屋、南武当山、王阳明、划龙舟等融合了龙南众多的代表性元素展现着龙南的山川秀丽、人杰地灵。

序厅里,金铜色的浮雕融合了客家围屋、南武当山、王阳明等龙南众多的代表性元素。

讲解员向青少年讲解牌匾文化。

青少年在阅览龙南县情。

历史厅

02

跨过序厅两边的仿关西新围的东门外型仿古建造的门洞,进入了“客家腹地 筚路蓝缕”的历史厅。

馆藏文物。

在历史厅,我们看到了隋唐五代时期的文物、唐代象莲窑遗址、第三批县级文物蛇子嵊岽古驿道、第六批省级文物罗坝塔,还有城墙砖等等,沿着历史的长河,细数龙南的古往今来,体会着客家人的艰辛与坚韧。

历史厅展示龙南历史名人和各类杰出人才画像。

龙南自古重文兴教,代有人才。历史厅还展示了唐国忠、钟伷、徐思庄、王升、叶万碧、王勋年、赖远明、钟义信等龙南历史名人。

历史厅里,苏区历史展示馆。

龙南县是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中心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现存上中坪革命根据地、至今保存完好的烟园围红军标语、“东南工合”龙南指导站等红色革命遗迹。

经过千年发展,现在龙南已成为赣粤边境特色产业新城,赣粤边际集散中心,世界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以客家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围屋厅

03

博物馆最具特色、最核心的部分,莫属“东方古堡、围屋之乡”围屋厅。

围屋厅照壁。

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照壁。照壁在建筑格局中起到隔断作用,以营造庄重的氛围,这是围屋厅的形象墙。

厅内墙上,挂着赣南围屋遗存的介绍:赣南围屋现存536座,其中龙南数量最多,有376座,占了总数的70%。2012年,以龙南为代表的赣南围屋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龙南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围屋之乡、世界围屋之都。墙壁上还挂着一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拥有围屋最多的县”的牌照。

围屋模型。

厅内,立体浮雕下面的是互动电子沙盘——围屋地图,分布着龙南县境内的376座围屋,遍布全县各个乡镇,杨村镇有最多围屋。展厅里,就展示了26座不同乡镇的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

其中2座是国保单位:关西新围和燕翼围。

关西新围模型。

燕翼围模型。

技艺厅

04

随后,记者一行进入的是“雕梁绣户 固若金汤”的技艺厅。

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是龙南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艺厅主要包括视频演示和场景再现两个部分。

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

其一是墙体营造技艺的艺术场景,分别展示了3种不同的建造工艺:金包银砌筑工艺、河卵石石灰砌筑和三合土砌筑工艺。

其二是祠堂营造技艺的艺术场景,房梁、瓦面从无到有的渐变,复原了祠堂的建造过程。这是木匠对木材进行加工的场景,两个场景串连起来,可以让人直观地感受搭建祠堂的工序。

匠人对木材进行加工。

视频演示有《围屋防护》幻影成像,里面是燕围翼的剖面,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将拍摄的影像投射到模型中,演示客家人抵御匪患的场面,时长8分钟。

VR体验区设计图。

亮点预告:最令人大开眼界的是VR体验区,这里用虚拟现实技术全方位展示围屋的构造和围屋人家的民俗民风。第二届旅游文化节召开后,这里将成为游客最热衷体验的项目。

民俗厅

05

“歌声笑声满山坳哟,挨幸福哇,挨生活呀乐心哪窝哟……”一阵悠扬的歌声,把我们引入了“客家遗风 非遗宝库”民俗厅。

客家妹子唱山歌的场景。

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客家妹子唱龙南客家山歌的场景。龙南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在山野间即兴唱出的原汁原味的民歌,被誉为天籁之音,是客家文学的明珠。2011年8月,江西省文化厅正式命名龙南县为“客家山歌之乡”。

再往前,记者看到龙南百姓从小吃到大的龙南小吃凤眼珍珠、客家酿豆腐、捶鱼的制作场景,这三道龙南传统名菜深受客家人的欢迎,成为客家菜的典型代表,更是逢年过节的必备主菜。

凤眼珍珠制作场景。

俗话说“美食总有美酒配”,接下来向大家展示的是龙南独特的美酒——杨村米酒的制作场景。此外,还有以蓝、黑、白色为主客家服饰展示。

客家米酒制作场景。

此外,还有以蓝、黑、白色为主客家服饰展示。

客家服饰展示。

亮点预告:最令人好奇的,莫过于为本届旅游文化节特意打造的板凳龙,凳子做的龙身,这是一种非常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

旁边一条用稻谷颜色的黄布等扎成的龙,其名为黄龙。在客家地区,舞黄龙活动一般从年初一开始,至元宵节结束。除春节期间外,客家龙南人遇到喜事,也会请黄龙表演,以增加喜庆气氛。

还有照壁展示的是正在申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太平堡龙船会的场景。

一个“篾匠”的师傅正在编制竹箩吸引了记者的眼球,竹编制作技艺的场景里,米筛、蒸笼、竹箩、鸡笼、鱼篼……好不栩栩如生。

客家技艺场景。

旁边的打铁技艺、龙南祭祖的场景以及客家人洞房场景,特别逼真,犹如情景再现。

龙南祭祖场景。

博物馆的三楼是第二个非遗民俗展示厅。对了,这里也是为了丰富馆场内涵,特意重新打造的新馆哦。目前,这里员工正在加紧施工建设。

正在施工建设的非遗民俗展示厅。

这里介绍了龙南传统的节日习俗,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小年七个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美食。

此外,还有古法榨油、传统的土陶制作技艺和香火龙的展示。

香火龙设计图。

墙上的展板上将展示龙南的倒格菜、庙会、龙南方言等一些非常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习俗。

龙南县博物馆(赣南围屋博物馆)建立的初衷也许就是为了让客家人更好地留住根,更好地传承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吧。

记者探营后感触最深的是

这里让龙南客家文化“活起来”了~

今天的“曝光”就到这里

要想仔细游览龙南县博物馆

静等12月8日

带给你惊喜!

18

龙南第二届旅游文化节已经进入倒计时!

为此,我们发出倡议:

每位龙南人,让我们携起手来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美化环境,展示家园形象美

绿色出行,展示交通秩序美

文明旅游,展示主场氛围美

礼貌待客,展示温馨和谐美

当好东道主,喜迎旅游文化节,让龙南惊艳世人!

让我们相约龙南第二届旅游文化节

为龙南打call!

图文:廖翠霞 左方春 刘珈吉

编辑:郭玉玲

审核:王勇军 叶伟贤

精彩内容,大家都在看

-END-

龙南发布

传播龙南好声音 | 传递龙南正能量

微信号:longnanfabu

您的关注,会让我们变得更好

长按,识别二维码,就可加关注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