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位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我将身处荒岛,如果选择随身携带某一种药物的话,那么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以说是人类药物史上的传奇。从其诞生的一百多年间,新型药物百花齐放、各显神通,而阿司匹林的地位却从未被撼动。

阿司匹林的诞生

阿司匹林的起源历史悠久,并与柳树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苏美尔人在泥板上记载用柳树叶子治疗关节炎。

公元前1534年,古埃及最古老的医学文献《埃伯斯纸草文稿》记载古埃及人将柳树用于消炎镇痛。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给妇女服用柳叶煎茶来减轻分娩的痛苦。

1758年英国Edward Stone教士发现晒干的柳树皮对疟疾的发热、肌痛、头痛症状有效。

中国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也都记载了柳之根、皮、枝、叶的药用价值。

1828年,法国药学家Henri Leroux和意大利化学家Raffaele Piria成功地从柳树皮里分离提纯出活性成分水杨苷(Salicin)。

1838年,Raffaele Piria从晶体中提取到更强效的化合物,并命名为水杨酸。

1852年,蒙彼利埃大学化学教授Charles Gerhart发现了水杨酸分子结构,并首次用化学方法合成水杨酸,然而该化合物不纯且不稳定导致无人问津。

19世纪晚期,水杨酸盐类开始了其漫长的临床研究之旅。1876年,邓迪皇家医院医生John Maclagan在《柳叶刀》上发表了首个含有水杨酸盐类的临床研究,该研究发现水杨苷能缓解风湿患者的发热和关节炎症。

189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酐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

1899年,霍夫曼合成的乙酰水杨酸化合物被注册为“阿司匹林”,至此,阿司匹林作为非处方止痛药问世。

阿司匹林登上神坛

阿司匹林最早登上舞台是作为消炎解热镇痛药物使用的。服用后可以退热、缓解肌肉骨骼、牙齿的疼痛,也可用作急性和长期炎症的抗炎剂,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但是,人们在使用中发现,阿司匹林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副作用,就是它会抵抗血小板聚集,扰乱我们的凝血机制,有胃溃疡或者凝血功能差的患者,用了阿司匹林就会造成严重的胃出血甚至全身出血。

阿司匹林的发展之路并没有因此止步。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对冠心病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斑块及血栓的形成是造成血管堵塞、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在形成血栓的过程中,血小板聚集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人们惊喜地发现,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恰好能解决这一难题,于是乎,阿司匹林被应用到血管疾病的领域当中,成了我们最常用的心脑血管药物之一。

阿司匹林应用之广泛,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神药”。

报道显示,全球阿司匹林年消耗量近年来基本维持在5万吨左右,相当于每年使用1500亿片阿司匹林药片。据统计,世界上几乎70%以上的人都服用过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神坛地位岌岌可危

近年来,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上的作用屡屡收到质疑。

过去,我国相关指南性文件对阿司匹林在ASCVD一级预防中的应用做出过较为积极的推荐建议。

今年JACC杂志发表了由Abdelaziz等人完成的纳入了15项随机化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再次对阿司匹林在ASCVD一级预防中的地位提出了质疑。此荟萃分析结论认为,在ASCVD一级预防中应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非致死性缺血事件风险,但显著增高非致死性出血事件风险。

在发布的《2019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中,其中关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也给出了更为谨慎的意见:

➤由于缺乏净获益,阿司匹林不常用于(infrequently)ASCVD的常规一级预防。

➤ 对于有较高ASCVD风险,但出血风险不高的40~70岁人群,可考虑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口服75~100 mg)用于ASCVD的一级预防。

➤ 对于年龄>70岁的成年人,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口服75~100 mg)不应常规用于ASCVD的一级预防。

➤ 对于出血风险增加的成年人,无论年龄多大,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口服75~100 mg)都不应用于ASCVD的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虽然不作为大部分人群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推荐药物,但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疗效是肯定的,也得到国际、国内的一致推荐。

在漫长的二级预防道路上阿司匹林仍是不可动摇的神话。

那么,在一级预防中,哪种情况下才应启用阿司匹林?

在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又该如何具体使用?

如何正确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如何有效避免出血风险?

在冠心病抗栓治疗中,除了阿司匹林,还有哪些药物?

在临床上如何制定抗栓治疗策略?

面对特殊ACS人群,该如何处理?

……

这些问题,你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