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此時此刻熱情的朋友們應該已經刷了一遍《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了。電影首映當天我寫了一篇痕量劇透版影評。今天,我終於要釋放天性,寫一篇巨量劇透版的神奇動物報告書啦(還沒看電影的朋友,請直接收藏)。

  

  圖片:《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

  

  火蜥蜴沙拉曼德

  

  不得不說,除了嗅嗅和騶[zōu]吾之外,火蜥蜴沙拉曼德是這次影片中最爲搶鏡的一個存在了——而且是連正臉都沒有露的那種搶鏡

  沙拉曼德(可能也有人對“沙羅曼蛇”這個名字更熟悉)在西方魔幻世界中常被視爲“純淨的火元素”的象徵。當然,這一理論也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而是十五世紀的大鍊金術師馮·霍恩海姆·帕拉塞爾蘇斯(Von Hohenheim Paracelsus)在構築他的鍊金術理論時才提出來的。

  

  另一位馮·霍恩海姆。圖片:《鋼之鍊金術師》

  關於沙拉曼德的記載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和老普林尼的“觀察記錄”,其中又以老普林尼的描述更爲清晰。他描述中的火蜥蜴是一種“長得像蜥蜴、全身帶斑點、喜歡在潮溼的雨天出沒而厭惡陽光,具有毒性,人或者動物喫了的話會致死”的神奇動物。然而,真正把它和“火焰”聯繫在一起的卻是一位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人物——里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總而言之,魔法世界中的火蜥蜴應該是一種長着八條(或六條)腿、皮膚像岩石一般堅硬、帶毒、火焰抗性加滿的神奇生物。在某些描述中,沙拉曼德還長着“紅寶石一樣燦爛”或者“閃爍着火焰般的亮光”的眼睛——這也是爲什麼紐特反覆強調蒂娜的眼睛“像火蜥蜴一般迷人”了。

  

  紐特對火蜥蜴的描述。圖片:《神奇動物在哪裏》

  

  是伏擊,還是剛正面

  

  其實電影中至少有兩處出現了疑似沙拉曼德的形象。

  第一個場景就是在最開篇的地方,從格林德沃身後爬出來的那隻蜥蜴。仔細看的話,它長得很像某種角蜥或者犰狳蜥,有着紅黑色的身體明顯多於四條的腿(看起來像是六條,因爲晃動太厲害看不太清),所以我高度懷疑那是一隻貨真價實的火蜥蜴。有趣的是,這隻蜥蜴的設計雖然以長滿刺角的地棲蜥蜴爲模板,但卻追加了樹棲蜥蜴——如避役(變色龍)——特有的瞬間彈射出長舌頭的捕食方式,看起來相當有趣的。

  

  可愛的德克薩斯角蜥(Phrynosoma cornutum)。圖片:Steve Hillebrand /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這裏有一個小小的疑問:在後續劇情中,這隻蜥蜴又表現出了大型鬣蜥那樣又撕又咬的能力,這就稍微有點不科學了——因爲避役彈舌頭屬於一種伏擊型的捕食行爲,而鬣蜥類的咬殺則屬於剛正面,從動物的行爲上來說,這兩種捕食方式其實是矛盾的

  以避役和鬣蜥爲例。避役會把絕大多數能量分配在發射“暗器”的舌頭肌肉上,同時演化出了極其高效的視覺系統,在兩者配合下,能夠保證一次突襲就成功命中目標。但避役的四肢相對弱小,很難進行高速移動或者近身搏鬥;由於舌頭帶有黏液,無須在咬合肌的發育上浪費資源,所以避役的咬合力也相對較差,要撕破人類的外皮幾乎是不可能的。

  

  獵殺只在一瞬間。圖片:SurreyJohn / wikimedia

  而鬣蜥恰恰相反,地棲生活的它們演化出了強壯的四肢,能夠瞬間加速奔跑並突擊獵物,而且牙齒和強壯的咬合肌能夠使它們緊緊地咬住獵物不撒口。如果被大型鬣蜥咬一口的話,你的手指輕則會多出幾個洞,重則會留下一道疤。

  

  威風凜凜的美洲鬣蜥(Iguana iguana)。圖片:Cary Bass / wikimedia

  生物在生長發育和維持生命的活動中,可分配的能量是固定的,資源分配導致一種生物很難適應兩種完全相反的捕食模式。所以像片中的神奇蜥蜴那樣既可以吐舌頭又可以撲咬獵物的動物,在麻瓜世界裏是不會有的啦。

  至於火蜥蜴的第二次登場,在馬戲團演出前巡遊的鏡頭中,我們能看到一個非常炫酷的“龍形焰火”。但如果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這團焰火的形象其實非常像一隻墨西哥鈍口螈(俗稱六角恐龍),而它所在的蠑螈科(Salamandridae)的拉丁文學名和蠑螈的英文(Salamander),恰恰就源自於火蜥蜴(Salamander)這一詞呢。

  

  墨西哥鈍口螈。圖片:Fumitoshi Mori / Nature Production / mindenpictures

  

  如果嗅嗅成爲家長

  

  既然是《神奇動物》系列,自然少不了它的“看板動物”——嗅嗅了。它的原型很可能是澳大利亞的土特產——針鼴。這種有袋動物就像我們熟悉的鼴鼠一樣,擅長在地下挖洞,嗅覺靈敏,以地底下的各種小蟲子爲食。

  

  澳洲針鼴(Tachyglossus aculeatus)。圖片:D. Parer and E. Parer-Cook / mindenpictures

  現實中的針鼴會把幼崽放在育兒袋裏悉心照料,而嗅嗅的“四次元口袋”則完全被用來裝各種各樣bling bling的寶物了。雖然怎麼看嗅嗅都應該是一種哺乳動物,但是從劇中幼崽露臉的那幾分鐘來看,嗅嗅似乎完全沒有育幼行爲,基本上就是隻放養式的家長了。

  有趣的是,小嗅嗅在被紐特“追捕”的過程中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歸巢或跑向親獸的行爲,反而是四處逃竄,在逃跑時看見寶貝也還是會控寄不住寄幾……至於親獸,我感覺它對金子的興趣比對孩子還大。說實話,要是自然界中真的存在這樣的動物的話,它們的種羣數量能不能維持住還真是個大問題呢。

  

  嗅嗅:“只想要bling bling。”圖片:《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

  

  河童也要動物福利呀

  

  河童在電影中的鏡頭只是一閃而過,不過卻又讓我看到了劇組在設定上下的功夫。這隻被圈養在馬戲團中的“魚人臉”頂着一頭凌亂的溼發,從髒兮兮的浴缸中浮出水面。我一度對它的造型感到疑惑,說是河童吧,沒有那個標誌性的禿頂;說是魚人吧,又長着一張類似海龜的嘴巴。

  

  紐特“重現”馬戲團場景時也出現了河童。圖片:《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

  等到“河童”這個詞從紐特口中蹦出來的時候,我的腦袋就像隔壁片場的柯南那樣被一道閃電擊中——這個沒有禿頂的河童,其實算得上是馬戲團不講動物福利的一個例證呢。

  因爲按照傳說中的設定,河童的腦袋上其實是一個淺淺的凹陷(電影裏的那個可一點都不淺),裏面充盈着一汪清潔的水,這攤水就是河童的力量之源。當它們身體狀態欠佳的時候,這汪水就會變淺甚至完全消失——這就類似你可以通過貓貓狗狗的鼻頭溼不溼來粗淺地判斷它們的身體狀況是否良好一樣。同時,如果生活在不潔淨的水源中,頭頂的水受到污染的話,河童也會變得虛弱。當頭頂的水消失時,河童也就離死不遠了。

  

  粉嫩的小鼻頭。圖片:pixabay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電影中的河童一直在從浴缸中撈起水來往自己頭頂上倒。不過由於浴缸的水質本身已經非常糟糕,這隻河童的狀態看起來也無比虛弱……虛弱到後面直接連戲份都沒了。

  在麻瓜世界裏,像河童這種對環境變化特別敏感,生存狀態受環境影響很大的物種,常常被稱作指標物種。通過監測它們的活動情況和種羣數量,我們就能判斷某一片區域的環境到底是好轉了還是惡化了。換句話說,這隻河童的出現,證明了這個馬戲團中的動物處在一個非常惡劣的生存狀態中。

  

  下水道的“鐵線蟲”

  

  你可能記得,紐特從劇中一名重要角色尤瑟夫·卡瑪的眼睛中取出來了一條寄生蟲。

  根據紐特的描述,這是一種寄生在水龍身上的動物,不過從電影中登場的形象及其出沒的環境來看,我覺得這種生物的原型應該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恐怖寄生蟲——鐵線蟲,只不過影片中的是像海星一樣長着五條觸手的版本而已。

  發現寄生蟲的地點是在巴黎的下水道。提起巴黎的下水道就不得不提一下,那還真是一個迷宮一般的存在,空間巨大到裝下一條龍都不會令人覺得意外。不過再怎麼巨大,下水道的衛生環境還是相當堪憂的。尤瑟夫小哥不知是喝了下水道的水還是用這水洗了把臉,總之就是被寄生蟲賴上了。

  

  下水道,一個城市的“地下世界”。圖爲巴黎的下水道。圖片:Shadowgate / wikimedia

  有意思的是,這種寄生蟲並不是老老實實寄生在人身上,而是會分泌出一種毒素,其強烈程度可以使人類的行爲失控甚至直接昏死過去。基於這一點我們可以作出推測:尤瑟夫只是在非常偶然的條件下被這種寄生動物視作中間宿主了。

  其實我們可以根據現有的信息勾勒出這種寄生蟲的完整生活史:成體寄生在水龍身上,繁殖後以卵或者幼體的形式進入周圍的水體,藉機感染人或其他在水體附近活動的動物;然後在它們身上發育成熟後,以毒素控制這些中間宿主,使它們失去知覺落入水中,並藉此脫離中間宿主,順着水流再重新回到終末宿主水龍身上,開啓下一個生命大循環。

  可以,這很鐵線蟲。

  

  從螳螂鑽出的鐵線蟲。圖片:imgur

  

  鳳凰涅槃,產崽還是下蛋?

  

  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的“某隻很早就出場的神奇動物”,指的就是鳳凰。當然了,雖然叫做“鳳凰”,但電影中出現的其實應該是西方的奇幻物種“不死鳥”菲尼克斯(Phoenix),而不是我國傳說中的鳳凰,前者可以浴火重生,後者並沒有這樣的設定——那是郭沫若老先生在寫文章時追加上去的,是不是就和聽見“達芬奇創造了火蜥蜴”一樣出乎意料咧?

  鳳凰在整個“哈利·波特”系列當中可以說是意義非凡。在《哈利·波特和密室》中,我們還有幸目睹了一次鳳凰涅槃的過程。不過和原始設定稍微有點出入的是,鳳凰“福克斯”(Fawkes)涅槃之後直接從火焰中誕生了一隻雛鳥,而傳說中鳳凰涅槃後凝聚的火焰則會變成一個鳥蛋。

  

  鄧布利多與福克斯。圖片:《哈利·波特》

  在《格林德沃之罪》的故事裏,鳳凰最早也是以雛鳥姿態出現的——或許在看到最後一刻之前,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那隻“禿毛小雞”其實是一隻鳳凰。這種出生時被羽發育不全的鳥類通常被稱作晚成鳥。晚成鳥的雛鳥一般不具備自己覓食的能力,需要親鳥照顧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發育成熟。在電影中,克雷登斯充當了“親鳥”的角色。

  與晚成鳥相對應的自然有早成鳥,雛鳥只要一破殼就可以自由行動,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家雞就是一種典型的早成鳥。其實哺乳動物中也有類似的概念,只不過稱呼換成了早成獸和晚成獸。說起來在衆多晚成獸當中,需要花費十幾年的時光才能成熟的智人其實也算是一種“神奇動物”了。

  

  “它能爲心地純潔的人增強勇氣,爲內心骯髒的人釋放恐懼。”圖片:《神奇動物在哪裏》

  除了克雷登斯身邊的鳳凰之外,在電影最後的大決戰中,格林德沃釋放出來的魔火也形成了類似鳳凰的形象,只不過與正氣凜然的福克斯相比,這些燃着藍光、長着骷髏臉和捲曲尖角的“魔火鳳凰”顯得要駭人得多。“捲曲的羊角”對於熟悉西方魔法界的人來說絕對不陌生——對,那就是“惡魔”的象徵。所以無論什麼東西只要加上了卷卷的羊角,馬上就會變成“邪惡”的東西了。

  

  格林德沃的藍色魔火。圖片:《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

  至於爲什麼還要使用“鳳凰”的形象?我相信那是在暗示大家,格林德沃這位“初代黑魔王”與我們熟悉的某位以鳳凰爲代表物的偉大魔法師之間糾纏不清的關係吧!

  好吧,不知不覺已經劇透了那麼多,但其實《格林德沃之罪》中還有很多令我非常感興趣的神奇生物。我實在按耐不住趕緊看續集的心呀。

  本文是物種日曆特約稿件,來自物種日曆作者@翼狼Elang。

  喜歡他還可以關注

  翼狼的異世界

  id:brainholelang

  

  來自翼狼的腦洞以及天坑

  日曆娘の推薦

  

  物種日曆

  當歲月凝結成文明

  當我遇見你

  

  日曆娘今日頭像

  神奇動物 雷鳥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