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走馬又爲大家帶來重磅講座啦!

而且,這次的主講嘉賓,也是大有來頭的一位。

好萊塢電影

對日本動畫與特攝元素的收編

主講人:林品

林品老師,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他著有《我的哈利·波特:哈7大猜想》《中學生不可不知的文學常識》等書;參編《破壁書:網絡文化關鍵詞》一書;已經發表論文三十餘篇。此外,他也曾經參加過綜藝《一站到底》和《環球影迷大會》,很多人從那時候就已經知道他了。

林品老師一方面作爲學者,一直在做和青年亞文化相關的研究,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捲入,作爲相關文化現象的一個部分。除了教師和學者之外,他還是一名 資深coser哦! 要不要說他是一名“學者粉”(aca-fan)呢~~

看他的照片就知道,哈利·波特是他最有代表性的造型啦!

遠看甚至會以爲是哈利本人!

在哈利·波特魔法世界電影道具展、《神奇動物》系列劇本書首發式和電影發佈會、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典禮上,他都是活動特邀coser。

這麼酷、造型多變的學者,試問還有誰?

林品老師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攻讀博士學位時,師從著名學者戴錦華老師,並從那時起就開始持續從事 大衆文化、青年亞文化、新媒體文化及文藝理論的相關研究。

如果你也對這個領域感興趣,很有可能讀過林老師的文章。除此之外,他也積極在網絡上踐行和大衆文化相關的公共討論。

林品老師此次爲我們帶來的講座主題是:《好萊塢電影對日本動畫與特攝元素的收編》

當今的電影領域,流行雜糅、拼貼,博取衆家之所長。但事情往往並非如此簡單。 一些深層內容隱藏、掩蓋在電影的本文表象背後。

這次講座,將爲我們呈現一次針對不同文化之間博弈與碰撞的研究。林品老師將以 《環太平洋》爲核心案例,並結合 《阿麗塔》《頭號玩家》等多部電影,帶大家深入分析好萊塢文化工業的運作邏輯:

A 一方面,文化工業在全球化和數碼轉型的時代背景下,吸收日本機甲動畫與怪獸特攝片的創意元素,利用CG技術生產極具衝擊力的視覺奇觀;

B 另一方面,文化工業卻又對爲己所用的亞文化資源進行了重新編碼,竭力抹去“怪獸”能指所攜帶的時代印痕與集體記憶,變更“機甲”類型的情感基調與美學氛圍,以呼應美國的霸權戰略,試圖達成特定的意識形態效果。

《環太平洋》

《阿麗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