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僅供示意

進入四季度,國際幹散貨航運市場表現爲旺季不旺。BDI 指數自三季度中創出1774點的近年新高後,基本呈震盪調整態勢。11月5日,澳洲一輛滿載礦石的火車從紐曼礦區開往黑德蘭港時意外失控,被迫人爲干預脫軌,造成運輸中斷,影響了鐵礦石的出貨量,BDI 指數出現了崩盤式下跌。自11月5日-14日僅八個交易日,BDI 指數從1457點跌至1009點,跌幅達30.7%。國際幹散貨航運市場真的迎來拐點了嗎?未來中長期走勢究竟如何?本人認爲,近期市場的急跌只是暫時性現象,並不能改變市場中期穩步上升態勢。

一、 本次暴跌由多種因素導致,人爲打壓和FFA市場投機力量的助推不可忽視

本次急跌起因是澳洲鐵路事故引起的貨量減少,船東競相殺價攬貨;而另一邊,與事故毫不相關的其他大礦山也幾乎同時採取了控制出貨行動,人爲打壓市場目的明顯。因此,本次暴跌的重要原因還是大礦商聯手壓制市場,而投機資金在FFA瘋狂炒作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本次急跌還有一個因素是對我國經濟增長放慢的擔憂,而事實上,我國經濟對幹散貨運輸需求仍相當強勁

作爲一個12.5萬億美元總量的經濟體,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仍保持了6.5%的增速,全年基本上也在6.5%左右,GDP增量的絕對值超過7000億美元,大大超過美國的絕對增量(不到5000億美元)。正如李總理多次所言,我國政府對經濟調控工具還相當多,完全有能力保持經濟在6.5%左右中高速增長。

前三季度,雖然我國進口鐵礦砂8.03億噸,同比減少1.6%;大豆7001萬噸,同比減少2%;但煤炭進口量達2.29億噸,同比增長11.8%,鎳礦進口量3468萬噸,同比增長33.6%;鋁土礦進量6168萬噸,同比增長20.6%;以上我國五大類主要進口乾散貨貨種合計11.98億噸,同比增長4.5%,遠超CLARKSON 對今年全球幹散貨貿易需求2.7%增速水平。我國經濟對大宗商品需求仍相當強勁!

三、市場另一個擔憂是中美貿易糾紛的長期性,但目前來看,對幹散貨運輸影響有限

從世界大國興衰的世紀性規律和領導權更迭來看,貿易戰是中國發展到現階段必然出現的現象,具有長期性。從歷史看,經濟領域的糾紛確有可能發展爲全面性對抗,甚至發展到武力對抗階段。但自從人類社會發明瞭熱核武器以來,即使是冷戰時期,美蘇對抗也從來沒有發展到直接兵戎相見,因爲雙方都握有毀滅對方的武器,誰都不會失去理智真的開啓戰端。因此,未來中美經濟糾紛未來還將通過談判來解決,雙方都不會真正採取玉石俱焚策略而兩個兩敗俱傷,導致全球經濟陷於衰退。中美貿易糾紛可能對幹散貨貿易格局產生一定影響,但只要全球經濟保持穩步復甦,幹散貨運輸需求也將穩步增長。

四、中長期來看,廣大發展中國家紛紛開啓工業化進程,將爲全球幹散貨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運輸需求

作爲經濟和貿易派生的服務產業,幹散貨運輸市場與全球經濟和貿易的運行狀況關係密切,市場表現則決定於運力供需狀況。全球資源和人口分佈不均、經濟發展水平千差萬別,導致礦產資源和糧食等貿易需求成爲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幹散貨運輸需求產生的根本原因。全球各國工業化進程對金屬消耗進入高增長期,是全球幹散貨運輸需求增長的主要推手。

中、長期來看,佔全球人口80%以上的發展中國家,在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推動下,本世紀上、中葉是完成工業化和現代化最集中的階段,將爲全球幹散貨運輸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增需求。具體三大貨類分析如下。

(一)鐵礦石運輸需求有望隨着全球粗鋼消費增長而穩步增長。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公佈資料,全球鐵礦石總資源量約8500億噸,探明儲量4000億噸,但富礦資源僅約1400億噸,其中南半球的巴西、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家佔了大部分,而全球人口主要分佈於北半球,經濟發展水平也是北半球遠超南半球,資源消費的重心在北半球,鐵礦石在南北半球之間進、出口成爲必然。

除了中國仍保持鐵礦石進口大國地位外,印度、東南亞一帶及“一帶一路”沿線正在開啓工業化的各國,已經成爲全球鐵礦石和粗鋼消費增長的新推手。據初步統計,印度、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五國,人口總計超17億,目前都已經開始工業化進程。2016年人均粗鋼消費在60-300千克之間,離完全工業化需達到人均500-700千克還有很大增長空間,未來對鋼鐵和鐵礦石需求將步入快速增長期。其他“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粗鋼消費也將處於快速增長期,有利於全球鐵礦石海運貿易需求增長。

(二) 全球煤炭海運貿易需求亦將隨着廣大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用電需求增長而穩健增長。

和其他發電方式相比,煤電仍具有成本低廉的絕對優勢,加之排放技術提高,環保要求制約減小,而發展中國家實力有限,優先使用燃煤發電來滿足快速增長的用電需求還是首選。近年來,印度、東南亞一帶國家的煤炭進口維持較高速度增長。今年前10個月,越南煤炭進口1538萬噸,同比增長47.7%。前三季度,泰國煤炭進口1922萬噸,同比增長11.3%。印度煤炭進口量達到 1.69 億噸,同比增長18.2%。

在澳洲、印尼煤炭產能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下,美國等歷史上的產煤大國在國際煤炭貿易中異軍突起。前8個月,美國煤炭出口776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9.8%,這還是在1997年全年同比有50%以上增長基礎上完成的,新增量主要運往亞洲地區。這種長航線貨源對幹散貨航運市場支持猶其大。

(三)中國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全球糧食和小宗幹散貨運輸需求的增長

近年來,中國大豆、穀物、鎳礦、鋁土礦等進口運輸需求都保持較高速增長態勢。如前所述,今年以來增速均保持在雙位數。隨着中國飼養產業發展,對穀物等進口需求將保持穩步增長;隨着高級餐具、電器、汽車等消費升級,高鐵、飛機、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加速投產,綠色環保的家裝傢俱、生態園林、特色小鎮建設,將刺激對有色金屬、木材等雜類貨物需求的爆發。

五、未來幾年國際幹散貨運力將繼續保持中低速增長,市場有望保持穩步上升態勢

目前,BDI 指數年度均值仍未達到盈虧平衡點約1500-2000點水平。在市場收益水平仍低於社會平均水平的情況下,新船訂單仍保持較低水平,運力供給增速可望維持在低於需求增速的水平。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轉型提高質量,對幹散貨運輸需求增速可能放緩,印度、東南亞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新興市場對幹散貨運輸需求可望出現加速,未來國際幹散貨運輸需求增長仍有望保持與全球GDP增速相當的水平,市場中期將保持穩步上升態勢。

(湘江船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