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款导热灌封胶热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中兴起。

2017年,这款导热灌封胶却在动力电池市场中节节败退。

短短一年,为什么导热灌封胶命运如此起伏?

彼时,高工锂电从硅宝科技(300019)、回天新材(300041)、凌志新材等国内多家硅胶企业获悉,导热灌封胶具备良好的导热散热、均衡温度、阻燃防爆等性能,在动力电池安全防护上起到不错的“安全屏障”作用。

然而令硅胶企业及锂电企业头痛的是,导热灌封胶会增加电池包重量。一般而言,一个电池包会使用30Kg左右的导热灌封胶。若按照纯电池组180Ah/Kg的能量比,整体PACK能量45KWh进行计算,灌胶后续航里程约降低10-14km。

而根据2017年颁布的补贴新政,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与补贴额度直接挂钩,简单说,电池包系统能量密度越高,相对应获得的补贴额度就越高。

受制于补贴新政的调整,导热灌封胶在动力电池企业中也渐渐失去魅力。对有机硅企业来说,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使用导热灌封胶时,根据PACK工艺的不同,导热灌封胶被灌注、排列在电池包周围的缝隙,为电池包加上一层屏障,即便处于过热或过冷的环境,电池包依然可以稳定工作。尤其当电池包中的某一个单体电芯发生极限失效爆炸时,导热灌封胶能够隔绝氧气起到防护作用,保护电池包的其他电芯不受影响,不引起整个电池包爆炸燃烧。

正是这种优异的特性令导热灌封胶名声大噪,从而开启有机硅胶企业通往动力电池市场的大门。一批资深有机硅胶企业乘机加大这一市场的布局力度,凌志新材正是从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但随着动力电池企业、PACK厂对系统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液冷系统的大面积使用,以导热灌封胶为主的有机硅胶企业渐渐式微。从2017年开始,不少有机硅胶企业纷纷选择退守动力电池市场,甚至到2018年有企业已经表示完全放弃这一业务。

凌志新材是其中为数不多坚守动力电池阵地的有机硅胶企业。2017年,凌志新材总经理陈世龙就向高工锂电透露,公司不会放弃动力电池市场,依然会不断根据客户需求推陈出新,将继续致力一体化有机硅封装解决方案。

凌志新材成立于1997年,拥有有机硅材料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和雄厚的研发实力。目前公司已经具备国内外完善的产品认证资质和覆盖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同时,凌志新材料还拥有多条液体硅橡胶及发泡型硅橡胶的产线,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各类硅橡胶产能总体规模达到30000吨以上,产能利用率达到70%。

目前针对导热灌封胶的瓶颈,凌志新材已经做了产品升级,研发出一款超低密度灌封胶。一方面保持了导热灌封胶的优异防护特性,另一方面将密度降低至0.6g/cm3,大大减轻了其对电池箱体的重量影响。

凌志新材绝地反击的秘诀在哪?有机硅胶在动力电池市场未来的命途如何?2018年12月19-21日,“利元亨•2018高工锂电&电动车年会”将于深圳维纳斯皇家酒店(宝安沙井)举行。本次年会主题为“大风起兮飞枯叶,寒冰过兮沐春光”,将邀请锂电材料、设备、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共同参与,探讨当下热点命题及市场风向。

作为有机硅企业的资深品牌,凌志新材将在本次年会上与在座嘉宾进行精彩的分享。一场锂电人士的年度思想盛宴已经筹备,期待您的光临。扫描下图二维码可直接报名参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