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爽 碧空如洗

这两天

文山的小伙伴们出门

心情是不是都和小编一样美美哒!

一大波美图美景即将来袭

为了不负冬日里的这抹暖阳

让我们相约文山学院看场画展吧!

小编从文山学院了解到,“那”美术教学团队第六届作品双年展将于明天(11月22日)在文山学院开幕,活动期间还将举办创作研讨会和学术讲座。

“那”美术教学团队第六届作品双年

· 地点:文山学院传习馆

“那”美术教学团队艺术创作研讨会

· 地点:文山学院传习馆1007会议室

学术讲座

1.主题:“师范之师”——从首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谈起

主讲人:李雪岳(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地点:传习馆1001报告厅

2.主题:工艺美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主讲人:祝立业(保山学院珠宝学院院长)

地点:传习馆1001报告厅

了解多一点:

文山州是多民族文化共生、多元并存的“文化——地理单元”,是壮、泰稻作文化圈的核心区域,是句町文化的发源地,“那”美术团队就诞生在这里。2013年6月,文山学院艺术学院成立。依托地域、民族、文化资源,艺术学院开展了以“那”文化、“坡芽歌书”、文山壮剧的调研、挖掘、整理和研究创作工作。

“那”美术教学团队共有29名成员,主要由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教师组成,中央美术学院丁一林、戴士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云南艺术学院唐志冈、张鸣教授为团队客座教授。

“那”美术教学团队下设中国画、油画、版画三个研究方向,结合地方优势特色,团队成员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和创作水平,为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建设“那”美术团队画家群而积极努力。

以“那”美术研究、创作为建设内容的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美术学,目前获科学研究项目立项14项,其中《句町文化遗产中的视觉审美元素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立项;《壮族“莱瓦”艺术研究》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美术学视野中的“坡芽歌书”符号形象研究》、《张家花园古民居建筑构造与美术形态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云南文山”油画系列创作》、《富宁坡芽符号密码》获国家艺术基金艺术创作研究项目;学术专著《云南壮族美术史》、《壮族“莱瓦”艺术研究》、《云南壮族“莱瓦”艺术图像集成》、《张家花园古民居建筑构造与美术形态》、《文山学院艺术学院第四届双年展美术教师作品集》;发表论文84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美术创作作品参加全国性展览13项,获铜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提名奖1项,刘开渠根艺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作品被国内美术馆收藏4项;刊物发表多项。

下面,先上一波“那”美术教学团队参展作品,让大家尝尝鲜!

怎么样,有木有一点点兴奋?今天就先给大家叨叨到这儿了,更多作品还请大家移步到现场欣赏吧!

本台:肖琦 谢思思

编辑:刘虹 张海蓝

制作:冯明兰 陆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