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合格外賣速食包被食藥監局責令停產,很多餐館都在用

(健康時報記者 王振雅)“生產環節操作存在不規範”、“人員衛生管理不規範”。今日,安徽省合肥市食藥監局公佈了對於槓崗香食品有限公司調查處理結果,責令其停產停業。

不久前,該企業被媒體曝光生產的速食包存在環境髒亂差、衛生不規範等問題。這些3-5元的廉價速食包,日銷40萬分,被直接加熱後“充當”現做的外賣。

原料直接放置地面,口罩佩戴不規範

根據合肥省食藥監總局發佈的《關於槓崗香食品有關問題的調查處理結果通報》顯示,該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車間地面破損不平整,有積水;生產環節操作存在不規範;人員衛生管理不規範等問題。因此,合肥食藥監總局給予責令停產的行政處罰。

但針對媒體曝光提及的食物過期、牛肉被注入大豆蛋白等問題,調查顯示均無問題。該生產企業具有相關資質,大豆蛋白注入牛肉也是合規行爲。

主要是蓋飯使用,月銷超500萬

“外賣是用速食包製作的?我們點外賣就以爲是現炒的,這跟去超市買方便米飯有什麼區別。”大部分消費者對於外賣出自速食包表示氣憤,甚至認爲這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爲。

據瞭解,速食包,食品行業通常叫做菜餚包、料理包,屬於預製菜餚加工品中的即熱菜餚(即熱餐),也就是指加工成的冷凍、冷藏或常溫食品,只需熱水浴或微波爐等快速加熱即可食用。

健康時報記者查詢發現,電商平臺上有很多冷凍料理包類商品,電商網站上銷售數據顯示,各類料理包在5-10元不等,涉及幾十種菜餚,銷售最高的單品累及銷量超18萬份。該公司銷售人員直言,他們的速食包主要用於製作蓋飯,料理包種類很多,月銷大概在500萬份。

“我是做蓋飯的,比自己炒的快,以後繼續使用。”在電商平臺的評論區出現這條評論,更有肉夾饃店主評論到,“開店至今,一直使用這家料理包。”業內人士透露,許多店都用料理包,節約時間,來店客人多的時候以及外賣都會使用速食包。

據瞭解,菜餚包主要售賣給餐飲商戶,餐飲酒店開闢預製菜業務,已經並非新鮮事兒。

預製菜有酒店預製菜、料理包、家庭方便菜、半成品菜等,其研發的初衷是爲了解決宴席菜、酒店特色飯菜中繁瑣的流程和複雜的工藝問題,甚至實現“去廚師化”。據原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發佈的數據,2012年我國涉及預製菜餚加工的企業近1400家,約佔我國規模以上食品製造企業的20%。

此次事件曝光了廉價速食包生產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強行業監管。

參考資料:

①《我國預製菜餚加工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農產品加工業》2013-10-17.

②《料理包風頭不減,食企、餐企、電商磨刀霍霍,搶灘預製菜》

③《以爲是現炒實際爲速食包加熱 外賣速食餐成監管盲區》

(責任編輯:王月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