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親寶寶育兒,軒軒媽

上週末幾個媽媽來我家聚會,孩子們在客廳玩耍,我們家長坐在沙發上嘮嘮家常。

幾個孩子玩耍分兩個“派別”,一邊是安安靜靜地堆積木或者拼圖,另一邊則是跑來跑去,爬上爬下,滿頭大汗,尤其是小羊羊和菠蘿包,我和包媽也沒有勸阻。

到了午飯時間,有幾個孩子的媽媽都是追着餵飯,“寶貝,今天的飯飯很香哦~有你愛喫的豆豆,你要不要嘗一口?”“寶寶,你不好好喫飯,下午會餓的。”

反倒是小羊羊和菠蘿包還有另外幾個孩子都是大口吃飯,“媽媽,再給我一點玉米。”

“媽媽,晨晨的飯快喫完了,我要加油了。”

“天啦,這幾個小傢伙安靜喫飯的樣子和剛纔玩耍的時候完全不是一個小孩,你們是怎麼做到讓孩子自己喫飯的?”熙熙媽問道。

“也沒什麼方法,他就是餓了,剛纔玩耍消耗他太多的體力,現在需要喫飯補充體力,不過,我真的發現,他平時運動量大的時候喫飯不用喂,自己主動喫,有時候運動量小就不怎麼喫飯。”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過,自己平時在體力消耗比較大的時候,喫飯也會更有胃口。

其實孩子不愛喫飯的常見原因逃不開以下這幾種:

1、口味問題。食材的不同口味以及做的好不好喫,都會影響孩子喫飯的興趣。

2、完全不餓。家長偶爾給的零食會讓孩子有飽腹感。

3、生理和疾病問題。比如說出牙會直接影響食慾,還有潛伏期的疾病也會影響孩子的食慾。

4、心理問題。讓孩子產生好奇的東西太多,這些很容易分散孩子喫飯的注意力。

排除這些原因,如果還是對孩子爲什麼不愛喫飯摸不着頭腦,可以回想下孩子每天的運動量夠不夠。

有時候孩子胃口不好,不好好喫飯,可能是因爲運動量不達標的原因,該消耗的能量沒有被消耗。

寶寶每天能量的消耗主要有這幾部分:

1、基礎代謝

嬰幼兒階段是人體代謝最爲活躍的階段,基礎代謝的能量需要約佔總能量的60%,以後隨着年齡的增長而相對減少。

2、生長所需

這部分能量爲嬰幼兒及一些兒童所特有的,一般來說,寶寶在生長期所需的營養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等。

3、體力活動

除了基礎代謝外,體力活動是人體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機體任何輕微活動都可以提高代謝率。

這是因爲進行運動或者勞動等體力活動時肌肉需要消耗能量。

在人體的整個能量消耗中,肌肉活動或者體力活動佔較大比例,約佔人體總能量消耗的15%~30%。

不同兒童用於肌肉活動所需的能量相差還是比較大的,比如愛哭好動的孩子比同齡安靜的孩子所需的能量高3~4倍,這些孩子表現出來的就是能喫或者偏瘦。

如果運動量過少,胃腸蠕動也變得相對緩慢,消化液分泌也會減少,從而延緩人體對食物的消化。

這樣,孩子就會經常處於飽腹感的狀態下,對你做的美食當然也不會有興趣。

這樣的狀態一旦持續就會使孩子的飲食變得不規律,機體代謝也會出現問題,進一步影響食慾,從而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必要的活動是不可忽視的。

對於孩子來說,每天除了喫飯睡覺寫寫作業,似乎也沒有什麼其他太多的事情,這時候家長們有時間可以考慮和孩子在家做一些親子小遊戲。

每天的運動時間在1-2小時,運動強度以寶寶後背微微出汗爲準。

這裏推薦幾個適合在家玩的親子游戲:

1、模仿各種動物

帶寶寶一起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非常考驗大動作技能。比如:

翹起腳尖,後腳跟着地,像企鵝一樣走路;兩手放頭上,像兔子一樣跳;蹲下,雙手撐地上,手腳同時離地,像青蛙一樣跳;雙手雙腳着地,背弓起,像熊一樣爬;整個身體貼地,像蛇一樣蠕動;一邊快步走一邊揮動雙臂,像小鳥一樣飛……發揮你的想象力,和寶寶一起開一場“森林大會”吧!

2、翻滾吧寶寶

兩歲的寶寶能聽懂簡單的指令,玩翻滾遊戲再合適不過了,常見的翻滾運動有前滾翻、後滾翻和側翻。

前滾翻

讓寶寶站好,彎腰雙手放地上,頭頂在地上,爸爸媽媽站在寶寶側面,扶着他的腰胯部,給寶寶一個向前的力量,幫他翻過去。

翻滾過程中寶寶的頭要始終挨着地面。

後滾翻

寶寶躺在地上,雙手放在兩耳邊撐地,指尖朝向肩膀。

爸爸媽媽蹲在寶寶身側,雙手扶住他的腰胯部,並讓寶寶向上踢腿、手用力撐,然後爸爸媽媽幫忙寶寶向後翻轉,然後落地站穩。

注意,過程中寶寶的手和頭都挨着地面,不需要將寶寶整個人提起。

側翻

讓寶寶躺在地上,雙手舉高,全身繃直,然後用腰腹部力量往側面翻滾。

如果家裏空間夠大,可以連續翻好幾個,然後反方向翻回來。

一開始寶寶不得要領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在側面推一推寶寶的腰,給他一點助力。

3、木頭人遊戲

播放歡快的音樂,音樂響起,全家人一起跳舞,任何搞笑滑稽的動作都可以,盡情享受吧!

就在大家跳得正嗨的時候,突然把音樂停掉,大家馬上就不能動了,直到音樂再次響起。

這樣反覆“播放——暫停”幾次,考驗寶寶的反應能力和身體的控制力,而且我保證,這個遊戲一定會讓你開懷大笑。

4、走平衡木

用膠帶在地上貼出一條直線,讓寶寶沿着直線走。注意手臂向兩邊打開伸直,像小鳥一樣,這樣有助於保持平衡。

等寶寶能輕鬆完成了,可以加大難度:讓寶寶一隻手拿玩具,另一隻手空着,再嘗試走直線,更挑戰平衡感,走幾次之後玩具可以換手。

5、打保齡球

在地上擺一排空塑料瓶,然後讓寶寶用小球當保齡球,瞄準,把球滾過去,直到把所有塑料瓶都撞倒爲止。

剛開始寶寶可能不會老老實實地把球滾過去,而是直接扔過去,一開始可能還扔不準。

沒關係,可以把瓶子放近一些,只要鍛鍊到投擲能力就行,規則可以根據寶寶的能力和喜好適當調整。

6、投籃入筐

準備一些球(捲起的襪子也可以當球用)和一個大小合適的紙箱,讓寶寶把球投到紙箱裏。

也可以在家裏的牆壁或櫃子上粘一個“籃筐”,用硬紙板做一個都可以,讓寶寶投籃,練習投擲能力。

7、抓絲巾

相信媽媽們都有臭美用的絲巾吧?拿出來當寶寶的玩具吧。

把絲巾拋向空中,讓寶寶抓。在這個過程中,寶寶會跑、跳、轉身,會快速移動身體去接絲巾,很好地鍛鍊身體的靈活性和手眼協調。

讓孩子多運動的好處不僅僅可以增加喫飯食慾,還有其他方面的好處:

1、睡眠。定量的運動能讓孩子消耗精力,使身體產生疲憊感,大腦和全身的肌肉更容易放鬆,入睡更快並進入良好的睡眠狀態,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2、身高。孩子經常運動,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刺激骺板和骨骼,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使骨骼生長更迅速,從而促進孩子身高的增長。據醫學專家調查研究,愛運動的孩子比同齡其他孩子平均身高相差4-8釐米,有的甚至更多。 3、免疫力。進行適量的運動,可以調節人體的機能,更好的抵抗細菌病毒的入侵,保護孩子免受感冒和感染的影響。

所以,孩子適度的運動量是很有必要的,進入冬天后,天氣越來越冷了,空氣質量也不是最優,小懶推薦的親子游戲適合在室內活動。

當然,在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爸爸媽媽還是要多帶娃出去活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