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東能源集團今天刊發文章,盛隆化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磊說,“股權合理分散,取消絕對控股,這是混改成功的前提。新京報訊(記者 林子)12月26日,山東能源集團宣佈,爲加速集團資產證券化,山東能源集團拿出最優質的煤炭、醫養健康產業推動混改上市,力爭2020年資產證券化率達40%。

圖/企業官網

新京報訊(記者 林子)12月26日,山東能源集團宣佈,爲加速集團資產證券化,山東能源集團拿出最優質的煤炭、醫養健康產業推動混改上市,力爭2020年資產證券化率達40%。

目前,山東能源集團有三家上市公司。但從資產規模來看,證券化率不足5%。“2021年混改企業戶數及資產佔比要達到75%以上。”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位民這樣說。

山東能源集團爲山東大型國企,2011年3月成立,2015年8月改建爲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目前,山東能源集團資產總額、營業收入突破3000億元,擁有煤炭資源總量446億噸,已發展成爲全國第二大優質煉焦煤供應商、華東第一大清潔高效煤炭供應商、山東省內產量最大的煤炭企業。

山東能源集團今天刊發文章,盛隆化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磊說,“股權合理分散,取消絕對控股,這是混改成功的前提。”

剖析盛隆的股權結構,棗礦和馬鋼爲國企,沙鋼爲民企,形成“2+1”模式,三家股權比重分別爲36%、32%、32%。從盛隆的發展經驗來看,這種“三足鼎立”的股權結構,沒有使政策施行受到掣肘,且有效防止了一股獨大下的過多行政干預,使盛隆化工的經營機制更加靈活高效。“放手提效”的運營理念,使盛隆公司的每項決策更加符合市場規律,每年進出幾十億元的資金,沒有一起呆壞賬。

數據顯示,該公司自建廠以來,累計實現收入近700億元,人均利潤連續兩年位列全國獨立焦化企業第一名。

山能棗礦豐源輪胎公司董事長劉永安說,“國企混改不僅是股權結構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要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6年前,豐源輪胎受金融危機、股權變革影響已經整整停建3年。2013年7月,山東能源集團與棗莊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發展框架協議,由山能棗礦注資6億元控股豐源輪胎,最終註冊資本10.5439億元,棗礦集團持股56.9%,嶧城國資持股27.9%,豐源集團持股15.2%。

重組後的豐源輪胎在2018年成功跨過盈虧平衡,全年營收12.05億元。2019年以來,在產銷量基本穩定前提下,營收實現近10%增長,排名世界輪胎企業68位。

2018年4月19日,從危機中重生的豐源輪胎在“新三板”成功掛牌,成爲山東能源集團第一家上市公司。

山東能源集團今天刊文稱,宜混則混、應混盡混、以混促改,這是李位民提出的改革目標。在體量如此龐大的山東能源集團,改革固然不可能一帆風順。李位民對此有着清醒的認識:“我們可能還要忍受諸多‘斷臂’‘剜肉’的痛苦。”

據悉,山東能源集團從集團層面推進混改,計劃三年完成混改企業88家(含二次混改企業5家)。通過股改上市、引進戰投、員工持股、民企合作“四向並進”,確保混改“今年起步,明年見效”。

新京報記者 林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