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矛盾和統一是後人在新立哲學中創造的詞彙,究其就裏,還是跳不出中國古老太極圖中的陰魚陽魚。雙魚表象形式對立,卻又相輔相成並相互轉化,陰中有極陽,陽中有極陰,循環往復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矛盾統一,生生不息。萬事萬物,雖媒介不同,但殊途同歸最終都要歸結到一個“道”字,點非不可以及面,偏也非不可以蓋全,只是看你怎麼及、怎麼蓋了。

萬法歸宗,指的就是這個道理。金大俠小說中列述的獨孤求敗隨年齡而遞次更換的劍器,從劍“道”而非劍“術”的角度來說,就是一個沉浸某個行業的專才,在多年實踐中通過對兵器(工具)的深化理解,逐漸覺悟天道、走向思想昇華的過程。既然道理不虛,我們便將金庸小說中演繹的對兵器“鋼厲摧堅---柔可克剛---大拙實巧---不滯於物”四個階段,借鑑到交易的世界中,參照一下做手對於工具的理解晉級,也來個陰陽相成、矛盾統一,以爲參考,以圖覺悟。

說外人我沒有發言權,只能拋磚引玉說說自己,讓諸位在交易的世界中對照上文也有個參照物,看看自己在哪個層級,需要如何改變。因無獨孤求敗那般的天賦異稟,自然也沒有那種理想化的順利與成就。全般對照定有牽強附會之嫌,但模糊來看,我的交易生涯進程中對於工具的不斷理解和循序感悟,還真是如此玄機般按照這個層級順序,不得跳躍而一步一步走將過來的。

第一個“鋼厲摧堅”的層級,對應做手來說,就是過分依賴工具卻並不真正瞭解工具的階段,那是一個還根本談不上了解自己、瞭解市場、悟道自然的莽莽階段。做手在這個階段流連的長短,取決於個人專一勤奮的程度、天賦悟性和危機爆發的時機。

這個層級中,我經歷了交易生涯中第一次大的浮沉,而走出這第一個層級我用了2年的時間。1992、93年的國內券商營業部,只有大屏幕報價機和高高掛起的兩臺電腦顯示成交回報,沒有供你單獨分析的PC和分析軟件,更沒有什麼大戶室。人們每天除了看報紙、聽廣播,就是揚着腦袋看大屏幕,紅了鼓掌、綠了打牌(大陸股市有別外盤,是紅漲綠跌),真正以認真鑽研的態度對待交易,或者懂得怎樣學習才能得到更好交易結果的人實屬鳳毛麟角。由於萌芽期的狂熱和酷愛鑽研的天性使然,那時候的我已經開始大量閱讀港臺翻譯版和港臺版的專業書籍了,而盤後堅持用座標紙手動製作個股和大盤不同週期的技術圖表更成了每日例行的功課。

92年底將第一次買入的原始股中的一半在一級半市場中暴利落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買了臺長城0520型號286輔助進行分類、統計和分析,以掌握大勢情況和個股的波動特徵。

當時,不但那僅有的幾百個股民,就連所在券商營業部的經理都經常要從我這裏諮詢市況和打探統計結果。這種先人一步開始的技術分析,以及因市場中很少人懂得技術工具應用等原因的共性作用下,操作起來如有神助,我那第一桶金便也翻着滾的增加着金的厚度。

技術分析方法彷彿成爲了我幸運發現的九陽真經,各種工具指標更彷彿成了我手中的倚天神劍或屠龍寶刀,半桶水的無知崇拜使得我越來越倚重於工具,自己早已迷失在走火入魔之中。

這種金錢快速膨脹的根本原因,是緣於中國股票市場初期的極度不成熟,而這種極不成熟的結果就必然是後期出現的大起大落,這就是辯證,這就是陰陽。盈利越多,對工具的崇拜和依賴越深,自己也開始在從未見過的巨大利潤面前神化自己,全然無視風險的悄悄將臨。屢戰屢勝和大量頌歌之中,井底之蛙的我開始在T+0且沒有漲跌停板的規則中,利用券商透支(融資融券或者margin放大交易的原始階段)的潛規則開始最大限度地放大資本和人性,將自己一步一步推向深淵。

結局不言也知,最終在市場熊市演繹到1993年底時,因對工具的盲目執著,以及根本沒有嚴格的資金管理體系和止損保護機制,不但賠光了一年半以來在一級、一級半、二級市場合計賺得的100多萬利潤,還因爲價格的跳空導致的中空券商停損價位無法成交而產生了對券商近40萬元的欠款。知工具其然而不知工具其所以然;只憑武器尖厲而奮勇拼殺、一味向前;半知工具、半知規則;不知市場、不知自己;在更強大的力量面前,就算真擁有了寶刀屠龍也是枉然,失敗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在接下來那難以忘懷的艱難歲月中,在痛定思痛的孤獨反思裏,1994年8月的井噴行情後,我沒有象以往那樣跟隨井噴而興奮交易,反倒在真正科學的學習和感悟中不知不覺間進入了第二個“柔可克剛”的層級。那是一個理性學習和不斷累積的過程,是先加法、加法再加法的過程,是從簡單走到了複雜再走到極度複雜的過程,這個層級花費了我12年的時間。

數年前我就已經將自己從每日近百封的投行、券商研究報告中解脫出來,這並不是說我同意全球債券大王Bill Gross的觀點,對基本面分析預測進行徹底否定,而只是因爲我找到了自己的重劍而已,關注的焦點自然因工具的改變而起了變化。條條大路通羅馬,工具總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應用的如何還是在人,遷怒工具不是擔當。回帖和來信中有褒獎贊許,有疑難提問,也出現了否定和批評。對於一個做手來說,真正有價值的否定和批評是何其難能!因爲只有否定、批評、挫敗和坎坷纔可以促人思考、促人覺悟、使人提高,但前提是真有價值。

對於一來信中言及我這種寫作風格“太不專業,應多進行一些基本面的分析”,我十分認同。我自認是職業做手而非專業分析師,我並非巴老所謂的“旅鼠”,用着學校中學來的同樣的原理和公式,與專業的大行分析師們一同去推導和追逐同樣的結果。真正能將基本面分析工具運用的深入淺出、出神入化、形成自己獨特的視角、得出自己的結論,纔是正確地運用基本分析工具的態度,而不人云亦云能洞徹先機者又有幾人?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16年的交易生涯後,數以十萬計的投行、券商、機構分析報告閱讀過來,寫個貌似專業的基本面分析報告,小事一樁,但那一定只是外行看來十分專業的從衆之言而已。我還是用回我自己的工具吧。因爲只有從適合我的工具應用中,我纔可以根據經驗得出更加接近事實的結論,來籌劃應對措施,對交易而言,如何應對纔是重中之重。

未完待續,請關注(二)

關注《期贏家》微頭條,天天早間送福利!!!

期贏家

羅賓漢

↓↓↓(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免費申請《內部家人服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