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切實提高研究生培養水平,保障學位授予質量,推動“學位擠水”,近年來江蘇積極構建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和監督體系,特別是推動高校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機制、時限終結機制和學術不端零容忍機制,努力把好研究生教育質量“出口關”。2019年,江蘇全省應屆畢業研究生延期畢業8266人,分流淘汰758人。

原標題:江蘇推動學位“擠水分”:今年全省分流淘汰研究生758人

2019年,江蘇全省應屆畢業研究生延期畢業8266人,分流淘汰758人。12月25日,省教育廳召開新聞通氣會,發佈《江蘇省研究生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9)》。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年來江蘇嚴把研究生教育“出口”質量關,未來江蘇還將持續推動“學位擠水”,要想讀研可不能“混”了。

關注培養質量,高校不再盲目增設學位點

報告由省教育廳聯合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汪霞教授科研團隊共同編制。調查顯示,學位授權點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依託和載體。過去高校將學位授權點作爲實力的體現,在爭取學位授權點時無不施盡全力,但現在各高校的心態已經發生改變。

“自2015年開始實施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以來,我省高校的學位授權點增設數量均小於撤銷數量,近三年的增設數量均不超過撤銷數量的2/3。”省教育廳研究生教育處處長楊樹兵介紹,2019年學位點動態調整工作中,我省共撤銷博、碩士學位點19個,增列相應學位點12個。2018年學位點動態調整中,我省共撤銷了博、碩士學位點34個,增列相應學位點22個。楊樹兵表示,這體現了各高校對學位點增設愈加理性,對學位授予質量更加關注,主動撤銷需求不足、水平不高或可能達不到合格評估標準的授權點,積極增列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特色鮮明、發展潛能明顯、有利於結構優化的學位授權點。

把好“出口關”,今年全省分流淘汰研究生758人

近年來,江蘇嚴把研究生教育“出口”質量關。爲切實提高研究生培養水平,保障學位授予質量,推動“學位擠水”,近年來江蘇積極構建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和監督體系,特別是推動高校建立健全研究生分流淘汰機制、時限終結機制和學術不端零容忍機制,努力把好研究生教育質量“出口關”。

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應屆畢業研究生按期畢業4.2萬人,延期7256人,分流淘汰682人。2019年,全省應屆畢業研究生按期畢業4.2萬人,延期8266人,分流淘汰758人。

“研究生分流淘汰的主要原因有3個,一是無法完成學業,一是中期考覈不合格,還有少部分是因爲學術不端。”楊樹兵說。

南京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汪霞教授在分析研究生延期畢業現象時則表示,原因有多個,研究生延期畢業並非中國的獨有現象。“延期畢業的主要是博士研究生,”她解釋,相關數據顯示,在美國只有57%的博士生在10年內拿到學位。我國博士生最多的培養年限爲8年,目前按期畢業的博士生爲66%—68%。博士生延期畢業的原因,有的是沒有研究成果、有的是導師指導不到位、有的則是學生主動延期以期產出更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她說,延期畢業問題正在被高度重視,延長學制、把好進口關、加強質量監控,“這是一個疑難雜症,需要多部門來綜合治理”。據悉,下一步,江蘇將認真貫徹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部署,始終把質量作爲研究生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明年擬出臺《江蘇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提出推進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攬子行動方案。

推進產教融合,江蘇將實施“集萃研究生培養計劃”

汪霞教授還表示,研究生教育模式如何更加強化科教融合、協同創新是我們面臨的新問題。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江蘇高校在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把產業導師“請進來”,遴選六批次共1711人次產業教授到省內30多所高校任職,涉及智能製造、信息、化工、金融、醫藥、農林等30多個領域;把研究生“送出去”,建立4361家省級研究生工作站,每年吸引6000多名高校導師、8000多名企業導師和數萬名研究生進站開展科研活動。

今年,江蘇繼續拓展校企合作平臺,省教育廳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華爲公司等多個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機構或大型企業簽訂了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五年,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聯合實施“集萃研究生培養計劃”,該院將按照碩士1萬元/年、博士3萬元/年、博士後5萬元/年的獎勵力度,參與培養600—1000名集萃博士(後)、6000—10000名集萃碩士研究生。未來三年,華爲公司將在江蘇優選高校開展“創智計劃”,支持高校開發不少於10門在線精品課程或教材,培養不少於1000名具有華爲人工智能工程師認證的學生。(談潔)

來源:南京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