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日本“摩耶”号导弹驱逐舰下水,这是日本首艘具有协同作战能力(CEC)的宙斯盾驱逐舰,这种美国的协同作战系统,可以使得日本的军舰和美国海军共享情报,一起执行反导、反舰甚至对陆攻击任务,把日本海上自卫队牢牢地绑在美国这个战车上面,甚至要挑战中国的055万吨大驱。

“摩耶”号是第三批次的日本宙斯盾型驱逐舰,第一批次的金刚级共建造了4艘,分别采用了旧日本海军战列舰“金刚”号、“雾岛”号,以及旧日本海军巡洋舰“妙高”、“鸟海”号的名称。第二批次是爱宕级导弹驱逐舰,共2艘,分别采用了旧日本海军重巡洋舰“爱宕”号、“足柄”号的名称。这次下水的摩耶级首舰“摩耶”号,也是当年旧日本海军重巡洋舰的名称。

最近,据网络上曝光的图片显示,近几日我万吨驱逐舰055的首艘舰也就是1号舰已经点火试车,可能是我们发动机太好了,所以几乎无法观察到黑色烟尘,055首舰舰桥后方就是动力排烟区域,可以明显的看到向上热流干扰了正常的视线,烟囱正上方的图片显示清晰度较其他部位明显有加热后变形的成分。尤其是龙门吊上前2个字母都模糊了最为明显,后两个字母却很清晰,说明极大可能动力系统正在热车,这排出的烟没有其他杂质和颜色,基本没有杂质。外界分析,055舰的动力系统由4台燃气轮机组成,这也是我海军第一款全燃气推进动力构型的大型舰艇,相较于之前052D动力系统的构架,055动力则表现得更加充沛,不愧旗舰配置。而且其排烟装置设计为隐藏式,这种设计非常有利于隐身和减弱红外特征。从图片不难发现烟囱顶部有一道类似银色的圆环,此处应为红外抑制设备。

055型万吨级驱逐舰是我国首次制造万吨级的大型驱逐舰,该型驱逐舰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排水量达到12000吨,满载排水量能达到14000余吨。通过055工程的带动,我舰艇制造技术先后突破了大型舰艇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该型驱逐舰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全舰主要天线采用共形设计,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及隐形性能,不仅减少了普通舰艇上林林总总的各式各样的天线,而且也减少了各型号天线的电磁干扰。根据任务需要,055可组织远、中、近三层先期预警防御网,并有较强的防空、反潜、反舰、攻陆和电子战能力。由于舰艇本身载有大量的大口径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因此将来的武力可拓展性不可限量,不仅在于防空反舰反潜,而且将来更是对陆攻击和高空反导的中坚力量,综合作战能力在国际上首屈一指。2017年6月28日,055型驱逐舰1号舰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

055型的大小和武器装备使它更接近于“巡洋舰”

报道称,055型驱逐舰装备精良,是中国航母战斗群中的主要护航力量。

它的长度超过180米,宽20米,满载排水量超过12000吨,是一种令人生畏的海上军事力量,可配备防空、反导、反舰和反潜武器。

报道称,尽管中国海军正式将其归类为“驱逐舰”,但它的大小和作战能力超过了传统的小型快速战舰标准,后者通常对潜艇和战机具有防御作用。

报道称,事实上,在美国国防部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055型被称为“巡洋舰”,按照美方的定义,“巡洋舰”是仅次于航母的最大和最具威力的水面战舰。

据称是世界第二大驱逐舰

报道称,055型驱逐舰的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VLS)比世界上大多数驱逐舰的都要大。它的垂直发射系统的单元数量也超过了相应的美国海军舰艇。

报道称,该舰的垂直发射系统拥有112个发射单元,可发射“海红旗”-9防空导弹、“鹰击”-18反舰导弹、“长剑”-10巡航导弹和反潜鱼雷。

它还拥有130毫米口径的两用舰炮和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并可以搭载2架反潜直升机。

这款驱逐舰的优点还包括采用有源电子扫描阵列的X波段雷达,以及类似于美国海军舰艇上的“宙斯盾”作战系统的一体化电子系统。

分析人士称,从理论上说,055型是世界第2大驱逐舰,仅次于美国海军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全球瞩目的055驱逐舰,据传首批建造数量是8艘,远期规划是总共建造20艘,包括后期的12艘是055A型。之所以055舰被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该舰满载排水量超过12000吨,是一种令人生畏的海上军事力量,可配备垂直发射系统112个,可发射“海红旗-9”防空导弹、“鹰击-18”反舰导弹、“长剑-10”巡航导弹和反潜鱼雷,因而拥有防空、反导、反舰和反潜等综合作战能力,而这是更重视对陆攻击的DDG-1000所不具备的。

两艘同时下水这不是一般的信号

055舰现在的建造速度是4艘已下水,4艘仍处于建造中,而首艘已经基本舾装完毕,正在进行首次海试的准备中。那么问题来了,它们将面临编号和舰名命名的问题,为此,各个还没有被海军舰艇命名的大中城市,均蠢蠢欲动。目前,据说101舰已被南昌锁定,102舰已被拉萨盯上,而最新的消息就是103舰又被延安紧追。不过,101南昌舰几乎是板上钉钉了,而102拉萨舰的可能性也很大,至于103给不给延安或者把一艘052D命名为延安,这还是个未知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