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腎化斑湯

【來源】姚寓晨,《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仙靈脾15克,菟絲子20克,地黃(血熱用生地、血虛用熟地)15克,當歸、川芎、芍藥(養血用白芍、化瘀用赤芍)、桃仁、紅花各12克,殭蠶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補腎祛瘀。

【方解】黃褐斑現於眼眶周圍屬腎虛,上脣屬瘀阻胞宮。方中君以仙靈脾性溫而不燥,功善補腎壯陽;菟絲子性平,既補腎陽,又補腎陰,且補而不膩;當歸、地黃、川芎、芍藥俱爲臣藥,功能補營血,調衝任;佐以桃仁、紅花入血分而逐瘀行血,使以殭蠶祛風搜絡。諸藥相配,共奏補腎祛瘀之功。

【主治】婦女黃褐斑。

【加減】(1)對於單純性黃褐斑的治療,應隨證加減:①若患者爲陰虛體質,可酌選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知母、黃柏等;若患者爲陽虛體質,可酌選肉桂、附片、巴戟天、肉蓯蓉、鹿角霜等。②若黃褐斑僅見額部,可酌加丹蔘、肉桂、川連;僅見於左頰,可酌加柴胡、白蒺藜;僅見於右頰,可酌加桑白皮、杏仁;僅見於鼻部,可酌加蒼白朮、枳殼;僅見於下面部,可酌加補骨脂、炮山甲;僅見於上脣,可酌加紫石英、地鱉蟲。③更年期婦女,腎氣漸衰,脾胃虛弱,易致陰陽失調,治宜陰陽並調,可酌選用知母、黃柏、附片、肉桂、二至丸、肉蓯蓉、巴戟天,並佐以紫河車、龜板膠等血肉有情之品。④若夾風而黃褐斑時隱時現,皮膚瘙癢者,可酌加防風、白鮮皮;若夾火而黃褐斑色深者;可酌加生石膏、地骨皮;若夾寒而黃褐斑色淡者,可酌加肉桂、吳茱萸;若夾痰而黃褐斑疙瘩疊長者,可酌加白芥子、白附子;若夾溼熱而黃褐斑垢膩者,可酌加蒼朮、黃柏、生苡仁。

(2)對於合併性黃褐斑的治療,可在辨證論治中結合益腎化瘀之法,以收治病消斑之效。①對患黃褐斑而不見月經病者,治療應循經後益腎補虛,經間調燮陰陽,經前用養血調經,經期因勢用方之法。在所用調經方中加用本方之主藥,對月經量多、月經先期、崩漏等證在經前,經期慎用桃仁、紅花等活血祛瘀藥,但在經後、經間可酌情選加。②對黃褐斑而又見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者,應經後充養任督,經間化瘀軟堅,經前養血攝血,經期消補兼施之法治療。③對患黃褐斑而又見不孕症者,若經不調則調經,絡不通者則通絡,待經調絡通後再進益腎化斑湯,並可酌加黨蔘、黃芪、紫河車等。④對患黃褐斑而又見帶下證患者,不應拘於溼熱,應隨證靈活施治。⑤對產前患黃褐斑患者,可用扁鵲三百飲加減(綠豆、赤小豆、黑穭豆、金銀花、生甘草、陳皮、砂仁、桑寄生、炒黃芩)以安胎消斑。禁用桃仁、紅花等祛瘀破滯動胎之品。⑥對產後黃褐斑患者,可在大補氣血中佐以化瘀消斑之法。⑦對黃褐斑由於長期服用避孕藥所致者,可用本方酌加鹿角霜、炙鱉甲、炮山甲、龜板、蛇牀子、馬鞭草等逐補搜逐之品。

【療效】臨牀屢用,效驗殊速。

去黯美容湯

【來源】呂景山,《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

【組成】當歸、生地、熟地、川芎、赤芍、白芍、白蒺藜、白殭蠶各10克,冬瓜子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滋陰養血,散結行滯。

【主治】面黯(黃褐斑)。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