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在解放閣西側的寬厚裏,市民參觀圖片展。 記者王鋒 攝

濟南這座城市,不僅是泉水之城、旅遊名城、文化古城,也是一座浸透了血色烽煙的革命城市。今年是濟南戰役勝利70週年,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痕以圖片展的形式,在世茂寬厚裏東廣場展現,截至10月30日(下週二),市民均可以到現場參觀展覽,追憶那段血色歷史。

三大板塊再現歷史情景

10月23日紀念圖片展開幕當天,記者在寬厚裏東廣場看到,現場共有150多幅照片展出,分爲決戰前夜、鏖兵泉城、浴火重生三大板塊,圖文並茂,真實生動地再現了戰前決策、英勇卻敵、戰後重建等多個環節的情景。包圍郵電大樓、突破卡子門、佔領中山公園等圖景呈現了戰鬥的殘酷、激烈,數十萬民工奔忙給前線送糧食、運送傷員的畫面,則讓人對戰役背後的無名英雄有了更深瞭解。展覽中也不乏英雄團隊與英雄人物的身影,如戰後榮獲“濟南第一團”稱號的9縱73團,登城英雄滕元興,13縱隊司令員周志堅,突破國民黨綏靖區司令部的3縱8師23團六勇士……

“這張登城英雄滕元興戰前寫的決心書,原稿收藏在濟南博物館。”中共濟南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劉浩指着展板上一張泛黃的照片說,解放閣下,這次圖片展出的地方,正是73團當年打開的攻城突破口,通過參觀圖片展,人們能直觀地觸摸到歷史的毛細血管,感受到腳下這片土地的厚重。

“很多人都知道解放閣,卻對解放閣代表的那段歷史瞭解不夠,濟南的歷史也是用烈士的鮮血凝結成的,在這片有特殊意義的地方,歷史文化、泉水文化與紅色文化相互交融,與城市緊密結合,這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劉浩表示,“紅色基因是什麼?就是鮮血凝結的歷史,這種一脈相承沿襲下來的紅色精神。記住歷史,也是爲了繼承、發揚這種精神,在新時代繼續書寫新的篇章。”

銘記歷史,珍惜今日生活

圖片展開幕式結束後,制錦市朝陽社區龍潭藝術團、夕陽之夢藝術團等團體現場演出《我愛你中國》《祖國頌》等多首時代老歌,山東省老年大學燕山校區手風琴演出團也獻上手風琴合奏《花兒與少年》《山楂樹》等。

“我家就住在解放閣附近,常聽老輩人說,一點不誇張,濟南戰役後護城河都被血水染紅了。”山東省老年大學燕山校區手風琴演出團團長王其新感慨萬千,他表示,大家能在今天放歌,享受幸福生活,這些都是老一輩革命家浴血奮戰的結果,“我們要學會感恩,銘記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

據瞭解,本次圖片展由濟南日報報業集團、中共濟南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辦,中共山東省黨史陳列館、大明湖街道辦事處、濟南時報、濟南世茂廣場、濟南寬厚裏共同承辦,主題爲紀念濟南戰役70週年。濟南戰役的勝利,是人民解放軍進攻國民黨軍重點設防大城市的開始,也預示了國民黨軍以大城市爲中心的“重點防禦”體系的崩潰,由此拉開了全國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序幕。(記者李奇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