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西方,每年的聖誕季,是不容小覷的“經濟日”。它是各大零售商們翹首期盼的年尾“彩蛋”,也是向業績衝刺的年終大狂歡。從歷史數據來看,通常11月份就開始出現銷售額高出平均水平的情況。而在有些國家,一年最後兩個月的零售總額甚至佔到了全年銷售總額的20%。以美國市場爲例,2003年全美家庭用於聖誕禮物的花費就已經高達平均每家455美元,而十年後的2013年,美國聖誕購物期間的銷售額高達6018億美元,如果按照一億家庭來計算,每戶人家消費6000美元,增速明顯。據萬事達報告顯示,儘管經歷了長時間的零售環境低迷,但2018年的聖誕季該國高端零售業卻創下了六年來的最佳業績。

在創造出聖誕經濟效應的同時,一系列聖誕主題的景觀,也開始演繹成爲商業世界中頗具“儀式感”的東西。

從梅西百貨的聖誕櫥窗到John Lewis百貨的聖誕短片,從Harrods百貨的聖誕禮籃到老佛爺百貨的巨型聖誕樹……

對於它們的關注也開始發展成爲人們在這個節日裏的固定期待。

在商業的推動之下,聖誕亮燈、聖誕送禮這些由零售商家策劃引導的行爲本身也成爲聖誕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於其它節日,聖誕文化內涵中人們對分享、感恩等聖誕精神和對於人類共通的美好價值的肯定,是聖誕節能夠從教堂走到商場,並在新的地域和國家被快速認同,並最終演化成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消費主義狂歡節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伴隨着消費形態的升級,人們審美情趣的提升和對生活儀式感的看重,聖誕營銷熱度也在各地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強調豐富社交和體驗屬性的實體零售,開始緊抓突出人與人之間互動和情感聯結的聖誕主題,發起聖誕情感營銷,以此尋求與消費者之間更多的精神共鳴,在不止於購物環境之中與會員建立更深刻的情感認同關係,夯實品牌黏性。

這其中,作爲中國商業領導者的華潤置地商業,就走在了前面。早在2016年,華潤置地商業就正式開啓了全國多個購物中心統一主題和形象的聖誕季品牌活動。而想要洞悉該動作背後的長遠思考則要從華潤置地商業的發展模式和商業運營能力談起。

2

縱觀目前國內商業地產模式,無外乎兩大類:一是以住宅式開發+商業開發運營結合的綜合體商業模式,以萬達、新城爲代表。二是以商業運營爲主,以港企的恆隆、九龍倉等爲代表。華潤置地商業則博取兩家所長,在整體模式上使用的是住宅式開發+商業開發結合的方式,通過住宅對商業進行互動和反哺,減輕投資負擔。但整體招商和運營上,又以媲美港企的精細化運營,讓租金坪效和毛利率在數據上斐然。從外在投資風險的規避到內在運營能力的穩紮穩打,都讓華潤置地商業擁有了面向未來的更長遠發展能力。

首先從數字上看,截至2019年底,華潤置地商業在管項目117個,商業總建面達1243萬平方米;在營項目達61個(含託管),另有儲備項目近60個。這些已開業的購物中心,較大比例是“自持+運營”。這也意味着後續仍需要有巨大的資金源源不斷地對其進行投入,同時也要求商業持續運營的能力要不斷提升。但也是因爲這些,讓這一模式的門檻被抬高並在行業內很難被輕易複製。

其次是都市綜合體。從2004年深圳萬象城打造一站式生活方式中心開始,絕大多數華潤置地的購物中心都是依附於“優質城市+核心地段+大型都市綜合體+多業態全鏈條開發”這一邏輯之下的產物。不同於一般住宅開發,這些巨無霸綜合體對於企業的實力和綜合能力有着極爲嚴苛的要求。除了住宅、商業、酒店、寫字樓等全產業鏈的開發能力之外,近年來華潤置地的綜合開發運營已延伸至體育館、廣場、學校、公園等更廣泛領域,這一護城河首先就決定了很多企業只能望而卻步。

再次是運營能力。與國內其它商業品牌相比,在管理面積上華潤置地不算最大,但是絕對是最有特色和最有堅持的,也是發展得最有質量的。這其中,更早在購物中心這一產品業態上的起步,更高端的定位,與一二線城市的重點佈局,以及品牌的招商能力與空間體驗的不斷升級能力等等,都是重要的原因。截至2018年底,華潤置地在營商業項目中,一二線城市的商業地產建築面積佔比合計77.62%。以運營15年的深圳萬象城爲例,年營業額已從開業初期的8億躍升至77億,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6%,租金收益年複合增長率亦超過20%。2018年的出租率爲99.5%,遠高於當年商業地產百強代表企業重點項目平均出租率爲93.8%的行業平均水平,超過上海恆隆廣場、西單大悅城等。

在商業的潮汐巨浪中,中國不缺購物中心,但真正成長爲一個頗具影響力的IP級產品的不多。2019年,是深圳萬象城15週年,在這15年中,華潤置地商業已經發展出萬象城(定位於一二線城市的城市級購物中心)、萬象匯(定位爲一二線城市的區域購物中心及三四線城市的城市級購物中心)兩大拳頭產品,這一已經形成的IP產品的穩健增長,不僅將成爲華潤置地進入新項目時的重要價值砝碼,也將成爲夯實華潤置地商業在未來競爭優勢的重要依據。

戰略層面的長線沉澱。華潤置地的“銷售物業+投資物業+X”的運營模式,15年來始終以強大資金的持續投入,放棄高週轉的的快速盈利誘惑,才慢慢攢下目前這文火慢燉,精耕細作的1000來萬平米商業氣象。無論從財務成本,亦或是時間成本,都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超越。也正是得益於長線思維下一以貫之的堅持,目前華潤置地商業基本面已經築造結實,在強者恆強的商業競爭中,厚積薄發便是大勢所趨。正是以上這些所涉及的更長線的思考能力,持續更新發展的運營能力,打造超級IP的能力……成就了今天華潤置地,在今天商業中的地位和格局。這也從某些層面解釋了文章開頭提到的華潤置地商業爲什麼從2016年要開行業先河,並在此後持之以恆的推進華潤置地商業聖誕季的原因。

3

從2016年“聖誕圓夢季”到2017年“盒子裏的聖誕”、2018年的“愛聚萬象”,2019年的“萬象之中,予你獨一”……

走過4年時光的華潤置地商業聖誕季,參與項目越來越多,活動規模越來越大,品牌效應越來越強。

在美陳裝置中,居住於冰山之中孤僻的雪怪,因爲接受了小男孩MAX贈予的一份頗具心意的禮物,從此走向人羣。一雙溜冰鞋可以溫暖一顆孤獨的心,而被溫暖的雪怪也能爲小鎮的人們召喚來一場璀璨無比的極光。

而聖誕短片的故事背景則被設計在一個充滿魔幻想象力的年代—2055年。那是一個大數據主宰一切,VR模糊了虛擬與真實的奇幻未來。藉助於一個“禮物買手”app,人們就可以精準地挑選出合適的禮物並把它送到想要贈予的人面前。故事的最後,父子兩代人經由一個35年前的實體毛絨雪怪,尋回在情感上的親密聯繫。

不論是美陳還是短片,華潤置地商業一直致力於將禮物的意義,融入於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正在經歷的背景語境之中。以體貼時代的情感溫度,讓人們從虛擬的網絡中迴歸現實,在真實的互動裏尋找情感的皈依。並寄望於持續的聖誕情感溝通,讓商業這一空間載體,爲人們帶去對於情感表達的儀式價值。讓它不再僅僅是消費的場所,更成爲一個有溫度、有情感、既承載着記憶,同時又蘊育着憧憬的美好的社會化空間。以經年累月的堅持,形成持續的品牌活動IP,最終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起更爲深刻的情感聯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