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節,室外難得出現秋日的暖陽,但77歲的黃廷炎端坐家中書桌前,3天沒有出門。作爲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龍舞)代表性傳承人,文化部之前組織了專人對他進行口述實錄採訪,形成了30多萬字的傳記性文字稿件。整個中秋節,黃廷炎就一直在家中校稿。

從這部即將被文化和旅遊部珍藏的個人傳記中,重慶晨報記者不僅看到了黃廷炎老人傳奇的舞龍人生,更是從中看到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民間舞龍文化蓬勃發展的過程。

誤打誤撞 一生獻給川劇事業

9月23日,記者在銅梁區文聯辦公室看到,77歲的黃老依舊精神矍鑠,步態穩重,握手時力道驚人。

黃老說,自己能在全國舞龍界獲得全國唯一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稱號,與自己從小練習川劇密不可分,正是自己結合川劇中的藝術、音樂和場景,將其融合在舞龍藝術中,才讓銅梁龍舞從此一飛沖天。

黃老1941年出生於銅梁區安居鎮。安居鎮作爲具有上千年曆史的文化古鎮,一直以來傳統文化就很興盛。在安居,每年過年過節,伴隨着鏗鏘有力的鑼鼓聲,當地民間就會在鎮上的街巷裏舉行各種舞龍、耍獅子、打蓮簫的遊街表演活動,現場圍觀羣衆往往人山人海。那也是年紀尚小的黃廷炎最快樂的時候,幾乎追着表演隊走完全鎮的大街小巷。

國慶五十週年,黃廷炎和舞龍隊員在天安門。 圖/東方IC

平時安居古鎮也是鑼鼓不斷,鎮上老茶館遍佈,閒來無事的老人就坐在茶館裏敲鑼打鼓地演唱具有川渝地方特色的川劇,俗稱打坐唱。每天放學後路上經過茶館回家,耳濡目染,黃廷炎慢慢也會跟着哼唱幾句,有了樂感。

在家中,黃廷炎排行老大,家中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因爲家庭經濟條件不好,10歲時黃廷炎就棄學走入社會,自謀生路。最先,他揹着背篼去附近煤炭廠撿未燃燒透的炭花賣錢。

有一天,黃廷炎撿炭花歸來,路過一茶館,圍觀裏面的獅子鑼鼓隊表演,結果劇團新來的鑼手始終找不到節奏,人小膽大的黃廷炎好心從旁提醒,結果被劇團負責人發現,就讓12歲的黃廷炎頂替進來,加入了這個民間茶館劇團,打坐唱。一個12歲的小孩居然可以加入劇團敲鑼打鼓,還有模有樣,一時成爲安居鎮上的大新聞,引來不少人圍觀。

但新鮮感沒過多久,黃廷炎覺得還是要找一個正當職業謀生,於是離開劇團,去拜師學理髮。1955年,一名發小到理髮店告訴黃廷炎:銅梁縣川劇團缺一個娃娃生,他要去報考,讓黃廷炎陪他去。

於是,黃廷炎陪發小去考川劇團。沒想到,到了現場發小怯場了。爲了鼓勵發小登臺,黃廷炎在旁邊用口技幫忙打拍子,結果黃廷炎準確的節拍吸引了考官的目光。最終,陪考的黃廷炎誤打誤撞考入了川劇團,14歲的他也成了銅梁縣川劇團最小的團員。

黃廷炎說,進川劇團後,他一直登臺演戲,先是演娃娃生,長大後就演武生,30多歲開始做劇團的編導,接觸到了川劇的場景佈置、人物造型等方方面面。而這些無意間爲他開創另一番事業打下了基礎。

創新舞龍 銅梁龍舞屢獲金獎

黃廷炎說,銅梁,古爲巴國之域。數百年來,銅梁人民與龍和龍舞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年新春耍龍燈拜年,遇大旱玩黃荊龍求雨,端午賽龍舟祭江,年終舞大蠕龍、火龍、稻草龍歡慶豐年。古往今來,相沿成習,形成了銅梁民間傳統的龍燈盛會,也孕育了銅梁龍舞這一巴渝民間藝術之花。

十年文革,銅梁龍燈這一民間藝術被視爲封建糟粕一度銷聲匿跡。1980年,全國進行文化普及,開始搶救民間文化,銅梁龍才從蟄伏中驚醒過來。1983年,銅梁龍在解放碑震動山城,1984年,銅梁扎制的35節大龍首次在北京國慶三十五週年盛典上亮相。

銅梁龍舞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黃廷炎培訓示範(翻拍)。

1986年大年三十,一年一度的龍燈會在銅梁縣城開演,45歲的黃廷炎和師兄弟們站在銅梁川劇團門口看玩龍,當看着一條僵硬彆扭的大蠕龍從門前搖擺而過時,黃廷炎說:“如果讓我來指導玩龍,我一定會玩得和他們不一樣。”

1988年9月,北京將舉辦首次國際旅遊年舞龍大賽,全國有18個地方的舞龍隊參加,銅梁龍代表四川省參賽。因爲國內外嘉賓要到場觀看,銅梁縣文化局就邀請了川劇團的三四位資深編導參加籌備會,希望重新設計舞龍動作,提高銅梁龍的藝術水平。

在會上,黃廷炎主動請纓,被確定爲龍舞導演,負責50米長大蠕龍的舞龍動作編排和訓練。黃廷炎說,以前的民間舞龍都是自娛自樂的民間雜耍活動,舞龍隊員都是業餘的農民,年齡偏大,動作不好看。

黃廷炎決定使用川劇團有一定舞臺功底的年輕男演員來舞龍,舉手投足更有舞臺範和觀賞性。第二步是如何對舞龍的動作進行創新。當時的民間舞龍只有“之字拐”“雞渣步”等幾種簡單的套路,比較單調。黃廷炎說:“我當時就想,能不能把舞龍舞出一種集體舞蹈的效果。”

搞了30多年川劇的黃廷炎思來想去,最後決定把龍想象成天上來的天子,也具有人間大人物的風格,很講究出場、表演和退場規範。

根據講故事的思路,黃廷炎抓住銅梁龍道具較長的特點,根據龍舞線條的藝術,設計出“龍出宮”“快游龍”“慢遊龍”“單側快舞”“螺絲扭”“霸王鞭”“舞天花”“疊寶塔”“大回宮”等二十餘個固定套路。

經過2個月集訓,依靠創新的舞蹈編排和混合了川劇特色的場景、音樂、體育、雜技,黃廷炎執導的《魚躍龍門》《大龍舞》在全國18支龍舞隊中獨佔鰲頭,創紀錄地捧回冠軍獎盃。

從此以後,在黃廷炎的編排之下,銅梁龍舞正式由自娛自樂的民間雜耍一躍進入舞蹈藝術的殿堂,登上中華龍舞的“制高點”,其編排的舞龍動作開始引領全國龍舞的方向。

銅梁龍舞 成爲國家舞龍技術標準

1995年,國家體育總局在鼓浪嶼召開競技龍舞會議。黃廷炎編寫的《龍舞基本動作分級規範》得到專家一致肯定,被確定爲全國體育競技龍舞規範,黃廷炎成了規則的制定者。

在這個規範中,黃廷炎將銅梁龍舞的砍、纏、鑽、騰、挪、跳等套路借鑑過來,加以發揮,創新出了多人組合技巧,出現了“掛腰式”“懸背式”“撐傘式”“磨盤轉”“繞身轉”“金龍絞柱”等高難動作,各種舞式交替組合,千變萬化,或激烈強勁,或細膩流暢,讓人目不暇接。

黃廷炎的獲獎證書。(翻拍)

1995年5月,全國首屆舞龍大賽在北京頤和園舉行,銅梁龍毫無爭議地獲得金獎;7月,國際龍獅大會在廣州增城舉行,代表中國參賽的銅梁龍又獲冠軍;隨後的幾年,只要有銅梁龍參加的舞龍比賽,冠軍幾乎就沒有旁落過。

銅梁龍由此享譽全國,銅梁的龍舞指導教師被派往全國各地傳經送寶,銅梁人扎的銅梁龍成爲全國各地舞龍隊的標準道具。專家們評價說:“銅梁競技龍舞令人眼花繚亂,舞出了中國人的精、氣、神,高揚着拼搏進取的民族魂。”

史無前例9條銅梁巨龍天安門廣場表演

1999年,國慶五十週年,銅梁龍更是史無前例出動了500多人的表演隊伍,出動9條大龍,包了一列專列到北京,登上了舉世矚目的天安門廣場,引來世界的關注。

作爲那場銅梁龍舞的總導演,黃廷炎印象最爲深刻:因爲表演是在遊行方隊裏進行,場地只有500米長,20米寬,演出時間只有8分多鐘,而且要求完成時間的誤差不能超過2秒,參演的卻有9條巨龍,每條都是50米長,參演人數超過500人。

經過7個多月、58次修改,黃廷炎和團隊終於設計出既能表現龍舞特色又符合現實條件的表演套路。“我們把九條龍呈兩排展開,前面4條,後面5條,結果我們一進表演場地,那磅礴雄渾的氣勢,立即吸引了主席臺和觀衆席上所有觀衆的目光,同時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黃廷炎自豪地說。

自此,銅梁龍舞登上了歷史的巔峯。1999年,國家體育局宣佈銅梁龍爲“國家舞龍隊”,2004年4月8日,國家文化部公佈銅梁龍爲中華民族文化保護工程第二批試點項目,2006年1月,國務院公佈銅梁龍舞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而對銅梁龍舞做出巨大貢獻的黃廷炎,則在2008年3月被文化部命名爲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龍舞)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又被文化部和人力資源部聯合評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先進工作者。

銅梁龍舞 寫進課本走向世界

黃廷炎說,除了川劇表演和編導,自己把其它時間都用於傳播和教學龍舞藝術。不僅女兒跟着自己學,國內的北京、上海、浙江和泰國都有人請他去教學。

在黃廷炎等一批老藝人的堅守下,近年來,銅梁龍舞藝術在海內外舞臺大放異彩,先後參加了建國35週年、50週年、60週年、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國內重大慶典活動,還遠赴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卡塔爾、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以及日本、韓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文化交流。

爲了促進銅梁龍舞的傳承,銅梁區從2005年起將自編的龍舞及龍文化鄉土教材發放到中小學校,從小給孩子普及相關知識,培養他們的興趣。此外,還招商引資打造中國龍文化博覽園,並計劃推出31萬字的龍舞題材小說和一部電視劇。

而被譽爲“中華第一龍”的銅梁龍文化,更是帶動了舞龍與扎龍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的觀光,每年的產值超過4000萬元;銅梁區從事龍文化產業的公司就有11家,至少有200多位的扎龍技師活躍於銅梁區,1500餘人靠銅梁龍舞維生。銅梁龍燈綵扎製品銷往全國各地和美、英、日、俄等10多個國家,不少精品還被國外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範永松 攝影報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