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油“事”,尽在一周油志。本期与您一起关注11月12日~16日国内外食用植物油市场的大事、要事、行情事。

本周,美国总统再次发推特喊话原油,国际原油单日大跌近8%,见近12个月新低。由于生物柴油需求数量已成为左右棕榈油供需基本面的重要因素,受此影响,马盘棕榈油期价跌到3年来的低点,国内豆油、菜油和棕榈油都创年内新低,市场情绪悲观。

豆油:政策风险叠加

本周,市场因中美两国重启谈判,CBOT大豆期价在两个月来的高位运行。技术面看,美豆丰产压力和高库存压力仍在,CBOT大豆期价下周再次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本周,受国际原油期价和马盘棕榈油期价大跌影响,连豆油期价见年内新低。技术面看,下周将见底回升,期货可轻仓试多,但需注意止盈;现货建议随用随购。

分析后市,利空因素:一是预计12月底前国内进口大豆供给充裕,缺口在明年1月下旬和2月份才会出现,因此油厂开机率下降将缓慢,国内豆油去库存也将缓慢;二是国际市场植物油上行乏力,抑制国内豆油反弹空间。

利多因素:一是豆油从11月下半月开始去库存,未来的二至三个月将加速去库存;二是由于近一个月来国内豆油和豆粕持续下跌,国内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已到盈亏边缘,而市场已进入元旦春节前的备货旺季,成本支撑下,油厂挺价意愿增强,资金追空意愿减弱。

菜油:去库存节点延后

本周,由于国内菜油进口超预期,国内菜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去库存节点迟迟延后,加之国内外植物油价格大跌,受此影响,郑菜油期价见年内新低。技术上看,下周郑菜油仍以弱势震荡为主,期货操作上建议先观望,逢急跌轻仓试多;现货建议随    用随购为主。

分析后市,利空因素:一是虽然国内菜油临储库存已去干净,长线基本面较好,但当前国内菜油还有近50万吨的商业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水平,菜油短期供应压力仍在;二是棕榈油对国际市场包括菜油在内的植物油价格下拉作用将持续存在,且在替代消费下,国际市场将有更多的菜油供给中国。

利多因素有:一是当前进口菜籽压榨严重亏损,从理论价格测算,1~4月船期的进口菜粕较明年5月合约的盘面压榨利润也均为负值,这将抑制油厂进口菜籽积极性;二是目前临储菜油已全部出库,而国产菜油价格远高于盘面价格,市场流通和交割的菜油主要是进口菜籽榨油和进口菜油,人民币走弱将推高这部分菜油的成本。

棕油:继续领跌市场

本周,继上周大跌近5%后,马盘再次下跌近6%,受此影响,连棕榈油继续领跌国内植物油市场。技术面看,下周连棕榈油    仍有下跌空间,期货操作观望为主;现货仍随用随购。

后期仍是以利空因素为主:一是由于需求不旺,主产国棕榈油库存将继续环比上升,预计到12月底主产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库存合计将超过800万吨,主产地的卖压将持续存在;二是印度在大幅提高棕榈油进口关税后,棕榈油进口到印度已无竞争优势,这将继续抑制印度对棕榈油的需求;三是国际市场棕榈油新增供给主要靠工业需求消化,生物柴油对棕榈油的消化量直接影响国际市场棕榈油的供需基本面,而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使市场对棕榈油的工业需求产生担心。

利多因素有:一是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较高点下跌近28%,有技术性反弹需求;二是国际棕榈油价格在2100令吉/吨以下具备竞争优势,目前马盘棕榈油的下跌更多是多头竞相割肉离场发生的踩踏,这也说明已到下跌行情的尾声。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

中国粮食行业惟一公开发行的报纸

让您深入了解中国粮食经济

新媒体业务电话:0371-68103765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