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油“事”,盡在一週油志。本期與您一起關注11月12日~16日國內外食用植物油市場的大事、要事、行情事。

本週,美國總統再次發推特喊話原油,國際原油單日大跌近8%,見近12個月新低。由於生物柴油需求數量已成爲左右棕櫚油供需基本面的重要因素,受此影響,馬盤棕櫚油期價跌到3年來的低點,國內豆油、菜油和棕櫚油都創年內新低,市場情緒悲觀。

豆油:政策風險疊加

本週,市場因中美兩國重啓談判,CBOT大豆期價在兩個月來的高位運行。技術面看,美豆豐產壓力和高庫存壓力仍在,CBOT大豆期價下週再次回落的可能性較大。

本週,受國際原油期價和馬盤棕櫚油期價大跌影響,連豆油期價見年內新低。技術面看,下週將見底回升,期貨可輕倉試多,但需注意止盈;現貨建議隨用隨購。

分析後市,利空因素:一是預計12月底前國內進口大豆供給充裕,缺口在明年1月下旬和2月份纔會出現,因此油廠開機率下降將緩慢,國內豆油去庫存也將緩慢;二是國際市場植物油上行乏力,抑制國內豆油反彈空間。

利多因素:一是豆油從11月下半月開始去庫存,未來的二至三個月將加速去庫存;二是由於近一個月來國內豆油和豆粕持續下跌,國內進口大豆壓榨利潤已到盈虧邊緣,而市場已進入元旦春節前的備貨旺季,成本支撐下,油廠挺價意願增強,資金追空意願減弱。

菜油:去庫存節點延後

本週,由於國內菜油進口超預期,國內菜油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去庫存節點遲遲延後,加之國內外植物油價格大跌,受此影響,鄭菜油期價見年內新低。技術上看,下週鄭菜油仍以弱勢震盪爲主,期貨操作上建議先觀望,逢急跌輕倉試多;現貨建議隨    用隨購爲主。

分析後市,利空因素:一是雖然國內菜油臨儲庫存已去幹淨,長線基本面較好,但當前國內菜油還有近50萬噸的商業庫存,處於歷史高位水平,菜油短期供應壓力仍在;二是棕櫚油對國際市場包括菜油在內的植物油價格下拉作用將持續存在,且在替代消費下,國際市場將有更多的菜油供給中國。

利多因素有:一是當前進口菜籽壓榨嚴重虧損,從理論價格測算,1~4月船期的進口菜粕較明年5月合約的盤面壓榨利潤也均爲負值,這將抑制油廠進口菜籽積極性;二是目前臨儲菜油已全部出庫,而國產菜油價格遠高於盤面價格,市場流通和交割的菜油主要是進口菜籽榨油和進口菜油,人民幣走弱將推高這部分菜油的成本。

棕油:繼續領跌市場

本週,繼上週大跌近5%後,馬盤再次下跌近6%,受此影響,連棕櫚油繼續領跌國內植物油市場。技術面看,下週連棕櫚油    仍有下跌空間,期貨操作觀望爲主;現貨仍隨用隨購。

後期仍是以利空因素爲主:一是由於需求不旺,主產國棕櫚油庫存將繼續環比上升,預計到12月底主產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庫存合計將超過800萬噸,主產地的賣壓將持續存在;二是印度在大幅提高棕櫚油進口關稅後,棕櫚油進口到印度已無競爭優勢,這將繼續抑制印度對棕櫚油的需求;三是國際市場棕櫚油新增供給主要靠工業需求消化,生物柴油對棕櫚油的消化量直接影響國際市場棕櫚油的供需基本面,而原油價格持續下跌,使市場對棕櫚油的工業需求產生擔心。

利多因素有:一是目前國際原油價格較高點下跌近28%,有技術性反彈需求;二是國際棕櫚油價格在2100令吉/噸以下具備競爭優勢,目前馬盤棕櫚油的下跌更多是多頭競相割肉離場發生的踩踏,這也說明已到下跌行情的尾聲。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劉新寰  統籌丨劉超  編輯丨從申

中國糧食行業惟一公開發行的報紙

讓您深入瞭解中國糧食經濟

新媒體業務電話:0371-68103765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