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關於公佈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的通知》。《通知》指出,2019年生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爲每50公斤112元,比2018年下調3元。翹首以待的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終於落地,由於政策調整的幅度符合市場預期,加之市場已有心理準備,因此對當前的小麥市場影響或相對有限。預計後期小麥市場價格仍將以穩爲主,大幅波動的幾率不高。

政策調整對當前市場影響不大

客觀而言,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再度小幅下調,市場並沒有感到過多的驚訝,多數市場人士認爲對當前的小麥市場影響將相對有限。

首先,市場已有心理準備。今年小麥夏收,市場化購銷程度顯著提高,收購數量佔到總收購量的九成以上,優質小麥價格比普通小麥每斤高出0.10元,優質優價明顯,市場基本體現了由政策性收儲爲主向政府引導下的市場化收購爲主的轉變,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效應越來越小。經過了夏收的洗禮,小麥市場在心理上已基本適應。

其次,下調幅度符合市場預期。每斤0.03元的下調幅度不僅與上年相同,也與市場預期差別不大,前期市場預期就在0.02~0.03元/斤之間,下調幅度基本在市場的預料之中。

再者,新的價格要到明年夏收執行,題材週期偏長,政策調整效應會更多表現在對明年小麥市場的影響上,對短期小麥市場影響不會太大。

據瞭解,目前主產區新季小麥播種已基本結束,北方麥區冬小麥多已出苗開始分櫱。雖然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繼續下調,但由於出臺時間較往年偏晚,對農戶播種小麥的影響有限。

最低收購價逐步迴歸託底功能

國家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自2006年開始實施,2008~2014年連續7次提高最低收購價格,之後連續3年持平。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開始首次下調,2019年繼續跟進,說明國家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改革的趨向及步伐一如既往,穩步推進。這就是逐步將最低收購價調整至合理水平,迴歸政策的託底功能,既要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又要更加有效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激發市場活力。

至於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會不會影響糧食生產和農民收益,官方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下調最低收購價並不意味着市場收購價必然下降。糧食最低收購價不是市場的實際收購價,而是在市場價格過度下跌時起到託底作用。通常情況下市場價格都應高於最低收購價,價格水平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如,今年小麥市場收購價基本在每斤1.20元以上運行,普遍高於最低收購價水平。

另外,國家在下調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的同時,將加大“優質糧食工程”實施力度,更好地鼓勵地方和農民擴大優質專用小麥等生產供給,通過優質優價實現農民增收;將探索開展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在保護農民利益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因此,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微降0.03元,對農民收入和小麥生產總體影響不大。

預計後市麥價仍將以穩爲主

當前,國家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已經落定,市場更爲關注的是未來小麥市場供需之間的變化。筆者認爲,由於國家政策性小麥庫存高企,市場供給並不缺糧,加之目前小麥價格已基本運行於高位,預計後期小麥市場大幅波動的幾率不大,穩爲主流的整體態勢或難打破。

首先,國家臨儲小麥周度投放數量加大。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公告顯示,11月21日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量將由每週的220萬噸提高至300萬噸,增量主要集中在河北、山東的2016年產小麥及安徽2014年產小麥。

從近來的交易情況看,河北、山東2016年產小麥成交量較大,交易溢價相對明顯;安徽小麥成交率雖不高,但2014年產小麥品質與當地其他年份相比相對較好,毒素含量偏低,容易被市場接受。本次國家對政策性小麥投放調整針對性較強,可以說哪裏最缺糧、競爭最激烈、溢價最明顯,就在哪裏增加投放數量。

11月14日,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量222.56萬噸,實際成交量37.86萬噸,周比增加11.02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22.16萬噸。成交量連續三週增加,說明制粉企業已逐步開始採購拍賣糧來滿足生產需求。市場預計,隨着政策性小麥投放量進一步增加,流通環節小麥數量將會增加,市場的階段性供需矛盾將會趨於緩和,進而將抑制小麥價格繼續上漲的勢頭。

其次,目前小麥價格已升至相對高位。進入四季度以來,由於市場高質量小麥不多,加之持糧主體看好小麥後市,貿易商惜售心理較強,小麥市場價格持續高位偏強運行。

當前,主產區制粉企業新產普麥進廠價爲2470~2580元/噸,普遍處於較高位置。尤其華北部分高價區小麥價格已接近政策頂部,與拍賣糧到廠成本基本持平。

近日市場反映,華北小麥整體雖繼續高位運行,但部分地區價格出現鬆動。當前,河北衡水普通小麥進廠價爲2550元/噸,邢臺2570元/噸,山東菏澤2560元/噸,均較11月上旬下跌10元/噸。

原因是部分持糧主體因擔心後期市場風險和政策風險,出糧意願較前期增強。

再者,制粉企業做多小麥庫存慾望不高。由於小麥價格不斷上漲,而下游產品提價困難,制粉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加工利潤下滑。

監測顯示,截至11月14日,華北黃淮地區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爲-56元/噸,周比下降10元/噸,較11月初下降27元/噸。其中,河北石家莊地區制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爲-3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爲-78元/噸,河南鄭州地區爲-60.8元/噸。

制粉企業加工利潤持續下滑,勢必影響小麥的採購心理。據瞭解,當前多數制粉企業基本是以銷定產、以產定購,暫無做多小麥庫存的想法。

春節前出售小麥不失爲上策

綜合分析,筆者建議持糧者在春節前出售手中小麥。隨着元旦、春節的臨近,小麥市場將會迎來需求旺季,但市場供給也會相應出現階段性增加。一方面,國家政策性小麥根據市場需求將會進一步加大投放數量;另一方面,自明年1月份開始各級儲備糧輪換也將陸續展開,小麥市場整體供給將會保持充裕。

市場機構測算,目前貿易商農業貸款利息大多在每月0.8%以上,加上倉儲等費用,小麥價格單月漲幅在30元/噸以上時繼續持有庫存纔將合算。201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調整對當前市場預計影響雖不會大,但價格畢竟繼續向下調整,政策市場重心下移。由於目前小麥價格已普遍處於較高位置,後期再漲動力已顯不足,市場風險加大。建議當前存儲小麥的貿易商,不要再存惜售賭漲的心理,春節前出售手中小麥不失爲上乘選擇。

來   源丨糧油市場報

總值班丨劉新寰  統籌丨劉超  編輯丨從申

中國糧食行業惟一公開發行的報紙

讓您深入瞭解中國糧食經濟

新媒體業務合作電話:0371-68103765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