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萬家各類普查對象,約佔全廣東省13%!這是擺在佛山污普人面前的重任!

再大的壓力也要扛!再硬的骨頭也要啃!再難的堡壘也要攻!佛山污普人創新思路,奮力攻堅,全力推進污普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截至11月21日,全市已完成污普數據入戶調查,數據錄入工作也已完成85%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市污普質控工作成效顯著,其“邊錄入、邊審覈、邊整改、邊質控”的做法得到省污普辦的充分肯定。

▶▶▶▶▶

祕笈一

生力軍+活地圖,開展拉網式普查

面對艱鉅任務,佛山市各級普查機構注重整合多方資源,引入高校力量、專業技術機構等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組建一支執行力強的污普“生力軍”。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作爲禪城區普查承擔單位,依託其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的豐富學科資源,調動環境工程、化工、地理信息等專業師生,從學生中選拔甄選出328名普查員,並篩選數40名在校老師擔任普查指導員。

南海區聘請省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師生組建925名“兩員”隊伍,並充分利用學院機房、教室等場所組織組織老師對學生進行機房—大課—小班—試點入戶—一對一的五輪培訓,極大提高了培訓效率,推動了工作進程。

“有了專業的隊伍,還需要爲他們配套‘活地圖’和‘敲門石’,發動村居治安員、消防員、安檢員、環保員等村居網格員作爲普查協查員,如此才能‘位置易找、廠門能進、數據可獲’。”市污普辦負責人告訴記者佛山污普祕笈之一,“各村居環保專管員、網格員與村居普查對象日常接觸、交流較多,他們加入普查隊伍,也能有效消除普查對象的顧慮。”

事實上,在污普入戶籌備階段,佛山各區就通過對鎮街、村居委早早發動污普工作宣傳以及專門針對村居委會的普查倡議書,落實形成了區、鎮、村(居)多級污普機構聯動機制。通過培訓規範工作流程,充分發揮村居基層熟悉地形和企業分佈的優勢,充當“活地圖”,協助開展拉網式普查。

連月來,每當身穿“藍馬甲”制服的普查隊伍走進企業實地調查時,總有基層人員“拍檔”出現帶路指引,無論走訪“樓上”產業園、還是深入各村廠房車間,這個組合的運作顯得頗爲順暢。從政府部門、村居委基層、第三方人員乃至企業單位,均得到科學、規範、有序的流程指引,形成一個高效的閉環機制。

祕笈二

細分類+樣式表,表格式優化流程

生產環節越複雜的企業,要完成越詳細的數據收集。按照國家普查報表制度,工業企業普查報表多達25張。而企業類型適用的表格普遍涉及10多張,最簡單的企業也有四五張。

“一些中小型企業主如果看到要填四五張表以上的話,難免不樂意。”市污普辦負責人介紹說,爲了避免企業方產生厭煩心理,各級普查機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優化填報形式和方式。

禪城區和順德區針對污染物種類少的行業、企業適當簡化了填表流程,並把企業需要填的內容,提取出來做成一張簡表,並做出五金、紡織、製衣行業的基本填表模板。南海區針對企業聚集度較高的特點,採取先集中培訓動員,在上門入戶調查的數據採集模式。高明區、三水區等通過先易後難,化整爲零的辦法選擇工藝簡單、數量衆多的行業入手,逐步深入推進入戶調查工作。這樣,無論是普查員還是企業主,都覺得簡單。企業感覺難度降低,配合工作的意願大增,從而降低了入戶調查阻力。

針對佛山製造業專業集中度高、專業鎮多、同類行業生產工藝、產品類型、產污環節、治理工藝、排污狀況具有較高相似性的特點,佛山市普查辦梳理出12個佔大部分普查對象的特徵行業,集中全是骨幹技術力量完成行業樣表填報,詳細標註了填報說明和審覈注意事項,爲全市乃至全省入戶調查提供了重要參考。

“當時正是國慶期間,市污普辦全體技術人員放棄假期,全身心投入到樣表制定工作中。經過5天緊張而忙碌的試填,終於完成了12個典型行業企業樣表填報。磨刀不誤砍柴工!這12張樣表爲今後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具體入戶調查過程中,佛山污普強調“將質控要求壓實到前端,實施全流程質量控制”。按照“三個一”規範入戶流程,即普查對象準備一套佐證材料,普查人員熟悉一張工藝圖表,入戶人員覈實一圈企業現場,確保前端數據採集質量。

指導員在入戶前,要做好充分技術準備,提前分析普查小區行業特徵和企業分佈,並根據清查資料和行業特徵,預先指導普查員熟悉行業工藝流程,掌握產污環節,明確調查重點。

“除排污信息外,你們還收集其他看似跟污染物無關的基本信息做什麼?”在禪城,面對一家企業負責人的疑問,普查人員跟他解釋數據信息準確性的內在邏輯,還介紹了企業提高生產管理、排污治理意識的重要性,讓他聽得接連點頭:“對我這小小製衣廠的調查也蘊含這麼多學問,你們真厲害!”

祕笈三

掌門人+扣分制,把好質量控制關

“各級普查機構要切實履行普查工作主體責任,全面深入組織參與入戶普查工作。要緊緊依託自身骨幹技術力量,補齊第三方支撐單位在部分領域能力短板,決不當‘甩手掌櫃’。”

“各區普查辦要在質量控制上親力親爲,要充分發揮環保部門各業務科室技術骨幹的現場經驗和專業技能,組建自有技術團隊全程參與普查質量控制。”

“各業務科室是未來普查數據的主要用戶,必須提前介入並深度參與普查質量控制。”,佛山市普查辦主任、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陳振華在整個普查過程中反覆強調,各級普查機構要切實履行普查工作主體責任。

爲把好質量管,佛山污普對質控工作提出量化要求。除普查員對企業現場100%複覈,指導員15%複覈要求外,佛山市專門針對市、區兩級普查機構現場複覈、資料複覈提出了明確的量化要求。其中,市、區兩級普查機構自有人員現場複覈、資料複覈要覆蓋轄區所有環境統計企業、重點排污單位。

其次,質控工作要求突出重點,針對重點難點環境問題治理做好服務。根據佛山行業產排污特徵、企業產排污節點、影響環境質量的關鍵污染因子、廣佛跨界重點流域等實際情況和管理需求,聚焦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排污因子和重點區域的質量控制。

11月,在“邊入戶、邊調查、邊錄入,邊審覈、邊整改、邊質控”的攻堅期,佛山五個區環保部門舉全局之力,從環評、許可、監測、執法、固廢等主要業務科室抽調熟悉企業、熟悉工藝、熟悉現場的自有精銳力量全程參與普查數據複覈,每個區超過20餘人參與。市普查機構分5組,派遣骨幹力量赴各區普查機構駐點指導落實質量控制要求。

爲明晰量化質量控制考覈要求,佛山專門編制普查報表審覈評分表,將普查表中的關鍵表格、重要指標分類列明分值,對指標缺漏、不規範填報、邏輯性差、與事實明顯不符等情況實施嚴格的扣分制。

審覈評分表共計10分,單個固定源普查對象調查表審覈評分低於6分的,視爲不合格,要求重新入戶調查。評分等於或高於6分的,視爲合格,可進行資料複覈或電話聯繫普查對象進行修改完善,原則上不要求再次入戶。

對此,區普查機構和第三方質控單位負責人表示:“市裏的普查質控要求和評分表雖然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工作壓力,但細化量化了質控要求,評分細則既兼顧了整體性,又考慮了差異性,從整體上把控了質控方向,具有很好的操作性,我們也將考評方案層層傳達到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對整體質量把控起到了很多的指導作用和參考價值。”

“數據質量是普查生命線!有時寧願慢點,也要把好質量關!”陳振華表示,“當然,我們會加倍努力,日夜兼稱,確保在11月底前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全部污普數據錄入工作。”

來源/《環境》雜誌

整理/廣東生態環境微信編輯小組

《環境》雜誌徵訂電話

(020)83568236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