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羣衆帶來更多獲得感。”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爲出發點和落腳點。關於這一問題,總書記都作出了哪些重要論述?一起來看!

出發點和落腳點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爲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堅持我們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着眼創造更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不斷克服各種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如果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

——2013年11月12日,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

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大協調各方面利益關係的力度,推動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2014年4月25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爲根本政治立場,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把爲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我們要團結帶領全體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

——2016年10月21日,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

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我們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就要從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多從社會發展水平、從社會大局、從全體人民的角度看待和處理這個問題。……我們要在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儘量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事情做好,既盡力而爲、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體人民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絕不能出現“富者累鉅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

——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爲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解決好收入差距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

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讓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廣大人民現實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

——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增強人民獲得感

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羣衆認可的硬招實招,處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後一公里”的關係,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爲,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羣衆有更多獲得感。

——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強調

要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物質精神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把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改革給人民羣衆帶來更多獲得感。

——2016年4月1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三次會議強調

中國人民將繼續大膽創新、推動發展,堅定不移貫徹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實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4月10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

你可能還想看:

習近平談改革開放系列綜述之二:改革開放的方向

微信又改版啦

爲了更快地接收理論資源

建議安卓用戶置頂求是網

蘋果用戶在最後一步點“設爲星標”

步驟如下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