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拾最近几年的新闻,不难发现,生态一词被越来越频繁地提起。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停地提高,追求回归自然,并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复合观景、度假休闲及专项旅游,使世界的生态旅游产业市场需求不断转型升级,以森林旅游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业已在世界各国迅猛发展。

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凉山州的旅游发展正遵循着这样的道路。近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将旅游产业列为“首位产业”,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打造生态、阳光、神奇的“大凉山”全域旅游度假品牌。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共进,从守护“青山绿水”中赢得“金山银山”,凉山初步走出一条以“绿色发展”提升全域旅游、以全域旅游带动“绿色发展”的路径。凉山生态旅游产业在青山绿水与民俗风情相融合中不断壮大。

胡小平 | 摄

自然生态环境多样性,缔造魅力凉山

金沙江以西以北,安宁河以东,大渡河以南,由江河区隔出的这片6.04万平方公里的地域,给外人以“群山嵯峨,四时多寒”的印象,因此,被称为“凉山”。

胡力平 | 摄

境内地貌复杂多样,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有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县恰朗多吉峰,最低的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对高差为5653米。高差悬殊,构成了这里特殊的地貌景观,这种多元性地貌的优势,决定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为开展多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条件。

叶昌云 | 摄

在这6.0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45.1%、湿地总面积达66.8万亩。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160多个,极具观光旅游和开发价值。有泸沽湖、邛海-螺髻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湖、彝海、龙肘山-仙人湖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彝海即红军长征时刘伯承元帅和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遗址;有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冕宁冶勒等省级自然保护区;有现代高科技景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有青幽的泸山、神奇的土林、大自然的奇观公母山、百万亩飞播森林,有全国展示彝族历史文化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昌、宗教圣地灵山寺、木里大寺、以及泸沽湖摩梭人风情,彝族独具特色的祭事盛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民风,全国四大碑林之一西昌地震碑林,春秋战国大石墓,博什瓦黑岩画,大箐石刻,唐宋塔楼,明清庙宇等等。

邹森 | 摄

陈强 | 摄

凉山州凭借湖光山色美、民族风情浓、科技含量高、红色文化精的独特魅力,在2017年荣膺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大凉山唯美的面纱,大美风光让世人为之惊叹。

自然风光的馈赠,突显凉山旅游经济成效

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腹心地带,发展旅游经济,有着先天优势。近几年,旅游经济成为全域凉山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大力开发优质资源到打造阳光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从推介名优景区到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从举办国际火把节打造旅游品牌到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凉山旅游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李小平 | 摄

“十二五”期间,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全州旅游发展,旅游收入年均增长比原计划高出5个百分点以上,提前一年完成了旅游经济目标,旅游业成为凉山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精品提升工程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品牌形象初步确立,一大批骨干旅游线路初步形成,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已具备打造四川旅游次中心的深厚基础。

2017年,凉山州共接待游客4419.22万人次,同比增长8.28%,实现旅游收入361.08亿元,同比增长19.71%。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凉山旅游的尖兵阵容不断扩大,目前州内有4A级景区9个。未来,将持续推进螺髻山、会理古城、泸沽湖等景区的5A创建步伐,冕宁彝海、昭觉谷克德、会理会议遗址等景区创建4A级景区,并创建5个3A及以下景区,为凉山旅游增添发展动力。同时,为构筑“全域旅游”产业支撑,还将大力推进西昌“邛海未来城”、德昌螺髻山、德昌凤凰城、越西文昌故里提升、会东老君峰等重点项目列入国家、省重点支持的旅游项目建设。

阿克鸠射 | 摄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从绿水青山中赢得金山银山

当阳光透过树叶,在地面留下斑驳的影子,夏天的火热伴随着喧嚣的蝉鸣,让人有种说不出的疲乏,但是来到邛海湿地边,就不一样了。漫步邛海边,心随步移,步步皆风景,微风吹拂着绿叶红花,在阳光下清新而耀眼,小鸟婉转鸣叫,宛如回归童年的柔然时光。泛舟在湖面上,青山倒映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于梦境般的江南。在这里,阳光温暖明媚,植物葳蕤生长、层次丰富,张扬出美丽的色彩。让人不自觉地想到张岱的那句“天与云与山与水”,就觉得大自然真美好,夏天的烦闷也消失无踪了。

邹森 | 摄

西昌邛海湿地,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之一。经过多年努力,邛海已经成为我国高原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协同共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素有“神秘女儿国”的泸沽湖景区,近年来,立足实际,整合资金,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全面展开摩梭文化保护传承,强势展开景区综合整治,同时,由政府统一规划,对沿湖地块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形成了全民参与保护“母亲湖”的局面。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泸沽湖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湖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地表水I类标准。

曲木子撒 | 摄

螺髻山景区从2016年开始,开展植被恢复工作,把退耕还林、荒山造林与老百姓林果种植相结合……

谢宝宪 | 摄

可以说,在发展的路上,凉山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是富民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作为凉山的战略选择,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旅游业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始终将保护放在生态旅游发展的首位,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守生态底线,科学适度开发,推进生态旅游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坚持生态发展战略,让全域旅游绿染凉山

“一到凉山,觉得空气都是甜的。”这是外地游客对凉山的赞誉。凉山因为湖光山色美、民族风情浓、科技含量高、红色文化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内外游客。

为了让游客体验到凉山别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十三五”期间,凉山州将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大熊猫、森林、湿地、乡村”四大森林生态旅游品牌;同时规范旅游服务,促进旅游资源就地转化,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建设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和四川省旅游经济强州。为此,凉山州将创建生态旅游示范县(市)6个(西昌、普格、德昌、盐源、冕宁、雷波),创建凉山州生态旅游示范乡(镇)8个,创建生态示范景区6个(螺髻山、邛海、泸山、灵山寺、泸沽湖、马湖)。

邹森 | 摄

在具体的项目中,以美姑大风顶、雷波麻咪泽、冕宁冶勒、越西申果庄、甘洛马鞍山等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打造大熊猫故乡生态旅游。在森林生态旅游方面,以木里鸭嘴、巴丁拉姆、恰朗多吉等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开展重走洛克路、森林探险、写生、摄影等生态旅游项目,依托螺髻山开展冰川森林生态旅游。加快推进泸山、灵山、螺髻山、黑龙潭、纳龙河等省级森林公园养生休闲、医疗、森林康养、康体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

周明 | 摄

湿地生态旅游方面,以邛海、泸沽湖、马湖、谷克德湿地以及金阳百草坡保护区的天然景观,布拖乐安保护区的湿地、黑鹳、“阿都”风情、摩梭文化等自然、人文景观为重点,开展湿地与奇花异鸟、奇风异俗相结合的湿地生态游。

未来的凉山旅游,将以绿色发展生态打底,让全域旅游绿染凉山山水。

文/洪冬玲

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更多精彩文章请看这里!

世间千般景,唯有你是真“绝”色

找寻金庸笔下的“桃花岛”,原来它在这里!

一起体验嘴巴的节日,普格邀您过彝年!

带上心爱的她  一起欣赏城市里唯美的余晖!

这里被誉为西昌最佳“美食地”!再不出发就晚了

魅力喜德 | “凉山喜德·彝族老家”首届赛马节在贺波洛乡开赛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笔下的美景地被泸沽湖一一囊括!

交通资讯 | 温馨提示:彝历新年出行这些高速路段在施工,请注意绕行!

一列开往“春天之城”的火车,充满着向往和期待......

魅力木里 | 木里旅游专家雍吉措贡嘎携手西昌505艺术创意库邀请中外艺术家重走洛克路

温馨提示,长按下方两个二维码

惊喜等着你哦

微信公众号

五彩凉山APP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