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游市場同質化競爭壓力導致面企上游麥價承受能力有限,國家臨儲小麥周度成交量同比好轉一定程度上加快“去庫存”進程;受出口市場競爭持續激烈等因素拖累,美麥期價回升空間有限。

一、成本高企加大面企經營壓力 市場競爭激烈制約提價空間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3%,環比下降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53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6%;其中限額以上糧油、食品類零售額1189億元,同比增長7.7%。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與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0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爲50.2%,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製造業總體繼續運行在擴張區間,但擴張速度放緩;從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爲51.6%,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繼續保持擴張態勢;中、小型企業PMI爲47.7%和49.8%,分別比上月回落1.0和0.6個百分點,低於臨界點。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餅乾、茶葉及相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食糖、酒類、蔬菜製品、水果製品、調味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等10類食品906批次樣品;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879批次、不合格樣品27批次。近期國內下游消費市場持續平穩,麪粉市場走貨並未有明顯改觀,但在面企糧源加工成本高企的情況下,面企通過降低開機率或上調麪粉出廠價格來保證利潤,市場競爭激烈制約提價空間。國內麥價整體延續高位運行態勢,局部區域麥價有所波動,由於國內麥價已處於高位,在需求不給力的情況下,價格上行較爲乏力。據市場監測,截至11月中旬,江蘇徐州沛縣地區小麥進廠價2480-2500元/噸,安徽阜陽潁東地區小麥進廠價2440-2460元/噸,河南周口項城地區小麥進廠價2460元/噸,河北大名地區小麥進廠價2580元/噸,山東菏澤單縣地區小麥進廠價2590元/噸。截至11月16日,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1901合約期價報收於2622元/噸,較11月9日的2602元/噸,上漲20元/噸,漲幅0.77%;期間最高價2640元/噸,最低價2588元/噸。

二、國家臨儲麥周度成交量大幅提高 “去庫存”進程有所加快

近期隨着國家臨儲小麥周度成交數量同比增加,國家臨儲小麥“去庫存”進度有所加快。據統計,2018年以來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6204.3627萬噸,累計成交量715.1448萬噸,平均成交率11.53%,其中11月14日周度成交量37.8609萬噸,創下2018年5月上旬以來的新高。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11042.7萬噸,累計成交量774.2229萬噸,平均成交率7.01%。由於庫存小麥質量、投放結構以及拍賣底價等因素影響,各年份小麥成交分化較爲明顯。據統計,2018年以來2014年產小麥累計成交200.2948萬噸,平均成交率5.54%;2015年產小麥累計成交267.3245萬噸,平均成交率19.09%;2016年產小麥累計成交221.8195萬噸,平均成交率23.48%;2017年產小麥累計成交5.7275萬噸,平均成交率6.61%。截至11月中旬,國家臨儲小麥剩餘庫存數量7469萬噸,同比下降597萬噸;其中2013年產小麥8萬噸,2014年產小麥1025萬噸,2015年產小麥1272萬噸,2016年產小麥2556萬噸,2017年產小麥2372萬噸,2018年產小麥235萬噸。

三、主要出口國市場競爭激烈 需求疲軟持續制約美麥價格

俄羅斯農業部發布的聲明稱,俄羅斯農業部第一副部長Dzhambulat Khatuov稱俄羅斯仍將出口3800-3900萬噸穀物,其中包括3400-3500萬噸小麥。俄羅斯最大的糧食鐵路運營商Rusagrotrans公司分析中心主管伊格爾·帕文斯基稱,2018/19年度上半年,即2018年7月到12月期間,俄羅斯小麥出口量將達到2530萬噸,比上年同期的2180萬噸增加16%。據阿根廷農業部長Luis Etchevehere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穀物交易所舉行的第三場農業會議上稱,2018/19年度阿根廷小麥產量預計達到創紀錄的2014萬噸,明年播種面積可能達到620萬公頃。埃及農業部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迄今爲止埃及已從東歐和亞洲的9個國家進口了1010萬噸小麥,其中從俄羅斯進口近710萬噸,從烏克蘭進口10萬噸。堪薩斯州是美國頭號冬小麥產區,目前該州的冬小麥播種進度比歷史平均水平落後超過10%。截至11月16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美軟紅冬小麥12月合約期價報收於506.75美分/蒲式耳,較11月9日的502.25美分/蒲式耳,上漲4.5美分/蒲式耳,漲幅0.90%,期間最高價520.75美分/蒲式耳,最低價501美分/蒲式耳。截至11月16日,3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格爲218.7美元/噸,到國內口岸完稅後總成本約爲2640元/噸,比去年同期上漲840元/噸。

四、2019年主產區小麥託市價下調 拍賣底價支撐市場價格底部

2018年11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2019年國家繼續在小麥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2019年產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爲每50公斤112元,比2018年下調3元。此次2019年主產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出臺時間雖姍姍來遲,但下調幅度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對國內麥價未來一段時間走勢影響有限,但對麥價遠期走勢壓力將明顯加大。總體來看,國內麥市供給總量較爲充足,但在供給與需求之間不匹配較爲明顯的情況下,結構性矛盾使得區域間以及品質間市場購銷呈現分化態勢。麪粉加工業在產能擴張持續但需求增量大幅放緩的情況下,行業競爭異常激烈,傳統淡季與旺季之間的需求分化明顯較以往弱化,面企產區集中度提高且行業集中度提升使得面企糧源採購柔性化增強,尤其是大型面企糧源採購控制能力以及議價能力提升。預計後期國內麥價上行阻力較大,政策調整力度對麥市流通市場供需格局影響較大。建議後期密切關注因政策調整以及後期政策調整預期下市場主體小麥購銷策略的變化。(來源:中華糧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