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的深入探索和不懈努力, 定边县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道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路总量大幅度增加,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明显提高,有效解决通行能力差、有路难行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定边县交通运输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逐步迈上快速发展的“快车道”,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定边县交通运输局秉承“大爱在心,为民开路”的行业精神,坚持“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的发展理念,务实创新,砥砺奋进,构建形成了以国省道干线为框架、县乡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有力地促进我县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为定边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攻坚克难 铺路架桥 改善道路基础设施条件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旗交界处,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是陕西省的西北门户、榆林的西大门,区位优势明显。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素有“旱码头”之称。然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困扰着县域各项事业的大力发展和对外大门的打开。自古以来,县内通行均沿用陈年便道而行。从50年代最初修建的国道307,省道303的两条简易公路,当时道路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生产力水平普遍不高,定边又无航运之利,广大群众商旅殊感不便,特别是南部偏远山区境内运输方式主要是依托人背畜驮。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的改革开放时代号角,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支持力度。伴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机遇,定边县坚持把交通建设置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入,开始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国家每年拿出大批资金用于铺路架桥,造福于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广大群众共同努力与奋斗,先后修通了八胡、定刘张公路等主要干线公路,结束了定边县南部山区不通公路的历史,打通南部山区的交通要道,其后,陆续修通改建了砖井至武峁子、郑圈至红柳沟、闫塘至铁角城公路等干线公路以及县域内部分乡镇公路,当时均为简易公路,运输能力低。那时候,定边县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零零散散,大多是东风牌汽车,拖拉机、机动三轮车。在山区,驴拉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手扶拖拉机、摩托车还是稀有之物。

经过40年的努力,定边县公路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在县乡公路建设方面重点打通了部分断头路,增加了公路迂回能力,使原来的黄土道路变成了通途大道。一条条土路变成油路和水泥路,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吴定高速横贯南北,全面编织成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成为定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顺应时代 造福于民 促进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交通行业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交通基 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 “‘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十八大以来,定边县的交通运输事业在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抓中省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自2014年以来,采取政府自建与企业援建等方法,多方筹措资金,累计投入建设配套资金3.1亿元,管理养护资金 6000万元,有力推动农村公路网的全面建设和养护,使所有的国省道、县乡道和行政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公路网络,公路的建设和养护水平持续得到提升,为广大群众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快捷安全舒适的环境,也有效地解决了偏远乡镇的客货运输问题。定边县拥有二级客运站1个,开通客运线路44条,保有运营车辆188辆,通车里程达6872公里,乡镇班车通达率达100%,形成了辐射西安、榆林、宁夏、内蒙、甘肃等周边地区的客运网络。还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平稳有序的开通了3条城乡一体化客运班线,更好方便了群众出行。近年来,定边县城市客运发展迅猛,定边出租车投放达502辆,公交线路数即将增加到4条,基本满足了城市发展需求。定边县举办的世界红花荞麦节、环“千年盐湖”汽车越野拉力赛等重大赛事活动,县城市客运也相应地承担起相关保障,城市客运的发展有力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修一条路可带动一方经济,编织一张交通网可以拉动整个国民经济。40年的沧桑巨变,40年的砥砺奋进,定边县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各项事业的开展创造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为定边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思想引领新辉煌。定边县交通运输行业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持续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交通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8/1122/1025076.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张强 单位:陕西省定边县交通运输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