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旅行就像一場短期同居,回來後,要麼再見,要麼不見

《圍城》中趙辛楣有一段經典的對白:

旅行最試驗得出一個人的品行

旅行時最勞頓麻煩

叫人本性畢現

經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

纔可結交做朋友

確實旅行是考驗人的,因爲旅行和同居一樣,是24小時的面對面,無間斷接納彼此的疲憊和難堪的。

Prepare

挑戰開始了

從旅行地點決定開始

挑戰就悄然而至

“路線太緊了纔不要”

“我一定要去看XX”

“哇,這個房間環境好好呀”

“不行,價格太高了”

“不要高鐵,時間太長了”

“飛機的時間不合適呀”

這時就可以看出兩人的契合程度了。

如果一方主動性強、善於安排,而另一方放鬆地信任他,在一旁協助,這樣和諧的搭配,兩人能感到彼此都很契合。

如果雙方都有很強的控制慾,就會出現互不讓步的情況,從路線一直爭論到房間。

假如雙方都是被動屬性,就易出現疏於安排、飛機晚點、路線錯誤、房間沒訂等問題,產生不快。

Start

不合開始展現

當到達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在只有對方是熟悉的情況下

平時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的問題

都可能會被放大爲“世界觀是否契合”

因爲旅行途中二人朝夕相處

行爲選擇和情緒控制

都無可避免的暴露在對方面前

而你的任何語句和動作都會被放大

然後被對方迅速匹配自己的行爲習慣和三觀

“哇,這個好好看”

“好看就快買好走啦,XX表演趕不及了”

“我想喫這個,感覺好好喫”

“額,這個看起來好不衛生呀”

“我在網上看了這個餐廳好好喫”

“好多人排隊呀,不想去,我們換一家吧”

種種的衝突的產生會讓你沖淡剛剛出遊的欣喜,這時候會讓你看清你們喜好之間的區別,而你又是否可以妥協。

Tour

舟車勞頓後的抱怨

旅途在過了開始的新奇後

更多的是舟車勞頓

而疲憊的時候

會毫無防備地還原人最真實的樣子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平時溫柔體貼的人

莫名變得斤斤計較起來

會發現平時光鮮亮麗的人

其實並不如表現一樣

情緒將會在短時間高集中地爆發出來

抱怨和否定接踵而至

“說好要早起的呢,有這麼晚,玩什麼”

“化妝化的怎麼這麼慢,還走不走了”

“怎麼走了這麼久,還沒到地方呀”

“累死了,這個地方一點不好玩”

當抱怨和否定越演越熱,卻不能及時溝通交流時,誤解和衝突將會爆發,感情也變得岌岌可危。

如果對方平時脾氣很好,但在旅行疲憊時會因爲各種事情輕易的發脾氣,這說明以後生活不順心的時候,也會這樣。

Backhaul

抉擇

旅行就像一次短時“同居”

在這個24小時面對面的時間裏

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會使人感到焦慮和壓抑

在這場短期“同居”裏

你可以看見對方平時隱藏起來的“自我”

而你是否可以忍耐對方的“自我”

一起旅行可以是感情發展的催化劑

也可以是高功率的三觀檢測儀

可以讓你們快速磨合

也可以讓你們重新審視對方

有的人旅行回來後,便你往左,我往右,恨不得此生永不相見。

有的人旅行回來後,甜蜜程度直線上升,你儂我儂。

都看到這了

可不可以給我點個zan嘛

老闆說了

一讚給一!分!錢!啦。。

今日話題

你會選擇和好朋友一起去旅行嘛?

底部留言說說看

說的好像,真的有時間去旅行呢:)

注: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