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劇,原名“崑山腔”簡稱“崑腔”,清代以來被稱爲“崑曲”,現又被稱爲“崑劇”。崑劇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爲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崑劇的經典劇目《牡丹亭》是由明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戲劇家湯顯祖所創作,他的四部傳奇劇作“臨川四夢”(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牡丹亭),也可列爲中國文學最傑出的作品,堪與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的著作相比,輝耀在世界文學之林,讓後人讚賞不已。

上海崑劇團《牡丹亭》劇照

從戲曲文學及舞臺演出劇本的角度而言,“臨川四夢”的地位更是突出,其藝術造詣之高,對人生處境探索之深,對角色內心刻畫之細,可說在中國崑劇傳統中無與倫比。

臨川四夢是《牡丹亭》(又名《還魂記》)、《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四劇的合稱。前兩個是兒女風情戲,後兩個是官場現形記或政治問題戲。

或許“四劇”皆有夢境,纔有“臨川四夢”之說,或許“四劇”本身就是其畢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夢。湯顯祖的“四夢”是一種原本的真實,包含了深邃的思想內涵,以虛幻的紀夢方式,表明鮮明的價值取向。

也有一位他的同代人王思任,用“《紫釵記》,俠也;《牡丹亭》,情也;《南柯記》,佛也;《邯鄲記》,仙也。”概括了“四夢”的“立言神旨”。

上海崑劇團《牡丹亭》劇照

湯顯祖自幼心性靈慧,才華卓越,但因時運不濟、兼得罪權貴而四次科舉考試失利,使湯顯祖對科舉制度的弊端與權貴以勢壓人、惡意報復的醜陋面目有了清醒深刻的認識,不久,身處官場險途的湯顯祖慢慢消減了其經世致用的雄心壯志,上疏貶官事件後,湯顯祖下定決心告別官場,將滿腔報國熱情投注於戲曲創作之中。

重情重義的湯顯祖始終將“情”與“志”緊密相聯,並指出“萬物之情各有其志”,很早就開始嘗試以言情主題爲核心開展戲曲創作。而湯顯祖與好友之間“夢生於情”、“情生於適”的友情互動帶給了他特別的感情體會,最終促使湯顯祖走上“因情成夢、因夢成戲”的創作之路。

萬曆二十八年(1598年),湯顯祖辭官,回到家鄉江西臨川縣的鄉村閒居。這一年他49歲。他在生活中耳聞目儲了一些青年男女的愛情遭遇,這些經歷激起了他的創作感情。回鄉不久,他就開始了《牡丹亭還魂記》的寫作。 《牡丹亭還魂記》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改編而成。

上海崑劇團《牡丹亭》劇照

《牡丹亭》描寫了杜麗娘因夢生情,傷情而死,人鬼相戀,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癡情。

杜寶黃堂,生麗娘小姐,愛踏春陽。

感夢書生折柳,竟爲情傷。

寫真留記,葬梅花道院淒涼。

三年上,有夢梅柳子,於此赴高唐。

果爾回生定配,赴臨安取試,寇起淮揚。

正把杜公圍困,小姐驚惶,

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惱平章。

風流況,施行正苦,報中狀元郎。

牡丹亭夢影雙描畫,

普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有誰勝似她……

數百年來,沒有停止過有人將這段美麗的傳奇編成故事,寫成曲文,流轉傳播。

杜陵寒食草青青,羯鼓聲高衆樂停。更恨香魂不相遇,春腸遙斷牡丹亭。千愁萬恨過花時,人去人來酒一卮。唱盡新詞歡不見,數聲啼鳥上花枝。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