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也曾跟着好聽的女聲唱“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長大後發現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要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彷彿每個人都期待着離開與冒險,以期擁有片刻自由。

60年前,一本《在路上》使傑克·凱魯亞克成爲“垮掉的一代”代言人,書中主角們在美國大陸穿行,體會着生命本身帶來的歡樂和痛苦。而在《在路上》出版前20多年,來自英國鄉村科茨沃爾德的19歲少年洛瑞·李,已經揹着他的小提琴,穿越了整個西班牙。

時間是6月初的清晨,喫完母親做的早飯,洛瑞·李背起簡單的行囊——小帳篷、毯子、小提琴、一套衣服、一罐糖漿餅乾和一些奶酪,離開了他的故鄉。這個戰後仍如桃花源一般的地方,洛瑞在“自傳三部曲”第一部《蘿西與蘋果酒》中已經回憶過,童年的鄉村生活、優美的田園風光、淳樸的鄉間情感,即使不安、即使不捨,長大後終是要告別了。《當我在一個仲夏清晨出走》(即“自傳三部曲”第二部)的故事就從洛瑞離開家的那天開始,記錄了他離家兩年的生活經歷,以下是過來人洛瑞·李爲我們帶來的“窮遊攻略”。

確定目的地。與其漫無目的、不分東西地行走,不如先確定一個大方向,朝目的地前進的過程則是隨機的。洛瑞·李決定去倫敦,一路上經過了南安普頓、戈斯波特、利特爾漢普頓、沃辛等地,最後回到前往倫敦的大路上。走走停停,難免乏累,但一回到大路,他便忘記了一切壓力,“身體燃燒着神奇的燃料,所以像是在溫暖的空氣裏滑行,腳離開地面大概一英尺,自然地追隨着某種直覺。就連襲來的一陣疲憊,也有着飽滿的質感,而睡眠則如油一般,是輕柔而深沉的。”

及時離開。在倫敦當了一年建築工人後,倫敦已經不再神祕、令人嚮往了,洛瑞意識到他一旦失去了這個工作,便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他喜歡的地方。而他選擇西班牙的理由也很“隨意”:他不知從哪兒學來一句西班牙短語,意思是“你能給我一杯水嗎?”心裏想着也許這句話就能謀生了,他乘上了開往西班牙的船。

洛瑞·李在西班牙的出走路線圖

©Mike Hall

能活下去。洛瑞心愛的小提琴並不是擺設,而是他的謀生工具,他多次在大街上演出以獲得購買食物的費用。

調節心態。一個人旅行是什麼感覺?消除最初的不安,剩下的就是自由。當了四年辦公室學徒的洛瑞,終於品嚐到了工作日不必工作的自由,單是看着牧羊人放牧、追逐野貓、花一個小時燒山泉水煮茶喝,就已經是一種奢侈的快樂。但“窮遊”,意味着喫不好睡不好,村莊城市還有旅店,走在郊外或山間,就只能席地而睡,天氣也不可預料。洛瑞的描述中卻很少出現旅途中的艱難,或許這段經歷實在太難得、太珍貴,多年以後他回憶起在西班牙入睡的第一個夜晚——睡在六張全是男人和跳蚤的稻草牀上——依然覺得從那時起,“之後的日子裏有陽光和陰影源源不斷地流過,還有飢餓和乾渴,疲勞和睡眠,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被那個酷熱的西班牙夏天熔鑄成一團斑斕的色彩。”

維戈,託羅,巴亞多利德市政廳,塞戈維亞

©Mike Hall

體會善意。在不同的城市週轉,洛瑞將本書的很大篇幅都給了在當地與他相遇的人。剛進入西班牙,語言不通但用笑容與寬容讓他覺得賓至如歸的旅店老闆;在馬德里街頭,獨自演奏的洛瑞,會收到人們從商店走出來順手給的一個蘋果或者婦女們包好的禮物;在馬拉加,小提琴突然散了架,旅館裏的朋友們盡其所能幫助洛瑞……

托萊多,塞維利亞,阿爾赫拉西斯港,阿爾姆尼卡的海灘

©Mike Hall

一年的旅程最終因爲西班牙內戰爆發而結束,擁有詩人敏銳之心與幽默感的洛瑞·李,爲我們描繪了閃光的雨、絢麗奪目的晚霞、田野裏散發着奇異光彩的人,逃離城市的擁擠和不堪,他帶領我們見識了一個詩意又熱情的西班牙。而這次旅行也許真的改變了洛瑞·李的人生,在被英國驅逐艦接回家鄉後不久,他又一次“出走”了,目的地依然是西班牙,他在暴風雪中獨自穿越了比利牛斯山脈,加入了西班牙內戰,“自傳三部曲”才終於完整。

或許我們總要“出走”、成長、自食其力,遇到奇奇怪怪的人,不斷告別,但"沒有什麼可以阻止我,我將身無分文、自由自在,就這樣收拾行裝離開。"

簡介:1934年,一個明媚的仲夏清晨,洛瑞·李隻身離開了英格蘭的故鄉。他19歲,仍然十分稚嫩,但堅信未來的好運。帶着一把小提琴、一個行囊,他徒步去看海,前往倫敦打拼,因一句短語遠航至西班牙。海一程,山一程,浪漫驚奇之旅亦是生命的蛻變之行。然而,西班牙內戰的硝煙卻打斷了這一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