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电动车穿梭的身影,电动车已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然而,电动车火灾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正在逐年递增。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共接报因电动车引发的火灾1万余起,较前5年增长33.3%;2013年以来,全国因电动车火灾死亡233人。

  2017年12月,公安部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进一步加强电动车停放充电引发的火灾防范工作。从今年5月开始至年底,国务院安委办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期间因电动车引发火灾将进行责任倒查。近日,我州出台《黔西南州电动车存放充电库(棚)建设指导意见》,将在全州范围内推行电动车停放充电库(棚)建设工作。

  “飞线充电”楼道充电

  火灾隐患大量存在

  在兴义市米厂路一小区内,记者看到有住户从三四楼,甚至五楼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一些插座裸露在空中。

  “小区内没有充电的地方,我们都是这么充电的。”该小区一位住户说,一些住户充好电后会将线收回家中,一些住户为了省事则任其悬挂着,下雨了就用塑料袋将插座包起来。“看着危险,但也没办法。”

  “这样私拉电线充电的现象,在兴义普遍存在。”兴义市消防大队参谋高翔介绍说,尤其是在一些老旧小区,没有地下停车场,也没有物管公司进行管理,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更有住户将电动车停放在楼梯间充电。

  “此外,自建民房居住区的问题更为严重。”高翔说,自建房屋多为四层左右,房主将部分楼层出租,变成了群租房,一栋楼里住户较多,电动车数量也随之增加,一些房屋内甚至有五六辆电动车在充电。而由于人员结构较为复杂,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

  记者在兴义市丰源市场、兴达市场等地看到,电动车、摩托车随意停放,一些商户直接在人行道上给电动车充电。

  “事实上,从全州的情况来看,电动车‘飞线充电’、楼道充电等火灾隐患点仍大量存在。”据州消防支队监督指导科副科长张闻洋介绍,今年6月至7月,州消安委牵头对全州595个居民住宅小区进行摸排,仅有41个居民区安装电动车充电桩,占总数的6.9%。“相对来说,一些新建小区的管理较为规范。”

  5月23日,兴义市吉利小区一辆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起火,三辆车被烧成骨架 高 翔 摄

  八成以上火灾因充电引发

  逃生通道变“死亡杀手”

  “电动车不规范地充电,严重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张闻洋说,拉“飞线”充电所需电线较长,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电线是没有国家“3C”认证的。电动车充电功率较大,电线过长容易造成电线过载,电压不稳定,加之电动车质量参差不齐,容易引发电瓶起火。而电动车车体大部分为易燃可燃材料,一旦起火,燃烧速度非常快。

  电动车燃烧实验证明,一旦电动车燃烧起来,毒烟以每秒1米的速度快速向上,所以1楼电动车着火很快会导致整幢楼陷入毒烟密布的状态,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数据显示,有80%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而电动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90%是因将其置于门厅或过道。

  “楼道本来是人们的逃生通道,毒烟却让其变成了‘死亡杀手’。”张闻洋说,就救援经验来看,大多数死亡都发生在楼道。“所以,也提醒广大群众,发生火灾时,切勿盲目开门逃生。”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我州发生了近30起电动车火灾,其中大多数是不规范充电所致。2018年春节期间,在兴义市碧云社区一小区内,一辆电动车在楼梯间充电时起火,1至6楼的电表全部烧毁,楼道被烟气熏得漆黑,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电动车火灾致人死亡的案例触目惊心。

  2015年1月14日,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一住宅楼电动车起火,造成8人死亡;2016年8月29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马鞍山社区发生一起因电动车充电导致的火灾,造成7人死亡;2017年9月25日,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一群租房因电动车电气线路短路故障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2017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发生一起电动车起火事故,造成5人死亡......

  兴义市印象兴义小区电动车停车棚 记者 陈茜茜 摄

  建停放车库

  扫码充电更安全

  为有效防范和消除我州大型城市综合体、居民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隐患,消防、住建、综执等相关部门将联合,在全州范围内推行电动车“集中停放、集中充电、集中管理”。即集中建设居民住宅区电动车库(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并与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在电动车棚内规划配建具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等功能的充电设施,电气设备和线路铺设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遏制在居民住宅的楼梯间、楼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地下室等区域违规停放电动车及充电行为。

  今年年底前,兴义50%的现有住宅小区、其余县(市、新区)100%的现有住宅小区,将完成电动车停放充电的车库(棚)建设。2019年年底前,全州现有住宅小区须全部完成相关车库(棚)的建设。对停车困难的小区,近期可结合路内临时停车泊位和公共停车场,建设分时共享的充电车库(棚)。

  对新建住宅小区,将同步规划电动车集中停放场所和充电设施,项目投入使用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

  张闻洋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消防联合相关部门在全州推广应用智能充电设备,用户通过扫码的方式支付充电费用,充电过程中,如果发生电压不稳定等情况,将会自动断电。此外,设备厂家购买了保险,一旦电动车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将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目前,在我州一些住宅小区、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等,共安装了500多座智能充电设备,近5000个充电插座,其中兴义安装了近300座。

  兴义市印象兴义小区电动车停车棚可扫描充电 记者 陈茜茜 摄

  防患于未“燃”

  安全意识是关键

  “我们在积极推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过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在张闻洋看来,要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基础设施是前提,而人们的安全意识是关键。

  在兴义市蓝天花园小区,为方便住户充电,设置了相应的电动车停放区域,花一元钱即可充电3小时。然而,即使有这样便利的投币充电设备,小区内“飞线充电”的现象屡禁不止。“这样充电,车就停在我家楼下,节约时间。”一位住户说,如果到指定的地方充电,比较麻烦。

  同样的,兴义市花月小区内规划了电动车停车棚,也配建了智能充电设备,但小区内私拉电线充电的行为时有发生。有住户称,是因为充电设备不够用,也有住户坦言是为了少走一段路。

  记者留意到,在兴义多个小区内均张贴有电动车消防安全提示,但对于安全提示上的内容,一些物管人员及小区住户表示,自己并没有认真阅读过。

  “在很多人看来,火灾的发生属于小概率事件,心存侥幸。但消防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燃’,重点在防。”张闻洋介绍说,今年以来,消防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宣传工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培训等,不断加强电动车停放充电引发火灾的防范常识宣传和典型火灾案例警示教育,引导群众按要求停放电动车和为电动车充电。与此同时,消防联合住建、综执等相关部门开展不定期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说服教育。“希望广大群众重视消防安全,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人员提醒,广大群众可通过“96119”投诉热线,或通过“贵州黔西南消防支队”微信公众号留言,对身边电动车隐患进行举报。(黔西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茜茜)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江江 彤彤 姝姝

  本期审稿:然然

  值班总编:许新晓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