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故事,是上次《麻栗坡之春》的续集。”康复中心的蒋继杨主任一讲这个细节,声音就哽咽,“被人信任与需要、能为他们的人生做点积极的改变,我想,我这辈子值得了。

这个故事,是上次《麻栗坡之春》的续集。图文讲述,从一位坚强可爱的小女孩开始······

图片中的小女孩,刚满5岁。2岁时,一辆农用货车把她卷进车轮。万幸的是,她保住了命;不幸的是,因为皮肤和骨头的反复感染,使她的腿反复截肢。小小的她,在经过多次手术后,保住了右大腿的上半部分。

我在云南省红十字会假肢康复中心见到她的时候,她正戴着假肢对着大镜子练习甩腿。

我特别想抱抱她。但我一时间手足无措。

在她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我轻轻的告诉她:练习时一定要看镜子,这样才知道自己是否站直了,脊柱不弯,以后是可以穿裙子跳舞的。

小女孩坚定的点点头,对我笑了。

我问她,愿意和我握握手吗?小女孩毫不迟疑的把小手递给我!

最纯洁的信任

—— 我对小女孩的感激,无法用语言形容

这样的故事

每天

都在云南省红十字会假肢康复中心发生:

这是康复中心曾经救助过的一位男孩子,他的最大愿望就是“和别的同学一样”。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做到了。

在治疗过程中,为了不耽误他的学习,康复中心的医师还肩负起他的文化课辅导老师。

小男孩是欢天喜地离开康复中心的,“我要赶紧回学校去,让同学们看看和他们一样的我”。

“离开时,他突然向所有人严肃的敬了一个少先队礼!”康复中心的蒋继杨主任一讲这个细节,声音就哽咽,“被人信任与需要、能为他们的人生做点积极的改变,我想,我这辈子值得了。

与这四位患者不期而遇,等于一瞬间直视了生命的不易和生活的残酷。和另外三位不同的是,左边第一位是双大腿截肢。很多人都会把概念停留在“没有腿”的焦点上,但事实上,真正严重影响生活和生产劳动的核心,是没有“关节”。

这是老百姓自己做的假肢,象踩高跷一样的简单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身体的重心、关节的活动度、肉体与假肢的接触部分等等,每一个细节,都是心酸与残酷的实践。

膝关节

脚后跟

废旧轮胎做成的套筒

这张照片刷新了我的认知——这是关节锁!

不需要关节弯曲活动的时候,如果关节发生了任何的弯曲活动,人是会重重摔跤的。我们的思维是“突然摔跤非常疼,他们再摔倒会二次伤害”。但其实,他们的思维是“我摔倒了不要紧,我背着的包谷滚一地才是麻烦大啦”。

这是康复中心制作的特殊的“可拆换小足脚掌”,其材质和作用是满足云南坡地水田劳动。简单说,就是避免劳动时拖泥带水。

这是正常足脚掌。外观上看不出来,但脚后跟是可以活动的,有隐藏关节。

这是康复中心配发的鞋子,质量一流,同样免费。我们的思维是“有各种各样漂亮的鞋子”;他们的思维是“终于可以有脚来穿鞋子了”。

这是康复中心的技师,领着最公益的工资,每一刀细致都在呵护使用者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蒋继杨老师的手是指着一面大镜子,他告诉使用者一定要看着镜子走。这是假肢使用在调试过程中的第一前提,即身体第一重心。

这是练习身体的第二种重心:上坡、下坡

上楼、下楼,无论多少次,康复技师都一直陪伴着。一趟,一上午,一天,每一天,每一年,十几年······

练习平衡、沙地、山地、石地的模拟环境

练习负重劳动

准备练习负重模拟环境

这是从康复中心走出去自食其力、勤劳致富的又一人。我们的思维是“祝福他们越来越好”;他们的思维是“劳动的权利和做人的尊严”。

这不是别人的故事

这不是只讲述“他们”

所有的免费都来自社会

所有的奇迹都是点滴爱心的奉献

我们的世界

相互支撑

《支教地理·有声杂志》

云南广播电台FM99香格里拉之声栏目合作单位

我们致力于科学和文化的传播!

我们提倡力所能及的志愿精神!

我们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的共建!

官方网站www.zjdl8.com

QQ1号平台:2790891316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76427937

独家代理运营:云南瑾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33-888-5059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