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孝昌縣鄒崗鎮污水處理廠正在抓緊建設中。目前,進入設備安裝。

這確實是一塊短板——2017年之前,孝感市城區外的鄉鎮場辦聚集人口100萬以上,每年排放生活污水7000萬噸以上,但僅建成5座生活污水處理廠,嚴重影響鄉鎮生態環境治理。

短板已明,如何來補?

8月31日,漢川市分水鎮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已完成,工人們在忙着建設配套設施。

高層級指揮 全覆蓋推進

2018年,孝感市政府成立“四個三重大生態建設工程”指揮部,下設鄉鎮污水治理指揮部,統籌協調污水治理工作,將鄉鎮污水治理列入38項重點工作,由“四大家”領導領銜督辦,制定了《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實施方案》,並納入市政府“五化管理”平臺進行督辦管理。

一年多以來,孝感市政府先後召開合作推介會、現場推進會、督辦工作會等,市長吳海濤、副市長葉華多次實地調研鄉鎮污水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新建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89座,覆蓋所有鄉鎮。項目建成後,全市鄉鎮污水處理達到每天30萬噸以上能力,污水處理率超過80% ;主幹管網達到1100公里,同時完善所有入戶管網,管網普及率大於90%,生活污水收集率大於80%;原有的5座污水處理廠中,有3座將同步安排提標升級和配套管網完善;每個縣市區安排新建改造一個污泥規範處置中心,在污水廠初步對污泥幹化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處理,確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9月7日,孝南區肖港鎮污水處理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建成。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即將投入使用試運行。屆時,可解決肖港鎮區、漢十工業園區、天紫旅遊景區近3萬人口的污水處理問題。

系統性謀劃 高標準設計

爲科學確定污水處理廠規模、管網長度、工藝選擇等,項目推進前期,各縣市區組織深入調查、科學研判,對建設運營模式、可行性研究、PPP實施方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重要決策,堅持諮詢機構研究、專家論證、集體決策等程序,確保項目高質量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按照目前的設計施工方案,全市新建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全部採用國內外成熟工藝技術,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指標;全市鄉鎮污水收集一步到位,新建改造雨污分流管網;確保污泥規範處置,確保項目運行實時監控管理,防止污水不經處理排放。

9月12日,應城市東馬坊污水處理廠項目負責人巡查投入試運行的設備運轉情況。

快速度建設 嚴要求督辦

爲統一協調,直接以縣市區爲實施主體,實現廠網一體、建運一體,大大加快了工作步伐。對於關鍵節點工程,各地對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項目採購、施工圖設計、工程施工等重要節點都作出科學安排,並將責任落實到單位、到人員,明確目標、任務、時間等,保證了項目順利實施。

截至目前,新建污水處理廠已試運行12座,通水調試6座,正在進行設備安裝29座,37座主體施工基本完工,即將進行設備安裝,尚有5座完成基礎施工進入主體施工。按要求,可實現2018年底所有新建污水處理廠基本試運行。

在建設過程中,孝感市政府與縣市區、縣市區與鄉鎮及相關部門簽訂責任狀,明確項目實施責任主體、工作要求、時間節點和責任承擔,對項目實施不力的,政府採取約談問責。

本文圖片由《孝感日報》晏美華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峯 通訊員 虞宇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