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他们一个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大清皇帝,一个是仰之鼻息、食其俸禄的小统领。事事无常,瞬息万变,未及几年,二人的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一跃成为手握重兵、权倾四野的风云人物,一个却失去江山、仅剩下一个“末代皇帝”的空头衔。他们就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和末代皇帝溥仪。本应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却演绎了一段你来我往、相互利用的历史短剧。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在张作霖接受清廷招抚之后,便以清廷的忠实子民自居,先是剿胡匪,后是剿蒙匪,出生入死换取了清统治者的奖赏与重用。由此也有了他与刚刚登基的小皇帝溥仪的初次接轨。小皇帝溥仪赏赐张作霖顶戴花翎,并以总兵记名,擢升为洮南镇守使。此外,溥仪还赏赐给张作霖龙袍一件,可见对其的肯定与重视。辛亥革命之际,张作霖果断决策,保卫清廷,镇压革命。这一举动让溥仪再次对这位忠实护主的勇士进行破格升赏,任命他为“关外练兵大臣”,并再次赏戴花翎。张作霖感受到了这位皇帝对他的欣赏,马上以“社稷之臣”的身份,给当时任内阁总理的袁世凯拍电,表示要武装勤王。但张作霖的出兵并不能挽腐朽的清廷于倾倒,历史的车轮很快便进入了民国时期,溥仪终究是退位了。但是很多清室遗民不忍清廷走向终结,因此一直积极地进行复辟活动。当 张勋于1917年6月7日,以 13省军事同盟盟主身份,率“辫子军”北上,敲响了复辟的锣鼓,并于7月1日拥立溥仪为帝,重登宝座。但是这场复辟活动中,张作霖并没有挺身相助,只是一个在旁侧观望的态度。直到溥仪重新登基,张作霖才重回紫禁城并被封为奉天巡抚。但好景不长,这一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复辟丑剧上演后,立即引起全国的一片声讨。很快,张作霖被提升为东三省总督并火速进京勤王。但这个时候的张作霖怎会前去救驾,审时度势的他立马前去晋谒段祺瑞,并表示随时听候总统吩咐。就这样,张作霖摇身一变,又成了反对复辟的“进步人士”,并向着他东北王的宝座更近了一步。

但是这一次的复辟失败并没有让溥仪停止动作,他依然在众多的军阀中物色他的支持者,首先他就选中了张作霖。对徒有虚名的溥仪抛来的橄榄枝,此时已登上东北王宝座的张作霖并没有无动于衷。他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宣统皇帝虽然只剩下一个空名了,但其在满蒙地区仍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可以借助他“宣统皇帝”的名号增加自己统治上的光彩,为进一步夺取满蒙造势。就这样,两个各有所图的人开始了若即若离的交往。但正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人的交往很快就被大家知晓,坊间一度传闻清朝的君主制度将重新建立,而此次发起重建君主制的是张作霖将军。就这样,看到了希望的溥仪更是加紧了与张作霖的来往。面对外界的传闻,张作霖是置若罔闻,依然充当溥仪的“保护神”。但在直奉战胜之后,紫禁城内得知张作霖马上要进京给“圣上请安”,紫禁城内沸腾了。结果是事务繁忙的张作霖并没有觐见溥仪。

但是该利用还得利用。在复辟之说渐渐平息之后,张作霖还是不会拒绝与溥仪的往来的。而溥仪也仍将其视为重登帝位的希望所在,两人之间来往不断。1922年3月,张作霖做寿,溥仪特备两份厚礼送去。第一份是寿幛一轴、如意一柄、第二份是墨两匣、砚两方、宣统五彩瓷盘两件、三镶玉如意一柄、库缎衣料四件。1922年12月1日,溥仪与婉容举行“大婚”盛典,张作霖马上派人送去大洋一万元“恭贺新禧”。1923年初,张作霖嫁女,溥仪差人备了两份厚礼:一份是给“张巡阅使”的,三镶白玉如意成匣,大卷绮霞缎八端,绿绣喜字中堂成轴,绿绣红缎喜联成对;另一份给新娘的是:细绣喜字中堂一轴,细绣喜对一副,化妆品两匣,衣料八件。到了3月28日张作霖生辰,溥仪又送了一份大礼,并命人在大红礼单上写道:张总司令2月12日生辰,宣统皇帝致赠:福寿条一件、寿画一轴、如意一柄、五彩瓷瓶一对、洋烟一匣、衣料四件。随着奉军实力大增,溥仪感到张作霖已有雄霸关内的实力,乃于1924年张作霖寿辰之际,花了血本送了重礼:无量寿佛一尊、三镶玉如意一柄、五彩九桃瓶一对、五彩双象耳瓶一对、五彩小瓷盘一对、青玉大吉葫芦小插屏一对、打簧洋钟一对、洋烟一匣、红雕漆圆盒一对、绮霞缎衣料八端。此外,溥仪还于一星期后补送“万古英风”匾额一面,并福寿字及古玩等多件。数量之多、礼品之贵重,在溥仪的“送礼史”上恐怕也属罕见。

等到了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溥仪撵出紫禁城,并把他软禁在醇王府内。得知此消息的张作霖很是愤怒,并马上进行斡旋。后来在一次密谈中,张作霖承诺将设法“帮助皇上并挽回残局”,恢复皇帝的特权。但要特别小心,不要因此“引起共和派猜疑”,以免复辟君主制度之嫌。这让溥仪大为兴奋,可是很快他意识到张作霖不过是“空言示好”,并无实际举动。于是,溥仪前往日本使馆,这就是所谓的“真龙启飞”事件。得知溥仪出走的消息,张作霖大发雷霆:我已经主动向你示好,并承诺对你予以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你悄悄跑到日本领事馆,这不是信不过我张作霖吗?他厉声质问溥仪身边的人:“只要我张作霖在北京,难道还会在醇亲王府发生损害皇帝的事情吗?”

直到1925年2月之后,溥仪转居天津,住进日本租界地内的张园。从此,天津的张园,成为保皇复辟派的老窝。那个时候正值奉系打败曹、吴占据天津,是奉系的鼎盛时期。志得意满的张作霖再次联系溥仪,以示友好;还通过荣源(溥仪的岳父)给溥仪送了十万元钱,以解其经济拮据之苦,同时提出希望能在行馆里和溥仪见上一面。这一提议却遭到迂腐的清廷遗老们的坚决反对:至高无上的皇帝那有屈尊去见一个民国将领之理?没想到张作霖锲而不舍,第二天派阎泽溥亲自登门约请,并说张作霖正在住所等着他呢。溥仪力排众议,趁天黑之际前往曹家花园密见张作霖。来到曹家花园,溥仪正往里走之际,身着便装的张作霖便快步迎了上来。虽然两人素未谋面,但溥仪马上认出了他。正在溥仪为用什么样的仪式对待这个民国大人物而犯难的时候,张作霖却毫不迟疑地走到小皇帝的面前,趴在地上就磕了一个响头,毕恭毕敬地问道:“皇上好”!溥仪做梦也没想到张作霖能给他磕头,受宠若惊之余,赶紧弯腰扶起张作霖,连说:“上将军好!”两声不协调的问候,道出了当时的滑稽。可以说两个人之间的交往是很有意思的。不过,张作霖毕竟对溥仪是有过帮助的,因而皇姑屯事件张作霖殒命身亡后,溥仪还特意派人送去“御笔挽幛”,以尽悼念之意。

在国家大事面前,寸土不让的老帅张作霖面对外敌的态度远区别于他的后代,也使得东三省没有过早的沦陷。老话说投资不过山海关,不过这早已成为过去,尤其是作为东北三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沈阳更是首当其冲,房价正在良性的稳步发展,此时入手一套学府雅宅的美的瀚悦府何乐而不为?

部分内容转载自经典传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