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言語理解與表達這個專項中,我們會發現把握文段的主旨觀點是解決很多題型的關鍵。主旨觀點題更是直接考查我們對整個文段的理解概括能力;其次如承接敘述題,需要我們在把握已給文段的主旨後,去選擇接下來可能論述的話題,並和文段保持主題一致;再如語句銜接題,我們所填的句子也要符合整個文段的主旨,並和文段保持主題一致。可見,把握好文段的主旨,去選擇主題一致的選項也就爲我們打開了解決片段閱讀的一扇窗。今天,中公教育專家帶大家來學習“看主旨,抓主題”在承接敘述題、語句銜接題中具體是如何運用的。

“看主旨,抓主題”也就是在承接敘述題和語句銜接題中,我們所要選擇的選項要符合文段的主旨,並和文段所圍繞的論述對象保持主題一致。那麼主題如何快速抓取呢?一是文段的高頻詞,二是關鍵句的論述對象。其實,我們在做題的時候,僅憑出現頻率高的詞彙很難去認爲它就是中心論述對象,如在有些文段中採取的是總分或分總的行文脈絡,高頻詞很可能只是舉例論證中的論述對象。因此,我們還是要重點把握文段的行文脈絡,在關鍵句中去尋找出主題詞,再來分析選項。下面我們通過兩個例題來加深理解:

【例1】中國的古代城市都有城牆嗎?在人們以往的印象中,古代的城市似乎必然有城牆,尤其是都城,高聳的城牆彰示着皇權的至高無上,城牆的失守往往意味着帝國的末日。明清北京城、元大都、北宋汴梁城、隋唐長安城與東都洛陽城……這些城內的裏坊格局,外圍的高大城郭,構成了帝國都城最鮮明的物化表徵。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有可能講的是:

A.帝國都城的發展演變

B.古代都城城牆的作用

C.皇權與城市格局的關係

D.沒有城牆的中國古代城市

【中公解析】通過提問方式我們會發現這是一道承接敘述題。文段第一句話提出疑問“中國的古代城市都有城牆嗎?”第二、三句話作者用“在人們的印象中認爲似乎必然有城牆”來質疑。因此文段圍繞的是“古代城市與城牆”這個主題來論述,在後文所論述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主題一致,闡述作者認爲古代城市不一定都有城牆。因此,只有D選項符合文段的主題一致。

【例2】食品安全謠言爲何屢禁不止?有專家認爲,__________________。在信息時代,與製造謠言相比,分辨謠言往往需要公衆具備很多科學常識和社會知識。這些謠言利用公衆對自身健康安全特別關注的心理,促使一些人抱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來傳播這類信息。同時,一些人故意抹黑、造謠生事。當然,食品安全謠言之所以長期存在,和公衆對我國食品安全狀況存在焦慮,對食品監管體系信心不足也有關係。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A信息爆炸造成的認知鴻溝是重要原因

B.根本原因在於互聯網、新媒體快速發展,使得造謠生事的門檻相對較低

C.公衆的科學素養偏低是關鍵原因

D.原因之一是當前公衆對自身健康過於關注

【中公解析】通過提問方式我們會發現這是一道語句銜接題。空缺處的句子位於段中,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第一句話提出問題,空缺處由“有專家認爲”來回答問題,後文此進行具體的解釋說明,圍繞“信息”這一主題展開論述,並通過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即分辨謠言很困難、有人故意造謠、以及公衆存在焦慮,信心不足,也就是造成了認知鴻溝。因此,只有A選項是對後文具體解釋說明主旨的概括。

無論是文段分析還是選項分析,我們在做題時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只要我們能夠把握文段的主旨,去分析選項,選擇出和文段保持主題一致的選項,這對我們主旨觀點題、承接敘述題、語句銜接題是大有裨益的。中公教育希望大家都能活學活用,提升自己的做題效率。

2019浙江國

省考招警2羣 532292107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