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重要的智庫成果,皮書在中國發展超過20年。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皮書系列中,藍皮書作爲第三方智庫報告,發表對現實或未來經濟社會調查與研究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和讚譽。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記錄見證廣元經濟社會發展與進步的44萬字《廣元藍皮書》於2018年11月22日正式面世。至此,廣元成爲全國地市州中第8個、四川省首個編撰出版經濟社會綜合性年度研究報告的市。

2018年,於廣元來說意義非凡。

在恰逢改革開放40週年的重大節點上,廣元迎來了建市33週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後重建10週年,經濟社會日新月異,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生態建設、改革創新等方面工作走在了全國、全省前列,其經驗、特點等都需要在理論上得到進一步總結、昇華和推廣。

面對這一新情況,市委、市政府決定啓動《廣元藍皮書》項目,通過編撰出版《廣元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報告》,以提升廣元在全省、全國、全世界的知名度。

層層重視“項目化”推進藍皮書編撰出版

2017年8月,《廣元藍皮書》項目相繼獲市委書記王菲,市委副書記、市長鄒自景籤批。隨後,《廣元藍皮書》項目工作方案報送到市委市政府,正式立項。

早在2017年2月,市委宣傳部便成立《廣元藍皮書》項目前期工作論證組,由市社科聯牽頭,對內積極展開《廣元藍皮書》項目的可行性調查分析;對外主動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就《廣元藍皮書》編撰出版事宜進行溝通商討,並很快取得了支持。

但於廣元來說,編撰出版《廣元藍皮書》並不簡單。因爲作爲第三方智庫報告的《廣元藍皮書》不同於政府工作報告和經驗總結,而此前我市完全沒有編撰出版藍皮書方面的經驗……

爲此,王菲在籤批中要求,“要努力提高質量,爲提升廣元知名度和影響力作貢獻”,鄒自景對報告內容和質量提出了具體要求。

不僅如此,王菲還帶頭撰寫《廣元藍皮書》的總報告《廣元經濟社會發展報告——加快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思考和建議》,對我市搶抓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等系列重大機遇,落實省委“一干多支”發展戰略,全面深入推進“三個一、三個三”興廣戰略,決戰決勝整體連片貧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加快建設川陝甘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東出橋頭堡進行梳理總結。

今年6月14日,副市長、《廣元藍皮書》編委會副主任吳桂華在首屆廣元藍皮書研修班開班上作動員講話時指出,承擔課題任務的同志,要理論結合實際,把握好“度”,定好“調”,突出廣元特色,爲“三個一、三個三”興廣戰略提供智力支撐。

上行引下效,讓《廣元藍皮書》編撰出版工作得以快速推進。

2017年12月,《廣元藍皮書》形成結構框架初步方案;

2018年1月,《廣元藍皮書》項目工作會議初步確定課題內容;

2018年2月,市委宣傳部下發《關於做好2018年廣元藍皮書相關課題編撰工作的通知》, 各課題組按照工作任務進行了分配落實,標誌着《廣元藍皮書》進入了調研、編撰實施階段;

……

一年多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縣區、市級30多個部門組成的160多名《廣元藍皮書》課題組成員,通過一次次調研、一次次討論,將收集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轉化爲一篇篇彰顯“廣元經驗”“廣元方案”“廣元實踐”的課題成果。

從善如流,兼收幷蓄。

2018年9月19日,《廣元藍皮書》最後確定篇目爲37篇,分總報告、綜合篇、經濟篇、社會篇、文旅篇、生態篇、脫貧篇七個部分,總結分析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文化繁榮、生態和諧的良好局面。

市委副書記、《廣元藍皮書》主編馮磊在全書進行修改審定後說,推出《廣元藍皮書》,不僅僅是向更廣範圍介紹廣元、宣傳廣元,更重要的是爲廣元搭建智庫平臺、建設智庫隊伍,並通過《廣元藍皮書》,爲廣元培養社科人才,講好廣元故事,展示更美廣元。

招“商”引“智”開啓院地合作新模式

在《廣元藍皮書》課題組中流傳着這樣一句話:編撰《廣元藍皮書》的過程就是招“商”引“智”的過程!

的確,《廣元藍皮書》從策劃到撰寫,從編輯到出版,都離不開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學者的關心呵護。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汪同三不但到我市開展專題調研和輔導,還在爲《廣元藍皮書》作的序中寫到:“《廣元藍皮書》作爲廣元首個經濟社會綜合研究報告,作用重要,意義重大,不僅能爲廣元學術與社會發展實踐的結合提供展示平臺,創新廣元發展路徑,還能爲中國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提供理論依據。”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編審、《廣元藍皮書》主編彭戰直言:《廣元藍皮書》的編寫、出版,開闢了院企合作新模式。“《廣元藍皮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地方創新合作的結晶與成果。”

“通過參與《廣元藍皮書》的編撰,讓我對廣元的發展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彭戰舉例,廣元是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廣元藍皮書》對廣元探索實踐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行了全面梳理和總結,這在全國範圍內應該是第一甚至是唯一的,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

除了汪同三、彭戰,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於法穩、馮鉞等專家學者也對《廣元藍皮書》的編撰出版提出意見建議,並指導撰寫了《廣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廣元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廣元基層社會治理分析報告》。

據統計,《廣元藍皮書》歷時一年多的撰寫編輯過程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先後有2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指導和編輯工作。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從《廣元藍皮書》項目立項前期工作開始,就在我市開展深入調研;課題初稿評審階段,專家3次提出修改意見;初校樣返回後,專家又分3批次審稿把關……

爲了提升《廣元藍皮書》課題組的編撰能力和水平,確保《廣元藍皮書》的高質量,中國社會科學院更是向廣元開啓了“綠色通道”。

2018年6月13至15日,針對《廣元藍皮書》編撰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舉辦了廣元市社科理論人才培訓班暨首屆《廣元藍皮書》研修班,中國社會科學院7位專家來到我市調研和授課,分別就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保等課題領域進行分類輔導。

據悉,中國社科院7位專家同時集中到一個地級市開展培訓,在全省、全國均屬首次。參加培訓的縣區、市級部門優秀社科理論人才和《廣元藍皮書》課題組人員一致認爲:面對面的聆聽中國社科院專家授課,機會難得,受益頗深。

精雕細琢彰顯“廣元優勢”

《廣元藍皮書》成功面世的背後,有一支熱愛哲學社會科學的專家團隊。

從《廣元藍皮書》項目開展前期工作起,牽頭單位市社科聯就把“解決用好人才”作爲編撰出版《廣元藍皮書》的關鍵,充分運用“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積極爲編撰出版《廣元藍皮書》匯聚人才支撐。

針對基礎薄弱又確實缺乏人才的縣區與市級單位,《廣元藍皮書》項目組更是組織專家團隊上門服務,從選題、角度、提煉、結構,研究方法等進行具體輔導。

2017年5月,項目籌備組成立後僅3個月,《廣元藍皮書》項目籌備組便組織6名成員,參加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舉辦的第二期全國皮書高級研修班的培訓學習,專門到溫州藍皮書團隊學習取經,積極爲《廣元藍皮書》編撰工作作鋪墊。之後,市社科聯又加盟中國宏觀經濟聯盟,與《經濟藍皮書》和其他省市藍皮書團隊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係……

從策劃到出版,一路走來,《廣元藍皮書》卓爾不凡。

其中,《廣元藍皮書》項目組攻堅克難,在現有和引進的人才中組織了120多人的作者隊伍。

這裏面,既有清華大學博士後李成保,中國科學院大學管理學博士黃文,法國里昂國立應用科學院工學博士、高級工程師蔡偉,也有廣元市第二批市委市政府直接掌握聯繫高層次人才、剛剛從新聞崗位上退休的付尹……

在《廣元藍皮書》在編撰過程中,僅在課題初稿評審階段,市社科聯便組織作者和編輯就集體改稿3次;初校樣返回後,組織市內專家集中審稿6次;清樣出來後,組織編輯部成員對文稿內容、目錄、腳註、參考文獻特別是圖表數據進行了反覆覈對和修訂,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5次進行校審、修改完善……

在《廣元藍皮書》編撰最爲要緊的時刻,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市委七屆七次全會相繼召開,爲了準確將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市委七屆七次全會精神體現到《廣元藍皮書》中,市社科聯迅速召開《廣元藍皮書》編輯會,對部分內容作調整修改。

“一邊要修改完善書稿,一邊要對接出版社,總覺得一天24小時的時間不夠用。”一時間,《廣元藍皮書》編輯部裏徹夜燈火通明,部分編撰人員忙得不可開交。

精雕細琢出精品。經過六審六校後,2018年11月7日,被譽爲延伸蜀道文明、彰顯自強不息的力量、逐夢大蜀道時代強音的《廣元藍皮書》正式進入排版印刷,於11月22日正式面世、與讀者見面。

看到改革開放40年、建市33年、“5·12”汶川特大地震10週年以來,廣元經濟社會發展變化被真實而客觀的書寫和記錄,編撰者紛紛用樸實的話語表達編撰《廣元藍皮書》的心情:

《廣元藍皮書》副主編付尹說:“《廣元藍皮書》內容全面、亮點紛呈、個性鮮明。”

市財政局課題組成員李紅豔說:“參與編創《廣元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8)》,課題組成員的視野得到了拓寬,學到很多知識。”

《廣元藍皮書》副主編黃文說:“藍皮書將成爲外界瞭解廣元的重要窗口,同時也將爲我們更好地開展工作提供較爲全面的參考”

《廣元藍皮書》副主編蔡偉說:“參與藍皮書編寫,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廣元,熱愛廣元。”

《廣元藍皮書》執行主編彭錦感慨:“廣元藍皮書能夠成功面世,要感謝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重視,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的支持,感謝全體編撰者的堅持和辛勤付出。”

《廣元藍皮書》執行主編向志純認爲:“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廣元藍皮書順利出版,這是我市的重大社科成果。通過編撰《廣元藍皮書》,爲我市搭建了社科智庫平臺,培養了衆多社科理論人才,爲廣元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廣元日報

記者:唐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