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雪技大家談 | 不要等摔傷了纔來學!90%新手都不懂的冷知識!

2018年崇禮開板節,上面這張圖相信已在各雪圈轉發多次。希望這位雪友平安無事。

滑雪屬於高危險極限運動,相信沒有誰是想站着出門躺着回家。

先不論老生常談的避讓尊重量力而滑10大守則等。

這裏重點普及兩個滑雪相關的基礎知識:

定義: 滾落線是指由山頂至山腳下最短的下落軌跡,即一個球體在重力作用下,沿山體作自由下落運動時產生的軌跡。滾落線與梯度線方向相反,與輪廓線垂直。

教學時把學生帶到坡頂後就可以介紹: 捏一個雪球,安全情況下放在坡上滾下山,雪球會在雪地上留下一條滾落痕跡線,這條線就是滾落線(Fall Line)。另實驗時請看好坡緩且下方安全,別扔個小雪球最後滾巨砸到人。。。

爲了方便介紹畫了張草稿圖:

> 滾落線爲什麼重要呢?

首先,雪板就跟雪球一樣會隨着地形也就是滾落線的方向前進,進入滾落線時速度變快,橫切滾落線時速度變慢。所以在雪坡上想停住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把板子橫過來橫切滾落線,如草稿圖裏標記1那樣。

但滾落線並不一定是條垂直到底的直線,而是會隨着地形而變化。這就給了我們評估地形的標準,例如綠道一般都有着平緩且單一的滾落線,如下圖:

雪圖1

很多新手在學滑雪的時候會出現無論怎麼努力都總往一個方向去,或者滑着滑着就跑偏了,這通常就是忽略了滾落線的影響。

以雪圖1爲例,有沒有發現哪裏是要提前避開?

雪圖2

這裏的紅線區域就是要提前避開的地方。開不清的朋友可以放大紅線區域,就會發現裏面是個凹地,其右側的滾落線是向左偏。

在這種地形裏,一旦過了紅線就很難再滑去右邊,不是滑行技術問題,而是雪板會沿着滾落線一直偏左。

同時,如果想停在右側紅線區域的話,那麼板子的方向是要隨滾落線而有所改變來保持橫切。一些新手在剛站起來就不自主的滑出去時,經常就是忽略了地形的滾落線方向已經改變,而原本90度橫切的方向已經有一定偏角,從而沒辦法停在雪道上。

所以新手在學習練習時儘量選擇滾落線唯一的雪道,這樣就能避免因地形而忽左忽右。

其次,滾落線重要的另一個因素是換刃時機。原本換刃節奏好好的,突然就換不過來甚至卡刃摔倒,可能就是因爲不懂滾落線的變化。對初學者來說換刃的時機就是在板子完全進入滾落線(草稿圖標2)的時候,如果地形有變化那麼進入滾落線的時機也應隨之改變,這個時候如果還保持之前的節奏強行換就很可能會卡刃了。

同樣在準備Back Country滑野雪時,根據等高線來判斷滾落線也很重要,這樣規劃路線時能更有效的享受粉雪而不用擔心事後爬山的問題。

另外有的朋友可能遇到過板子橫切滾落線但仍然停不住的情況,這就涉及到:

定義:滑雪者合力方向與其切雪側板底連線的夾角。

平臺夾角=

平臺夾角> 90度, 刃卡不住雪而打滑

注意上圖裏面的紅線是滑雪者對雪板的合力, 靜止站立時與重力相同,滑行時則爲重力與向心力的合力(R):

雖與本題無關但隨便也說一下,刻滑時能否卡住刃並不是由板低與雪面角度決定,更多是要靠反弓來保持平臺夾角小於90度:

職業選手賽前修刃角度的原因之一,同樣上圖B2的情況下,小於90度的側刃也降低了選手的平臺夾角,提高了切刃穩定性。

> 平臺夾角爲什麼重要呢?

滑行碰到突發情況要緊急剎停時,同樣橫切滾落線,保持反弓地橫板推雪比整個人躺雪上更有效率。尤其是雪質硬的麪條雪,速度快又有一定坡度的話整個人躺在雪地上也不一定停的下來。而對新手來說反弓不一定能理解,所以把速度和坡度控制在能力範圍內額外重要。

另外停在一般雪道上橫切滾落線就行:

但如果是在很陡的雪坡,單板一定優先選擇停在前刃上:

很多初學者第一次挑戰陡坡時出現後刃停不住的情況就是上面C2的例子,身體平躺後的平臺夾角超過了90度:

另外在陡坡打滑時,如果後刃立太高還可能會出現雪鞋後腳跟頂到雪而Boot Out, 這樣就會出現左右腳來回晃動而不是整個後刃卡進雪裏減速。

總結來說,單板停在陡坡優先用前刃。滑行摔倒時,先嚐試用後刃剎車,如果坡太陡或者雪面太硬依然停不住,則抬腿用手肘借力轉身換前刃來自救。

Safety > Fun > Achievement

祝大家有個安全愉快併成長的18雪季。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衆號“Sol索爾極限”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