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着保險公司針對特定的消費者需求提供產品,按需和基於使用的保險在該地區越來越受歡迎。例如,就銀保渠道而言,它在壽險中更爲普遍,很少有保險公司提供定製化的產品,這限制了它們增加市場滲透的機會。


保觀 | 聚焦保險創新


在亞太地區,非壽險業的增長速度已然超過壽險。鑑於該地區的宏觀經濟持續增長,金融監管日漸趨嚴,非壽險業的增速近年來雖有所減緩,但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2013年至2018年,亞太地區的財險(P&C)保費以7.5%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同期,壽險保費僅增長4.0%。


亞太地區非壽險業指標


毛承保保費

2018:5640億美元

2013:3920億美元


複合年增長率

2013-2018:7.5%

保險深度

2018:2.1%

2013:1.9%


2020年亞太地區保險行業趨勢展望(非壽險篇)


在一些關鍵市場(尤其是中國)增加外資持股將會支持長期增長。在傳統上由本土企業主導的市場,外國企業的入局將推動越來越高的市場滲透。例如,作爲經濟自由化改革的一部分,緬甸在2019年1月宣佈,外國保險公司可以進入該國基本上尚未開發的保險市場。越南還採取措施,提高保險等行業上市公司的外資持股上限。


保險公司爲了贏得未來,需要做好以下幾點:爲動態風險環境開發正確產品;全面滿足新客戶期望;使用新技術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整個地區擴大規模。它們還必須利用新興的數字平臺來預測和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展望未來:非壽險業的主要趨勢

New Trending


2020年亞太地區保險行業趨勢展望(非壽險篇)


1

擁抱監管變革

新的會計準則和法規代表了一個改善業績的機會


從地方性要求到全球化會計標準,不斷增加的監管仍是亞太地區保險公司高管的首要議程。公司正在採取各種策略來達到合規性。例如,圍繞IFRS 17,出現了根本性的分歧:規模較大的保險公司正在抓住機會,轉變金融和精算職能;而規模較小、資本不足的保險公司 —尤其是在香港等競爭激烈的市場 — 在合規方面付出的努力微乎其微。


保險公司正在權衡他們的選擇。一些公司正計劃將關鍵財務和報告流程轉移成託管服務模式。其他公司則把合併作爲管理合規成本的一種手段。


保險公司還必須超越地方法規,瞭解全球監管變化,特別關注行爲風險和消費者保護標準,如通用數據保護法規(GDPR)。監管問題仍將是重中之重,因爲未來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很可能會變得更大膽、更激進。


2

實現成本效率

技術和區位策略的組合發揮作用

2020年亞太地區保險行業趨勢展望(非壽險篇)


與其它地區的保險公司一樣,亞太地區的保險公司也感受到了削減成本的巨大壓力,這主要是由於利潤率較低、監管成本不斷上升。


分銷開支是首要目標。目前,保險公司正在放大量產以產生利潤,但經濟增長放緩可能使這一戰略難以維持。其他成本優化工作包括改造核心系統和提高生產率。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一直是該地區關注的焦點。


保險公司還在實施區域化共享服務中心,並嵌入直通式處理系統,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處理性能。近年來,全球保險公司在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建立了大型服務中心,以滿足該地區的戰略重點。作爲IT中心和特定功能性專家(例如,精算)的聚集地,這些中心的設計是爲了更有效和更經濟地開發數字和技術能力。


但是,圍繞核心平臺轉換和遺留系統現代化的活動水平仍低於其他地區。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與其它地區成熟市場的遺留系統相比,亞太地區的遺留系統並不老。

2. 分散市場的保險公司根本負擔不起昂貴的轉型計劃。


值得注意的一個例外是:日本和澳大利亞的保險公司比該地區同行更關注平臺轉型。


3

新技術、新數據傳遞價值

試點推動創新

2020年亞太地區保險行業趨勢展望(非壽險篇)


新興技術和顛覆性技術,以及數據量的大幅增長,將在未來幾年對亞太保險業產生重大影響。大數據平臺提供商已經進入這個市場,尤其是在中國大陸。我們有理由相信,更多非傳統的競爭對手將會效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趨勢是非常具有區域性的,一些市場,如香港,就落在了後面。


對數據隱私的不同預期也將影響技術的使用。例如,在日本,消費者和監管機構對數據隱私非常關注,這限制了保險公司和科技公司在產生見解和分享個人建議方面的能力。然而,在中國,消費者似乎不太關心數據隱私,監管機構也採取了不同的方法,這也在數據分析方面催生出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


物聯網、無人機和互聯保險模式的採用大多處於試驗階段,不過少數保險公司已經採取了早期步驟,將解決方案嵌入到它們的產品中。通常,目標是提高客戶參與度和整體體驗,這是保險公司的優先事項。隨着保險公司針對特定的消費者需求提供產品,按需和基於使用的保險在該地區越來越受歡迎。一些市場,如新加坡,更注重提升數字體驗。


與所有這些技術相比,保險公司關心的是吸引合適的人才,並在相關領域擴大他們的使用。如果保險公司想要最大化技術投資回報率,實現數字化轉型,他們必須制定好未來三年所需技能的規劃圖。


4

銷售隊伍數字化

保險公司必須提供消費者期望的全方位體驗

2020年亞太地區保險行業趨勢展望(非壽險篇)


在亞太地區,保險分銷模式和實踐操作存在很大差別。在中國和澳大利亞,消費者直銷(D2C)渠道更爲普遍,中介機構(如經紀商和代理商)正逐漸被數字產品所取代。但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其它市場,中介機構仍佔據主導地位。


與其他地區相比,亞太地區的消費者更容易接受新的平臺和更好的數字工具。但是,平臺和渠道的整合對於想要提供真正全渠道體驗的保險公司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例如,就銀保渠道而言,它在壽險中更爲普遍,很少有保險公司提供定製化的產品,這限制了它們增加市場滲透的機會。


在商業方面,經紀商和其他中介機構與保險公司保持着密切的關係,這要歸功於他們對客戶的廣泛接觸和對市場的充分了解。例如,新加坡的經紀商尋找可以由國內保險公司承保的海外業務。因此,它們有助於增加新的業務量。


在企商保險領域,中小企業(SME)是一個有前途的待開發領域。保險公司必須構建出更簡易的方式,讓這類企業獲得保單並管理其承保範圍。


非壽險/財險公司的必備要素


將數字技術嵌入到價值鏈中:從核心業務問題入手,找出最能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開發敏捷方法,測試新技術,快速擴大成功的實驗;根據不同市場的消費者偏好調整產品和體驗。


評估監管影響並進行相應轉變:識別與合規倡議相關的創新和績效改善機會,例如財務報告和資本要求方面的創新和績效改善機會;減少在其他領域的努力和投資。


在整個業務範圍內設定具體化、可衡量的成本效率目標:比較和對比不同效率選項的成本和收益,如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核心系統轉換、區域服務中心;用整體化指標來全面度量進展。


將分銷策略重新定位爲全渠道化:考慮哪些產品和服務最適合數字渠道,進行試驗並決定向何處擴展;嵌入數字化體驗,提供真正的全渠道主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