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买哥在群里看见这么一个消息:

跟叔是小散们超爱的大V,好买哥记得不少人都是跟着他做投资的,他在小散中的地位,应该不亚于以前的带头大哥。

但是今天,这位带头大哥在微博上公然承认自己破产-----倒在了炒币上。

比特币被血洗!

曾经让人一夜暴富的比特币,现在正在遭遇血洗。

根据美国coinbase报价,11月20日比特币下午已击穿4300美元防线,人民币报价则跌破30000元,24小时内跌幅超过17%。

过去7天,比特币的跌幅超过22%。

自今年初以来,比特币已累计下跌66%。距离2017年12月的高位,不到一年时间,比特币跌去了77%。

2017年,对于炒币的人来说,是多么辉煌的一年。这一年比特币突破2万美元,七年时间,比特币暴涨了400万倍!

曾经站的多高,现在摔的就有多疼。曾经幻想靠比特币发财的人,现在也经历着毁灭性的打击。

有人10万亏的只剩下2000元。相当于亏掉了98%的本金。

某资深玩家,称自己已返贫。

主流比特币惨不忍睹,一些追随的小弟那更是选择死亡。根据统计,在2479个加密货币中,价格在人民币一毛钱以下的有1400个,一分钱以下的有611个。很多“山寨币”、“空气币”价格接近归零,投资者血本无归。

虚拟比特币狂跌,“矿工们”也支持不下去了。

根据报道,连番下跌中的比特币价格已经击穿多个矿机成本价格。国内部分中小型矿场已经无奈将矿机二手转卖清盘。一年前售价高达两万一台的矿机,二手转让价仅为1000多元。

根据多处信息显示,部分小型比特币矿场的矿机废弃之后如小山一般堆在院子里,甚至被人按照废铁的价格称斤来卖。

受比特币持续下跌、以及挖矿厂倒闭影响,部分相关个股下跌。截至周二,芯片股英伟达三天累计跌去20%。

相比现在市场上小散的哀嚎遍野,炒币大佬们却早早离场。

其中“比特币首富”的李笑来9月30日在微博上宣布退出币圈;

8月,多家媒体报道薛蛮子90后“爱徒”朱潘疑似用ZJLT(终极账本)项目割韭菜。随后,朱潘宣告:“永久退出币圈,不会推卸任何责任,对不起,我自始自终,问心无愧!”

1月,火星人许子敬就朋友圈宣布,“火星人回火星退休啦!再见,区块链!”。同时,他还表示,将无限期退出所有对外投资和项目顾问。

这波韭菜,收割的完美。

走熊的美股

比特币被血洗的同时,牛遍全球的美股也开始崩了。

昨晚(20日),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暴跌:标普500指数下跌1.8%,至2641.89点;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500点,至24465.64点,跌幅2.2%;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7%,至6,908.82点。至此,美股三大指数已抹去全部年内涨幅。

美股本轮大跌的时间跨度已经开始用月来衡量,这表明至少短期出现了重要顶部。

1、技术图标已经不起作用;

2、美国经济衰退论在华尔街几乎快要刷屏了;

3、与中国股市不同,中国的投资者都在探索底在哪里,而美国的投资者在判断,股市是否见顶。一旦有了结论,美股的痛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而美股的走熊,也让美联储开始认怂。

野村证券跨资产研究主管Charlie McElligott指出,美联储“已经在每个人面前低头了”。理由是主席鲍威尔和“二号人物”副主席Richard Clarida等重要货币政策制定者,上周在演讲中承认“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这一事实;更多官员也提到,政策已经接近中性利率了

“这代表,美联储一直以来秉承的点阵图已经不是很重要了。虽然美联储在温和缩表,结果证明市场可能接受不了量化紧缩。

上周美联储要员的语调转变为:更少鹰派/更多鸽派,市场预期联储会进一步调整之前的鹰派立场,2019年很可能会暂停加息(Fed pause),散发出整个货币政策正常化已经宣告终结的信号。”

为什么这些资产价格在今年都崩了?

2018年,曾经牛遍全球的资产,都和说好了一样,齐齐崩溃。这又是为什么呢?

网上曾有个段子,讲几个大佬的成功故事.

这个段子可以借鉴一下用来解释上面的资产价格火与冰的转换。要解释为什么会有冰,我们先要理清一下为什么会有火。

你如果想知道,为什么数字货币会涨,为什么独角兽会值那么多钱,那么你一定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的。

比如独角兽,许多公司的创始人一定相信自家公司就是值那么多钱,是自己靠着过人的才能和努力把它做得值这么多钱的,就像上面那个段子里面的大佬一样,但是实际上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电梯。

那么,谁是电梯?

答案是货币,更确切地说,是那个离我们很遥远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如巫师(如果有的话)的咒语一般,作用于每一个普通人身上,而大多数人浑然未觉。

2007年9月份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到2008年12月底,利率降到了0的边缘,这一极低的利率水平持续了7年时间,为历史之最。

并且在这种低利率环境下,美联储2009年到2013年还进行了四轮大放水(三轮量化宽松,一轮质化宽松)。

可以说,货币宽松的时间长度与力度都前所未有。

美元是许多国家的储备货币,所以美元的宽松自然就传导了全球。如果你无法理解这一点,你就用美元想象成黄金,过去黄金是货币发行的储备,美元宽松相当于突然发现了一个大金矿,经济体里的货币自然就变多了。相比于各个央行膨胀的资产负债表,经济的增长要慢得多。

货币充斥的地方,就是泡沫飞扬的地方。

对于数字货币来说,它甚至可以从美元的宽松中找到上涨的借口,即美元不保值,而很多币圈玩家却不知道,正是泛滥的美元堆高了它的估值。

这轮宽松,点燃了许多市场的牛市。有的比较短,比如2015年中小创的牛市;有的比较长,但今年也到了清算期,比如P2P、比如美股。有的很长,目前方向还不明,比如大陆房地产。

许多公司的估值那么高,它们都以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其实只是那一波的潮水涨上来了而已。

但是,这里的BUG在于,这轮放水正好处在全球流动性的拐点上。

2015年12月底,美联储正式加第一次息,2016年12月加第二次,2017年加第三次,并且启动缩表。2018年已经加了三次,接下来,还有多少次?我们暂时也吃不准。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现在音乐已经停止,但狂欢中的人群还未从鼓声中醒来。伴随着语音袅绕,很多人就在旋转中迷失了自己。

信息来源:华尔街情报圈、每经网、格隆汇等,好买商学院改编

本文系好买商学院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商学院”。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