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東首例!深圳造血幹細胞與法國配型成功

文、圖/金羊網記者 郭起 通訊員 孫靜

11月20日上午,在深圳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裏,盧德保和劉兆龍同時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着來自不同大陸板塊的白血病患者,其中劉兆龍與一位來自法國的友人配型成功,成爲廣東首例與法國配型成功捐獻的志願者。

截至2018年11月20日,廣東省入庫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資料9.8萬多人份,累計捐獻總數654例,其中有15位捐獻者分別向法國、韓國、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以及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白血病患者捐獻。

在我國,每年死於白血病的人數越來越多,白血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爲2.76/10萬,在惡性腫瘤死亡率中,居第6位(男性)和第8位(女性),在兒童及35歲以下成人中則居第一位。小兒的惡性腫瘤中以白血病的發病率最高,每年至少以3萬到4萬的速度增加。

早些年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在同胞間尋找供髓者的可能性很小,只能依靠非血緣關係的捐髓者提供骨髓。雖然無關人羣中配對相符率只有五千至一萬分之一,但是它畢竟走出了家庭的小圈子,只要有足夠有志願捐獻者,還是能爲大多數病人提供治癒的機會。其他如化療、靶向藥物等多采用聯合治療,只要定期就醫,就可以維持相對正常的生活、工作。

法國醫生從深圳市血液中心取走造血幹細胞

問:什麼是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深圳市血液中心: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又名中華骨髓庫,英文縮寫CMDP。它是一個電子信息數據庫,儲存着那些有志願捐獻自己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的相關基因序列信息。白血病等病治癒的唯一希望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然而對於一個患者而言,找到和他配型相符的人難之又難。如果沒有中華骨髓庫,那麼一旦患者在親屬間找不到和自己相符的人,他就只能在病痛中死亡。正是因爲有了中華骨髓庫,這樣患者就可以在這個信息庫裏找和自己相關基因相符的人,給自己提供造血幹細胞,從而有繼續生存的希望。當然這個信息庫越大,也就是越多額人加入熬中華骨髓庫,白血病患者生機則越大。因此它也是白血病患者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之間的橋樑。

問:如何能加入到中華骨髓庫,成爲一位志願者呢?

深圳市血液中心:加入中華骨髓庫的首要條件是年齡在45歲以下的獻血者;

當再次獻血時告知工作人員捐獻意願,填寫《中國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捐獻登記表》,並在獻血同時留取兩支骨髓檢測樣管用於檢測,將檢測數據入庫中華骨髓庫等待配型成功。

爲了確保信息準確和捐獻意願,獻血後1—2個月工作人員進行電話確認,覈對相關資料並進一步確定捐獻意願,審覈通過後就成功加入到中華骨髓庫了,等待配型成功後進行捐獻。

問:爲什麼圖片上是像抽血一樣?獻骨髓不是扎背抽骨髓的嗎?

深圳市血液中心:採集造血幹細胞的過程,就像獻血時一樣,在捐獻者的手臂肘部靜脈血管上穿刺,然後對在血管中流動的血液進行分離,從中提取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其過程與捐機採血小板一樣,只是需要注射動員劑及針頭保留在血管中的時間比採機採血小板的時間更長一些(全過程約3-5小時),處理(分離)的血量更多一些。

編輯:楊逸芸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