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消息發佈後,各類科技創新企業翹首以盼。最近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相關規劃和鼓勵政策,力推科技類企業創新發展。

  發佈特色規劃掀科創熱潮

  隨着科創板籌備工作的推進,各地方政府也加快對接,積極出臺規劃措施,明確時間表,強力推動各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山東明確提出,到2022年,全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要達到6500億元。河南提出,到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力爭突破4500家。

  上海、浙江等發達地區也紛紛瞄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企業,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上證報記者獲悉,上海市制訂的《加快本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即將發佈,擬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領軍企業。

  浙江省長袁家軍21日在杭州調研時表示,要着力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在產業佈局和規劃方面,各地結合自身優勢,重點支持高精尖產業。山東印發了《山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專項規劃(2018-2022)》,聚焦新一代信息通信,提出加快發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北斗衛星導航、虛擬現實、區塊鏈等領域。

  福建提出重點支持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石墨烯、新能源生物醫藥等行業科技型中小微企業。

  各地的規劃還涉及提升企業規模,提高獎勵額度等方面。河南省出臺《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實施方案》,提出實施“小升高”培育行動,而且明確對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每年給予最高200萬元研發費用補貼。廣東提高了科學技術獎的獎金總額上限,達到最高7300萬元,較之前大幅提高62%。

  多管齊下解決科創“堵點”

  在具體措施層面,各地籌建省實驗室、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並針對科技企業創新成果轉化難、融資難等問題出臺政策,進行試點,多方案解決科技企業的融資問題。

  河南提出,到2020年,建設國家和省級科技創新平臺100餘個。其中包括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綠色優質安全產業化技術體系40套等。

  廣東和中科院簽署了共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協議,將在大灣區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帶。

  創新平臺和實驗室的科技創新成果需要轉化,四川和遼寧近日都頒佈了新的措施着力解決轉化問題。四川頒佈實施了《四川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遼寧科技廳開展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試點,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權,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

  此外,在解決科技企業融資問題方面,各省也積極作爲。福建省出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貸款方案,要將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控制在年化8%以內,最高不超過年化9%。廣州出臺政策,以“創、投、貸、融”等多種手段爲科技企業提供全鏈條的金融服務。

","Digest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