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民企紓困資金落實的利好影響,助推了博天環境(603603)的股價大漲。隨之而來的是博天環境三名股東擬清倉減持的計劃,然而這樣一份合理的減持計劃卻招來諸多非議。在輿論和監管的雙重壓力下,僅僅時隔一天,博天環境三名股東也急忙改口承諾在6個月內不在二級市場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實施減持。雖說相關股東表態出於減少市場對“清倉式”減持顧慮的考量,不過這場博天環境三名股東的鬧劇背後,卻還保留了一張協議轉讓減持的“底牌”。

  問詢函下忙改口

  11月21日,博天環境對上交所問詢的相關股東減持股份計劃的相關事項作出回覆,博天環境的三名股東也急忙“改口”。

  博天環境在回覆問詢函中稱,經過公司與股東進一步溝通減持意向,國投創新(北京)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創新”)、上海復星創富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復星創富”)及平潭鑫發匯澤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鑫發匯澤”)三家股東均表示,爲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市場異常波動,長期堅定支持博天環境的發展,承諾在6個月內不在二級市場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實施減持。

  而就在11月20日,博天環境發佈的公告顯示,國投創新、復星創富、鑫發匯澤三名股東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國投創新、復星創富、鑫發匯澤擬減持持有博天環境的股份不超過約6217.7萬股、3600萬股和2775.79萬股,前述股份對應的比例分別爲15.48%、8.96%和6.91%。

  截至目前國投創新持有博天環境15.48%的股份,復星創富和鑫發匯澤的持股數量分別約3600萬股和2775.7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爲8.96%和6.91%,也就是說,國投創新、復星創富、鑫發匯澤有清倉減持博天環境的打算。

  在上交所的問詢下,國投創新、復星創富、鑫發匯澤三家創投機構也急忙暫停在二級市場的減持計劃。一位滬上私募人士表示,博天環境相關股東表態在一定程度上意在減少市場對“清倉式”減持的顧慮。不過從回覆問詢函的表述來看,國投創新、復星創富、鑫發匯澤還保留了一張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的“底牌”。針對公司這三名股東未來是否會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退出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曾致電博天環境證券事務代表進行採訪,不過對方電話無人接聽。

  在投融資專家許小恆看來,國投創新、復星創富、鑫發匯澤未來協議轉讓退出的可能性比較大。尤其是在股東所持股份解禁之後遭遇減持“禁令”,股份協議轉讓成爲公司股東尋求減持甚至是退出的重要通道。許小恒指出,由於轉讓方和受讓方在轉讓股份定價上有着較大的自主權,因此股份的定價關係着多方利益,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過程中容易滋生一些定價是否合理的問題。

  被指“喫相難看”

  在國投創新、復星創富、鑫發匯澤披露減持計劃後,圍繞博天環境這三名股東“喫相難看”的質疑聲一直不斷。而事件的背後,與公司前不久剛剛收到一筆紓困資金有關。

  據相關媒體報道,海淀區國資委11月8日與江蘇銀行北京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向融資難的民營企業發放貸款,爲民營企業紓困,博天環境就是其中一員。簽約當天,江蘇銀行北京分行向博天環境發放戰略合作協議框架下的首筆貸款5000萬元。這一消息,成爲博天環境股價大漲的助推器。交易行情顯示,11月9日-19日博天環境股價一路上揚,而在11月12日、11月14日博天環境分別收穫漲停板。

  不過隨後,博天環境股東國投創新、復星創富、鑫發匯澤就拋出一份減持計劃。通過博天環境的相關信息瞭解到,國投創新、復星創富和鑫發匯澤三家股東所持股份均來源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前已持有的股份,該股份自2018年2月22日起解除限售並上市流通。

  一位私募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來看,由於博天環境的限售股已經解禁,作爲創投股東,國投創新、復星創富、鑫發匯澤選擇減持符合規定。不過正值民企紓困資金落實的關鍵節點上,尤其在股價大漲的背景下,不免引起市場質疑,認爲博天環境股東國投創新、復星創富、鑫發匯澤有借國資馳援利好出逃的嫌疑。

  針對所述紓困貸款的資金來源、金額、資金取得方以及具體用途的相關問題,博天環境在回覆上交所問詢函中稱,公司自2016年開始與江蘇銀行建立合作關係,江蘇銀行三年來不斷在多層次的融資工作中給予公司支持。自2018年初江蘇銀行北京分行已經給予公司2億元的綜合授信,用於支持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博天環境於2018年11月8日繼續獲得江蘇銀行北京分行貸款5000萬元,主要用於公司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工程項目採購支出,目前該筆貸款已經到賬並使用。該筆貸款依然屬於江蘇銀行給予公司的綜合授信額度內的貸款,按正常流動性貸款的管理要求進行審批與監管,目前尚有5000萬元後續貸款正在審批中。

  年內股價“腰斬”

  實際上,經營業績尚可的博天環境,公司股票在二級市場卻不被投資者買賬。經統計,博天環境今年年內股價已經“腰斬”。博天環境於2017年2月上市,財務數據顯示,博天環境2017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爲30.46億元,同比增長20.93%,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爲2.02億元,同比增長40.59%。今年前三季度博天環境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1.59億元,同比增長15.97%。

  單從上述指標來看,博天環境的經營業績並不錯,不過股價表現與公司業績“相悖”。自去年5月創出53.93元/股的高點後,博天環境的股價一路震盪下行。據東方財富統計數據顯示,自今年以來截至11月21日,博天環境的累計跌幅爲55.31%。國投創新、復星創富、鑫發匯澤作爲博天環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前引進的戰略股東和財務投資者,收益隨着公司股價下跌而大幅縮水。實際上,早在今年3月31日,復星創富和鑫發匯澤就曾披露過減持計劃,不過最終並未作出減持動作。受國投創新等減持的影響,博天環境在11月20日“一”字跌停,儘管在11月21日相關股東作出表態,但並未能止跌,博天環境在11月21日下跌5.16%,收於15.45元/股。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博天環境近三年及一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均爲負數。據博天環境的2017年年報顯示,2015-2017年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約爲-4.39億元、-4.88億元和-4.65億元。因公司執行的外部EPC合同增長較大、銷售回款增加以及在建轉運營項目增加,今年前三季度博天環境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去年同期增加42825.01萬元,增幅爲84.15%。不過今年前三季度博天環境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仍爲-8063.76萬元。

  截至11月16日,博天環境的控股股東匯金聚合(寧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98.88%的股份已經被質押,而股價下跌,控股股東質押股份是否存在平倉風險受到關注。

  北京商報記者 劉鳳茹/文 王飛/製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