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摄影器材,带上简单的水和干粮,独身往返于西部太行山区。为了拍出好的作品,经常需要数月的时间。涉猎的传统村落、山川、河流、动植物、人文等题材之多,令人惊叹。今年63岁的邢台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文天平,是一名退休老记者,他放下从前手中的笔杆子拿起了相机,用十年光阴记录着邢台变化。

文天平

在文天平家中,一间卧室内摆满了各种摄影器材和理论资料及他创作的作品。文天平今年63岁了,但仍精神饱满。他刚刚连续拍摄了3天的金秋富岗苹果才回到家中,正在整理照片。最近,文天平正在为河北省太行植物科技馆拍摄图片。

2014年9月18日,文天平为了一个承诺,从富岗集团的岗底村出发,已走过了四个年头。先后趟出了300条线路,存储了2300G的图片文件,大体覆盖了邢台县、沙河、临城、内丘等县市的山川、河流、村庄。短则十几里长则三十多里的山路,他经常走到精疲力竭,偶有一瘸一拐,练就了亦走亦拍的本事,不然就走不下这段山梁,跨不出这个山谷。

回到家后,文天平还要挑拣、存档、在地形图上划出调查路线,这需要花费十多个小时。一年当中,文天平有近160天的时间在摄影。在大山深处,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太多值得留念的瞬间。

为邢台发展做点贡献

文天平作品

记者出身的文天平,始终保持着老记者的热情和责任心。在接受邢台市文联、邢台市摄影家协会拍摄“中国传统村落和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任务时,他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在三年半时间里,挑选了16个古村落,拍摄了近十万张图片,先后写了50份报告。

为了写好古村落报告,他主动联系村委开座谈会,掌握村里的历史。根据各个村落的不同特点,将拍摄的植物、动物、人群、特有地貌等进行分类,每一个村落拍摄不低于5千张照片。这对年过六旬的文天平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有时,他也会在老乡家中休息,那份淳朴也会打消他的疲惫。要说累,文天平也承认并不轻松,但他仍乐在其中。

十年间,文天平走遍了邢台各地,积累下了数十万张纪实民俗人文图片。《英雄暮年》、《玉米一元一斤》、《扁鹊祠里的膜拜》、《奶奶的三寸金莲》、《家乡土地上的热歌》、《打醮纪实》等纪实题材的摄影作品都深受好评,也是他着重涉猎的摄影领域。

摄影四年便获春晚金奖

文天平作品

还在邢台一家新闻单位工作时,文天平就对摄影有兴趣,但当时并未涉猎。2008年,下乡参加奥运安保时,邢台县北小庄乡东石善村及周边村落的美景,一下吸引住了文天平。当年10月1日,文天平花费了4150元买了第一部相机。从此,他便开始学习研究摄影的理论知识,经常与摄影的朋友进行沟通,并通过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

2011年夏天,在参加一次同学聚会时,文天平得知一位97岁的老奶奶为了与在加拿大进修的孙女联系,学会了上网。如此高龄竟如此“超前”,文天平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题材我要拍”。

历时半年,文天平终于完成了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他拍摄的作品《越洋电话》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春晚金奖。事先已知获奖的文天平并没有与家人在家中过年,而是独自一人骑着摩托车到了北小庄乡东石善村,去拍摄年俗“烤大火”了。正月十五颁奖的那一天,文天平依旧独自一人骑摩托到牛豆台、路罗拍“烤杂病”和“转黄河”。

摄影仅仅四年便获得金奖对于文天平来说是一种肯定。但他的心思并未在此,而是不断寻找新的题材去拍摄,“饥饿感”是他的原动力。“当时好多人给我打电话祝贺,我也很高兴,但还是有许多东西要去完善。”文天平说,摄影的门槛看似很低,但想要拍出好的作品极其不易。

拍摄专题作品再创佳绩

2011年,经过多年的摄影积累,文天平开始着手拍摄专题作品。《走近拾荒人》这个作品,他拍摄了5个月的时间。“我跟一些同行们探讨过,摄影也是需要系列作品深入反映现实的,而且我也有这个打算。”文天平说。

在《走近拾荒人》专题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群体的真实生活。在一整个冬天,文天平购置了新相机、镜头,来到他们身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调查。这一群体在城市中最底层奋斗的点滴,都在他的镜头前展现出来。他们脸上淳朴的笑容、坚毅的眼神,就是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

哪怕是过年,文天平也没有停止他的拍摄。回到家后,他又认真地整理出了8500字的文字。“其实之前也拍摄过拾荒者,包括现在也在拍摄。”文天平说,他想通过他的摄影作品和调查报告,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群体。

2013年,在《中国摄影杂志》第8期,文天平的《走近拾荒人》专题作品刊发了8个版,用了他10张图片,3500字,还配了推荐文章,一时间好评如潮。这是中国最具权威的摄影杂志,在省内还未有他人能够一次性刊发如此多的版面。

随后,文天平又先后获得了“河北省文艺振兴奖”“邢台市文艺精品奖”。

“能够获奖是对我的一种肯定,但我并不注重这些,更多的心思还是在摄影上。”文天平说,他想脚踏实地拍出更多纯粹的作品。

文天平把自己比作是一名“苦行僧”,他的理念就是只要下了决心再难的事情也要克服。虽然已经退休,但他想将手中的笔杆子换成相机,以满怀热情的心态,继续为邢台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燕赵都市报 特约撰稿 杜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