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拉扎罗》,以一隅的视角,透视出一世的悲凉;以一人的生死,归纳出万民的信仰。

当目光被它的曲调与节奏给吸引,你可以听到圣歌在悠扬;当内心被它的平淡与瑰丽给沉迷,你可以看见圣者的成长。如此,造就了它杰出的吸引力。

《幸福的拉扎罗》在今年摘取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的桂冠。由此,我首先想要先从它的剧本剧情来谈谈这部优秀影片中容纳地恢宏的内涵。

如果说要用一两个词简单地概括这部影片的剧情,瞬间出现在我脑海中的便是:人格救赎和宗教救赎。这两个词可以说是完美地交融和贯穿全影片,构架出这部影片最为精彩和动人的广达世界观。

首先说说人格救赎。所谓人格救赎,用古老的中国话来形容:那就是从“人之初”经过事实磨难与成长,最终超脱,达到圣人境界,而在西方,就是一个人从圣子到救赎回归的过程。当然,这也是与宗教救赎相互交织的一个部分。

影片中的人格救赎分为两类人,两者彼此并列,同事彼此推进。主人公拉扎罗的救赎之路与贫苦农民的救赎之路。拉扎罗是淳朴和善良的代名词,而就算如此,这样的人格魅力,在影片中一开始呈现,不是以人的形象,而是羔羊的形象,善良到达木讷就是愚钝,愚钝到极限就会成为替罪羔羊,而从羊到人的转变,他完成了自我救赎。

一直被欺骗着的贫苦农民,他们的救赎之路的开荒显然是更加的被动。无论是从被欺骗到清醒的过程,还是从埋怨生活到接纳生活的过程,他们始终扮演着被驱赶、指引的形象,由此,这样的一群人同样是羔羊的姿态,他们是一群牧羊。

两种羊自我解脱与被解脱的交替,共同推动了人格救赎这一设定的诠释。他们或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了生活的洗礼,并且在痛苦之中,接纳生活的不幸,由此,完成了从羊的形象到人的形象的蜕变。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蜕变,并非是人格的转变,如同主人公的善良,自始至终是羊与人共通的。

接下来就是宗教救赎。这是一个更加宏大的世界视角,同时也是影片的最为亮眼的部分。如上的人格救赎,其中主人公展示的形象从羊到人,然后进一步的完成人到圣的转变。正像我提到的,两种救赎彼此交织在一起:那群贫苦农民的救赎之路,在于圣者的指引,在于神迹的接纳,在于外在地助力。

如果想要彻底地了解宗教救赎的内涵,那就不得不去谈谈这部影片的题材。它的定位是魔幻剧情片,其中魔幻二字,正是与宗教息息相关。在影片之中,有着很多的宗教魔幻色彩,他们两者各有侧重,如同重生、穿越时空等魔幻色彩鲜明,而祈祷、教堂音乐等则是浓重的宗教意味。而其中为清晰的,就是传统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的思想,在拉扎罗的身上有着深厚的体现。

现在,再去了解宗教救赎的意味,或许就不那么的白板空洞了。这部影片深受《圣经》的影响,全部影片中始终贯穿着基督教的色彩,并且有着两种刻意的对立:奴役与解救。剧情中的贫苦农民们一方面被利用宗教的高阶级者给奴隶,另一方面又被宗教给解救。我认为,这样的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衬托出救赎二字。

《幸福的拉扎罗》,它给观众讲述的,始终是一个人和一小群人的故事,但是它真真所要去展示给人们的,绝不是如此简单。在影片的最后,善良的拉扎罗被群众殴打致死,圣灵的狼在城市中奔跑……这样的镜头定格,是毫无疑问地对时代的扣问。

带着这样的思考,再回过头去看标题,何以冠上“幸福”二字?如果单单从影片内容来看的话,被戏弄、被欺骗、被殴打……这样的经历,如何可以说是幸福呢?但是从整个宏伟的视野来看,拉扎罗是这个时代中可以引领和救赎民众的圣人的代名词,幸福,或许表达的是对这个时代的希望去期许。

原创作者:流觞 严禁抄袭 抄袭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